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運局卻施工不當,竟有1930公尺人行道暗藏斷危機。(圖由戴錫欽辦公室提供)

2018-08-02 16:26

〔記者蕭婷方/臺北報導〕北市興建捷運松山、信義線後,沿線人行道近年逐步復舊2萬441公尺。北市議員戴錫欽今於議會質詢時指出,捷運局卻施工不當,竟有1930公尺人行道暗藏斷腿危機,高低落差最大高達50公分,近2年至少4件受傷案,但民眾向北市府申請賠償卻遭拒絕。

戴錫欽表示自己近日接獲投訴,今年3月有一位民眾步行經騎樓與人行道連接之坡道處趺倒骨折,騎樓與人行道有高達15公分的高低差,甚至扇形坡道也只做一半,事後向交通局、新工處及建管處陳情;新工處雖明文表示人行道「不符合順平規定」,但指工程為捷運局進行施作,局處互推責任,最後仍求償無門。

戴也指出,北市近2年內至少有4件因此而受傷的案件發生,舉例來說2016年就有1件相同的受傷案件申請賠償,但市府卻拒賠。

戴錫欽進一步調閱資料發現,依「市區道路附屬工程設計規範」人行道鋪面要與相鄰的公共人行空間應平順銜接,但捷運局在松山線及信義線人行道復舊工程共復舊2萬441公尺,但復舊後導致騎樓與人行道出現高低差的總長度為1930公尺,分別松山線為1820公尺佔松山線人行道復舊總長度約15%,信義線110公尺佔信義線人行道復舊總長度約1.4%。

戴錫欽建議市府,近期應先繪設騎樓「警示線」,避免再有民眾因人行道與騎樓高低差而受傷。

對此,交通局長陳學臺說明,工程施作都有經過相關主管機關同意;工務局長彭振聲則回應,照理來說復舊就要恢復原狀,會查清相關工程問題,並會找相關單位來檢討。

  • 高低落差最大高達50公分。(圖由戴錫欽辦公室提供)

    高低落差最大高達50公分。(圖由戴錫欽辦公室提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