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s_17287_1519612604_7ad69b97cd4c88414becebf68669c848.jpg

奥斯卡影后珍妮佛劳伦斯的上部作品《母亲!》才被评为史上少数的F级大烂片之一(虽然我爱到不行XD),没想到本次最新推出的作品《红雀》在目前美国IMDB网站的评分竟只有5.3分,这种评价和「烂片」似乎也没有差多少。然而,就个人看完的感觉而言,本片虽非神作经典等级,但绝没有到那么糟的地步。论「可看性」,《红雀》整体叙事沉稳,剧情亦扣人心弦,全程几无冷场,所以个人认为本片仍是部值得一看的作品!

20180227-x1-1.jpg

诚如片中红雀教官所言,冷战还有没有结束,而《红雀》的影象色调也确有点偏向阴沉冷洌之感,即使片中亦不乏光鲜亮丽及金壁辉煌的场景,但在其夺目艳丽之下,仍有种凝重氛围。加上,《红雀》对于各方势力的角力铺陈,少了「商业相关类型作品的激烈性」,反而较像是一种「冷调冲突」的风格,而且配乐也多半是古典交响乐,缺乏如商业片强劲、剌激的旋律,整体节奏更是不急不徐。因此,本片虽具谍报元素,但整体气氛没有商业取向的感官剌激绝不是一部「诉求爽度」的商业谍报片

photos_17287_1519179472_236555d7cdff6fa4f9ed68c0c237586b.jpg

然而,《红雀》该有的冲突性仍然不缺,从小到个人坚持与情势比人强的磨合,大到游移于美俄双方情报人员的斡旋,每个桥段铺陈够,所以即便本片以「冷缓气氛」的风格形式呈现,但仍不掩蕴含其中的高度对抗性,形成一种另类的「冷战张力」效果。加以情节上持续有新发展,且屡有转折,部分细节虽不到出人意表的程度,但描写到位又接连上阵,叙事亦颇为流畅,因此《红雀》叙事风格节奏虽偏「冷缓」,但没有冷场又张力十足,片长虽将近二个半小时,但观影过程中,完全不会感到无聊。

MV5BZjEyZjFkMzQtYWQzMS00MTIxLWE0MWItYzA5ZTcyZjZjMzQ2XkEyXkFqcGdeQXVyNzg2ODI2OTU@._V1_SX1777_CR0,0,1777,736_AL_.jpg

个人觉得这是因为《红雀》在情节编排上掌握了「计划赶不变化」的原则,除了女主角常有不符SOP的行事作风之外,美俄双方的情报人员亦各有程度不一的「离心离德」,加上各人对于彼此任务的(利益)追求重点不同,所以横生枝节,这也是我上段提到「不断有新发展、屡有转折」的原因之一。有的状况尚在要角掌握之内,有的则是始料未及,然而就是因为如此,纵使节奏平稳、风格冷缓,其精彩张力仍不下于类似题材的商业作品。

MV5BOWE2YWRmYTItOGE1OC00NDU0LTg4YmYtYzU3OWMwZTg4MGI0XkEyXkFqcGdeQXVyODA3MTE4Njg@._V1_.jpg

最重要的是,我国古代奇书《孙子兵法》有云:「兵者,诡道也」,情报人员的接触有如两国正式军事交战,稍有不慎,便可导致自已国家万劫不复。《红雀》的女主角多明尼加面对情势失控、变化无常时的态度,正如她叔叔所言,天生就是吃这行饭的料,在美俄之间的斡旋,可说是将「诡道」发挥到极致。看著她多借由察言观色、随机应变和借力使力的方式为之,并用以进行后续计划,可谓孙子兵法中的「乱而取之、因势利导」原则的卓绝运用。

【红雀】剧照1.png

而且,从另一面向来看,此亦是策略思考与时俱进,随时整调,用全新的角度来看敌人和情势的作为,符合《孙子兵法》「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的概念;既然情势不断变化(兵无常势),我的策略当然要像水一样的「依势成体、没有常形」,所以不但所有人都被耍得团团转,而且在任务过程到结局为止,观众也很难「绝对」确定她到底站在哪一方。

red-sparrow-comercial.png

最妙的是,片中她几度利用「真相」来因应情势变化的作为,比起「设计好的以假乱真」,这种「以真假乱」的作法反而更令人捉摸不定(不论美俄那一方)。因为情报人员对于对方圈套,会靠著先前严格训练和丰富实战经验来因应,加上事前缜密的情搜,所以「谎言」有时不一定成功,但若对方却「摆明著来」且其言行又符合自已情搜,只是目的不明,这反而产生了「虚实难辨」的效果,这些情节更是可对应《孙子兵法》里「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却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的概念。

 

1519705161_a24a05e83e5478f65b357312abd2bfdd.jpg

此外,女主角多明尼加面对自已不利的局势,也有「强而避之、卑而骄之、攻其不备、出奇不意」概念的综合运用。举例来说,《红雀》女主角出任务后几个身心受创的桥段,例如被刑求也不松口以换取信任的那段,可看出她「兵行险著的大胆」和「置死地而后生的气魄」;此外,事发之后又懂得善用「既有事实」左右逢源,以及做「额外的安排」,显出综览全局的心思缜密,绝对将「诡道」运用得彻底!

MV5BMGI0MzUyMzEtNjdhNS00NTQwLThlY2EtZTgxOGJmNjdkZDMyXkEyXkFqcGdeQXVyNzgyNzQzOTM@._V1_.jpg

而提到「身心受创的桥段」,《红雀》当然也不是一昧尽显主角威能的大开无双,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也使她自已身心伤痕累累。关于这点,我是持肯定的态度,因为如此让剧情少了众人任我玩弄的理所当然,而多了抉择挟带风险的实属必然。当然,看主角耍威能固然很爽,但为完成目标而遍体鳞伤,却有写实共鸣,而且更避免流于刻板的角色形塑,进而突显该角色的特质。除了上述提到的特色之外,有场被释放回到家中的戏,那股对母亲的关切之情,绝对是发自内心的真纯。所以,整体而言,如此操作也可让加明尼加的角色更加立体化。

MV5BNTE3NzQ3NWEtNDVhYS00NmQxLWE5YjYtMWE0MzA3YmVhN2ZhXkEyXkFqcGdeQXVyNzg2ODI2OTU@._V1_SX1777_CR0,0,1777,736_AL_.jpg

《红雀》有几幕可明显看出她有自主思想,纵使要达到目的,也要按照她自已的方法,而且又心地善良(至少对她母亲);加上随著任务的进展,母国那边实在太泯灭人性(虽然这在国际政军角力下是必要之事)而让她的道德动摇。所以,与其说她是背叛国家,倒不如说是在「忠于国家」和「忠于人性」之间,她选择了后者;甚至,与其说是「忠于人性」倒不如说是「忠于自已」

photos_17287_1515479606_3506a0a7b56f1f97d103add6aa154a7b.jpg

因为,一来她本来就是被迫加入,而且我强烈质疑「从受伤到被富商硬上,再目睹他死于自已身上,最后被特勤带走」这段是她叔叔搞的鬼;二来,多明尼加很有自主性,君不见她多次「直间接」反抗教官的指示,且经历不同事件,她更能掌握所学技巧和发挥潜能;三来,她反抗教官的指示,虽未达到「直接」目的,但从另一面向来看,也确实发挥了所学效果,因为她都能在模拟训练中发挥技巧既保护自已又不让对手达成目的。

photos_17287_1515479603_a304400ea811677a605a2104e0b3374b.jpg
因此,个人觉得这段训练的戏有埋下「她不是愿意随便为国家牺牲的棋子」的伏笔,可让她后来的变节在逻辑上有顺理成章的效果(原本只是自主性及不爽自已被迫,但却逐发现母国的不堪,以及意识到其叔干的好事),加上后来情势一直在变,但她都能让自已尽量处于相对最有利的位置上,这不也和训练时的行为一脉相承(虽不乏有兵行险棋的毫赌成份)?

photos_17287_1515479610_add004258fa77aa162897a08938c1e0b.jpg

至于她到底站在哪一方,对此,个人猜测她不完全认定美国真的好棒棒,只不过两相比较下,美方较能符合她一开始的处境和个性行事作风罢了。再加上前述的自主作风,我才会说与其说是「忠于人性」倒不如说是「忠于自已」。不过,这里先要提一下个人发现本片被批评之处:前面铺陈太过冗长(尤其受训那段) 基于上述理由,这段戏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性,再加上那些铺陈都拍得挺有张力,所以我不但不觉前面的铺陈有问题,而且还看得十分投入。
dcqxconi5c9f1wlgb4kq.jpg
此外,若真的要挑《红雀》的缺点,那就是骨子里还是「大美国好棒棒主义」的老套路;不过,我并非反对这种设定(好莱坞嘛XD!),而是有些地方为了对比俄国的黑暗的描写,令人有些刻意不自然。例如,那位男探员说「如果妳没有阻止,我会杀了他」,这段有点矫情且不合情节逻辑。因为他来到布达佩斯的「主要目的」自始不在女主角多明加身上,而是那位俄国高官,所以岂可为了这条「意外发现的潜力线」而坏了「全部的网」? 据此,前面那段「为了救那位高官而开鎗,结果导致节外生枝」的情节还算可以理解,毕竟人家位高权重,其重要性仍比多明尼加来得高。即便她有策反的价值,但不确定性风险却比接触已久的俄国高官来得大,所以那种反应当下让我突兀了一下。不过,这些都在我可以接受的范围,且前述的精彩在观影的当下是盖下这些不足之处的。

photos_17287_1519179466_4dc80db1e2311f2b62d933734d0e97d5.jpg

总而言之,《红雀》对看穿人性的讹虞我诈、「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随机因变和「变动的情势中保持不变的自我」有著精彩的描写。虽然以「商业性」角度,本片节奏和缓了点,但片中「心理战争」的诡道奇变使得本片扣人心弦,所以对我而言,不管美国那边评价如何,本片确是一部值回票价的佳作无误!

延伸阅读:母亲同盟鹣鲽

MV5BYzcwOWQyMmMtYjA1NC00NGJjLTk1MTQtZTJmZDU1N2MxNmNhXkEyXkFqcGdeQXVyNjAyNTIzOTM@._V1_.jpg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