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是中韓兩國的未來,也是亞洲的未來。青年興則民族興,青年強則國家強。安重根義士曾揮毫寫下“白日莫虛度,青春不再來”的書幅,希望青年人珍惜青春、創造生命輝煌。

——習近平在韓國首爾大學的演講,2014年7月4日

2014年7月4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韓國國立首爾大學發表題爲《共創中韓合作未來 同襄亞洲振興繁榮》的重要演講。

原文

白日莫虛度,青春不再來。

——韓國古代·安重根

安重根(1879年—1910年),朝鮮近代史上著名的獨立運動家,刺殺日本政治家伊藤博文的義士。字應七,本貫順興,出生於朝鮮海州。早年皈依天主教,教名多默(Thomas)。日俄戰爭後積極反對日本侵略,後投身愛國啓蒙運動,致力於教育事業。1907年參加義兵運動,但與日軍作戰都失敗了。1909年10月26日,安重根在中國哈爾濱成功刺殺了侵略朝鮮的元兇、前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當場被捕。日本關東都督府地方法院判處安重根絞刑,於1910年3月26日在中國旅順就義。安重根被當今朝鮮和韓國分別稱爲“愛國烈士”和“義士”。2014年1月19日,安重根義士紀念館在哈爾濱開館。

安重根在國際上影響最大的國家就是中國。袁世凱的題詞是:“平生營事只今畢,死地圖生非丈夫。身在三韓名萬國,生無百歲死千秋。”孫中山的題詞是“功蓋三韓名萬國,生無百歲死千秋,弱國罪人強國相,縱然易地亦藤侯”。章太炎稱安重根爲“亞洲第一義俠”,還有蔡元培等二十多位名人題了詞。身在日本的梁啓超作了一首《秋風斷藤曲》,其讚頌部分爲:“黃沙卷地風怒號,黑龍江外雪如刀,流血五步大事畢,狂笑一聲山月高。”

“五四”前後,中國各地紛紛演出反映安重根義舉的戲劇。周恩來和鄧穎超在天津南開讀書時便參加了《安重根》(又名《亡國恨》)的演出,由鄧穎超扮演安重根。20世紀30年代,田漢領導的南社劇團也演出過《安重根刺伊藤》。周恩來曾說過:中日甲午戰爭後,中朝人民反對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鬥爭,是在20世紀初,安重根在哈爾濱刺殺伊藤博文開始的。另外,中國國民黨領袖蔣介石也於1972年爲韓國安重根義士紀念館題詞“壯烈千秋”。

早在20世紀初,有關安重根的韓文版著述便有數種,也有德國人和俄國人寫的相關書籍。20世紀50年代初,中國的小學教科書也都有安重根事蹟的課文。朝鮮在1979年爲紀念安重根誕辰100週年,拍攝了故事片《安重根擊斃伊藤博文》,取得了很大的反響。

安重根的紀念館、紀念碑遍及朝鮮、韓國、中國、俄羅斯,甚至日本。在中國旅順、哈爾濱都有不同形式的安重根紀念場所,20世紀90年代,哈爾濱上演了歌劇《安重根》,還出版了幾種相關著作。

“白日莫虛度,青春不再來”意思是不要讓時光白白流逝,要多做有意義的事。青春過去就不會再回來。

安重根是韓國的義士,他用自己的生命書寫了壯麗的青春,他是中韓兩國青年學習的楷模。

習近平主席在演講中引用安重根的詩句,主要還是激勵年輕人要珍惜時間。青年人是社會發展的主力軍,是國家經濟建設的中堅力量,不管是任何國家都會把培養青少年做爲重點來抓,因爲他們直接決定着一個國家未來發展。習近平勸勉青年人要珍惜青春、創造生命輝煌。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