你知道嗎?90% 的藥都不能吃,因為藥物就等於毒物!(日本權威名醫岡本裕)
   th   

真實告白1:別漏看了「身體開出的黃牌」-便祕 
便祕就服用瀉藥─這是天大的錯誤。
⋯⋯
在「週而復始」的慣性之下,就算服用了堆積如山的瀉藥,排便的頻率也只會每隔幾天一次,藥物失效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而已。

過度依賴藥物,腸管會忘記自行動作,同時也會重新認知:就算自己不動作,還是可以照樣排便。所以往長遠看,便祕導致(自癒力降低),也會影響壽命。

便祕完全是生活習慣所引起,不是天生的,應該檢視自己的生活習慣。


真實告白2:抗生素的驚人實情─「過度有效」
常用抗生素會讓細菌產生抗藥性,如抗甲氧苯青黴素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抗萬古黴素腸球菌(VRE)、多重抗藥綠膿桿菌(MDRP)等等,這些連終極武器抗生素也無法對付的細菌,已開始威脅人類。

1. 使用越多抗生素,細菌反而就會愈容易增加。

2. 另一個恐怖的地方就是過度「有效」,經常連體內的益菌也會殺死。服用抗生素後,會覺得肚子不舒服,就是明顯的徵兆。

3. 抗生素也會讓我們的免疫力(自癒力)迅速變差,一旦用抗生素也殺不死的菌無可遏止的蔓延後,我們只會自掘墳墓。


真實告白3:安眠藥越是有效,越是可怕
很多人都是在順便的狀況之下,開始接觸安眠藥,比方說,因感冒看醫生時提到自己有失眠的情況,結果就像得到贈品般取得安眠藥。

殊不知一旦依賴了安眠藥,必會產生抗藥性,變得更難入眠。於是必需要服用更高劑量的安眠藥,或者換用別的安眠藥,更甚者,還得接受其他的藥物處方,使得狀況更加嚴重。

這種惡性循環,最常見的結果就是讓人變得形同廢人。這就是安眠藥最可怕的地方。


真實告白4:藥物就是毒物─「不吃」最好
「藥」就是「毒」!這是不能服用藥物最大的原因,不過,還有個重要的理由,就是「依賴」的問題。

經常服用「頭痛藥」可能會導致癌症。

有位癌症患者一開始的服用頻率只是一個月一次,由於吃了藥之後頭痛立刻消失,並未留意服藥次數已漸漸增加,後來沒有頭痛也會無意識地吃頭痛藥,直到患者發覺已離不開頭痛藥的時候,已經變成每天都要吃藥了。

但其實只要改善生活習慣,研究根治的方法,說不定就可以免於罹患癌症了。
因此,絕對不要輕易服藥,才能保護自己。


真實告白5:讓身體恢復自然狀態,才是最確實的健康法
追求健康和常用藥物根本是相悖的兩件事。

如果要舉出確實的「健康法」,只有儘早打造「不需要藥物的身體」,讓身體恢復自然狀態,才是最正確的方法。

可藉由以下四個操作方式達到目標:

① 讓你不再需要藥物的身體運動法:30 次深呼吸。

② 讓你不再需要藥物的飲食方式:一週一次不吃午餐。

③ 讓你不再需要藥物的睡眠方式:小腿按摩。

④ 讓你不再需要藥物的壓力處理法:先檢查有沒有飲食過量。


真實告白6:不再需要藥物的身體運動法-30 次深呼吸
養成在白天運動的習慣,但並不是去跑馬拉松或健身房,只是在想到的時候就動動身體而已。

舉例來說,在工作的休息時間利用腹部呼吸 30 次,能大幅改善運動不足的狀況。

腹部呼吸法
1、吐氣→挺直背脊,微微張開嘴巴,用嘴巴慢慢、長長地吐氣,感覺到腹部漸漸凹陷即可。

2、吸氣→用鼻子以「不勉強,自然地」的輕鬆方式吸氣,直到腹部凸起來為止!

每回重複以上這兩個動作30次,還沒習慣的時候,可能會有點吃力,不過一旦有了舒服的感覺,「癖好」應該就已漸漸養成了。


真實告白7:不再需要藥物的飲食方式:禁止過量飲食
嘗試「偶爾絕食,感覺不錯」的療法,可以體驗「不再飲食過量之後,身體變輕盈了」、「很舒服」的感覺。

絕食不但可以提升免疫力,空腹的時候,頭腦也會轉得比較,因為在所謂的非常時期,就像是為了捕獲獵物而做準備的身體狀態,這時候我們的身心都會調整為能夠發揮本領的姿勢。

相信一旦體驗了身體變輕盈、頭腦清楚,或者是腸胃活性化等清爽的感覺。

大家一定會認同:「我再也不要飲食過量了」。


真實告白8:不再需要藥物的壓力處理法:NO、WANT、SO SO
第一個關鍵字「NO」就是在不喜歡的時候,清楚的說「NO」,需要相當大的勇氣,這股勇氣會變成壓力。

可是,這種壓力只有一瞬間罷了。相反的,無法說「NO」,所得到的壓力才是漫長而龐大的。

第二個關鍵字「WANT」,就是靠自己的評價選擇自己的生存方式。

只要不在乎他人的評價,做想做的事情,壓力負擔是最小的,當然絕對是最好的選擇,也是再自然不過了。

第三個關鍵字「SO SO 馬馬虎虎」,人生向來都不太能稱心如意,「SO SO」就是必要的。

當無法隨心所欲時,雖「不反抗」,但也「不服從」,以成熟的心態應對和處理,才是「SO SO」的真意。

#90% 的藥都不能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