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保健品上都有國家規定的標註,保健品不是藥品,但是生活中為什麼感覺又有些是可以來改善和調節一些疾病的呢。像平時給家裡用的魚油、卵磷脂啊的這些,不是特別清楚所謂的什麼預防醫學 膳食補充劑和化學醫學啥的臨牀醫學到底什麼區別?


作為醫生我們家裡找不到任何一種保健品,保健品審批和管理類比食品,而我們國家的食品管理可謂一個混亂,因為他們不需要像藥品一樣通過嚴苛的各種實驗,說的直接一點,食鹽味精飲用水等等生活必需品稍加包裝就可以當保健品來賣,典型的質次價高,你所說的魚油卵磷脂之類也沒有任何可靠的循證醫學證據證明有保健作用,所謂的作用也是安慰劑的效應或者說心理作用,消費保健品=繳智商稅,如果有任何一位醫生跟你推薦保健品,不用想了,他已經不配做醫生了。


上醫治未病,但這句話已經被別有用心的人用濫了。當然前兩句也是。

請去查看一本書,《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先對科學的膳食營養有基本的瞭解,再去看那些營養保健品。


這麼說吧,美國FDA會要求把英文網頁上所有看起來像藥品的功能性辭彙全都刪掉,防止對消費者有誤導性作用。


喫得好,算他的,喫不好,賴不著他,心理安慰


其實保健品從嚴格意義來說只是藥物的衍生品,不少藥廠都會開個保健品公司去委託其他代加工工場加工保健品。再加上各家大公司專門為保健品開發新專利技術,當然了,這麼做主要是要能夠確保產品有效果讓顧客們心甘情願的。。。。。消費購買。


每種葯都有幾種作用,好的壞的,不同方面的,就像醋可以用來除污垢,可它本來是用來調味的


饅頭頂餓,喝水解渴,饅頭和誰都能預防和改善疾病

所以食品,保健品,藥品,毒藥都是劑量和選擇時機的問題,都能治病也都能害命

保健品和藥品的審批和生產要求不一樣,一般情況下藥品審批要求嚴格,對生產廠家,設備,環境要求苛刻,對使用適應症需要有大量數據才能過審,相當投入生產成本較高;保健品的適應症就相當寬鬆得多,所以保健品可以治療好多病,但這些病單獨用保健品治不好,所以有一句話「本品不能替代藥品」有錢你可以喫,但該喫藥喫藥


藥品:能治病,有副作用,不能亂喫。

保健品:不能治病,沒有任何治療效果。願意交智商稅,想怎麼喫都行。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