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6269-1-11.jpg

 

Day 15 Gorak Shep(5140) – Dzongla(4830)

DSC_5681-1-7.jpg

 

昨天幾乎無法進食,好險今天情況好轉,路上遇到多達20人的台灣團,再加上背夫人數相當多。在Loboche與阿榮分開,他跟我們說了一條捷徑,可以繞過下方的小鎮,捷徑好走風景也美,從LobocheDzongla才花3小時,比預期快很多。路上很少遇到人,可能是因為我們已經離開EBC主線,進入Gokyo支線,大部分趕行程的登山客都會延原路折返回Lukla機場。

 

Day 16 Dzongla(4830) – Cho La Pass(5420) – Dragnag(4700)

DSC_5757-Pano-1-9.jpg

 

整趟旅程最驚險的一天!Cho La Pass號稱是Gokyo支線最具挑戰性的一段,也是Three Passes Trek其中之一(Cho La, Renjo La, Kongma la),不過從東側上並不難,坡度不會太陡,只是有時候步道不太平整,需要走在大石塊上。走了2個多小時後出現一大片雪地及冰河,相當壯觀,跟著雪地邊緣前人留下的足跡走,並不需要冰爪或其他特殊裝備。

 

DSC_5797-1-10.jpg

 

雪地路段並不長,攻頂前的最後一小段岩石區比較高難度,需要手腳並用才能攀爬上去,而且因為通道很窄得排隊等候。我們大約中午攻頂,不過這時候已經開始起霧,停留一會兒就往下走。西側的難度比較高,坡陡又長,而且幾乎沒有平整的步道,得不斷在大岩石上跳來跳去,不至於到危險的程度,但比較費時費力。

 

DSC_5828-1-11.jpg

 

印象中阿榮告訴我們下山時沿著左側的山壁走,這時前後都已經沒有人影,看了地圖似乎要沿著一條河走,於是下了陡坡後我們就順著眼前的河流一直走。沒多久突然在河畔發現一副完整的氂牛頭骨,嬉鬧一番便放下繼續走。這時心底冒出一絲聲音,停下腳步,決定撿起背著,不過重量實在是不輕啊。

 

事情開始不對勁,依舊見不到人影,隱約覺得走錯路了。前面雖然有走錯路的經驗,但都有人及時糾正,或是過不了多久就能夠再走回原路。這次倒是第一次完全迷失方向,指南針失效,手機沒電無法定位,只能傻傻地往前走。翻過大岩石區後是平原沼澤區,甚至得脫鞋子涉過極度冰冷的河水。遠遠地看到平原盡頭有個紅點,我們猜想那應該是某個村莊的標誌,便以那紅點為目標前進。

 

走近之後,一件孤零零的紅外套掛在竿子上,在風中飛揚,那是筋疲力盡的絕望感。我們被大霧包圍,看不清楚太陽的方向及任何可供標記的山脈,河不斷往下降,研究了一下地圖,發現我們本來應該要往正西方走,而現在可能沿著西南向的河谷走,想更正方向也不知道該怎麼走,就這麼跟著河一路下切。當下已經做好最壞的打算,可能得在野外找遮蔽度過一夜……

 

一直到5點半左右終於看到建築物,一看就知道是山間的傳統村落,而非為觀光客建立的地方,繞了一會兒才看到仍在耕作的農夫,連忙打招呼問路。如同我們所猜想的,走到了西南向的路,一對父子說繞過山往北走就可以到Dragnag。拿出頭燈照亮漸暗的天色,沿著他們所指的方向繼續走,過了約半小時看到旅社的亮光,才終於放下心中大石。今天絕對是整趟旅途中最難忘的一天,走了將近12個小時,對於熱騰騰的飯菜以及溫暖的床鋪感激不已。

 

Day 17 Dragnag(4700) – Gokyo(4790)

今天路程不遠,才走差不多3小時而已,背著昨天撿到的氂牛頭骨還是有點引人注目,不少人想一起合照,不過有人說一定過不了機場安檢,建議我們可以在沿路上看有沒有旅社要買。

 

DSC_5839-Pano-1-12.jpg

 

時間比較充裕的登山客通常都會順道拜訪Gokyo,抵達時才發現這裡出乎意料地美,雪山及冰河融水注入Gokyo Lake,湖水呈現祖母綠的顏色,如同鑲在山間的一大塊綠寶石。不過沒想到這裡相當熱門,即使旅館林立,卻每間都客滿,後來還是靠著一位在路上認識的尼泊爾嚮導幫我們,才順利找到空房,這間Himalaya Panorama不僅餐點價格是Gokyo最便宜的,住宿還免錢!老闆娘的小女兒也很有趣,貌似有點過動症哈哈,看到氂牛頭骨眼睛瞪超大,一直纏著我們玩鬧。

 

Day 18 Gokyo(4790) – Gokyo Ri(5483) – Gokyo(4790)

DSC_5909-1-1.jpg

 

今天的主要目標是Gokyo的至高點Gokyo Ri,位在湖旁邊,這次半夜3點就出發,天氣相當好,月光照亮整個Gokyo區,不需要頭燈都能看到路。慢慢走偶爾停下來拍星空,大概5點半就到山頂了。雲從遠方的山谷湧進,不久底下佈滿雲海,聖母峰依舊在背光的東側,倒是西側即將落下的滿月加上金光照頂,絕對是此生見過最美的月景。

 

DSC_5964-1-2.jpg

 

在山頂遇到一位澳洲男,他說沿著湖區走到底有座小山可以爬,景觀比這裡更好,建議我們如果有時間可以去走走看。日出後人越來越多,昨天幫我們的尼泊爾嚮導也帶著他們的團員上來了,不過跟團的都有時間限制,上來一下子就又得下山趕路,我們則在上面一直待到7點半才下山。走到一半碰到前幾天遇到的台灣隊,他們因為隊伍中有人得高山肺水腫,所以被迫更改行程,所有人今天都得跟著下撤到海拔比較低的地方,他們也覺得很遺憾沒辦法在Gokyo多待一些時間。

 

DSC_5982-1-3.jpg

 

下山後搬到另外一間可以充電的旅館,往烘焙坊的路上突然有一位外國男生跟我們打招呼,一時間竟然沒認出來是之前在Surke遇到的國際醫療志工!原來他們現在在MachhermaGokyo之間來回奔波,於是約了下午過去醫療站找他們。

 

他們每天下午3點都會有一個小型的講座,主要是讓大家認識高山症,他們積極地在各間旅社貼傳單,也跟老闆到處宣傳,不過有興趣的人可能不多,那天下午也就我們兩個在醫療站而已。

 

他們的組織名為IPPG (International Porter Protection Group),創立於1997年,由於是非營利組織,每年都需要為隔年的經費募款,一個醫療站一季的營運費用將近一萬美金,要是募款資金不足就無法提供醫療志工食宿。目前Khumbu昆布地區最大的醫療站在Machherma,但近幾年走那條線的人越來越少,在Gokyo停留的人變多,反而Gokyo的醫療站規模小志工也不足,醫療資源及人手的調度是他們接下來要解決的問題。

 

講座的主要目的還是在介紹高山症AMS (Acute Mountain Sickness),這才知道原來睡不好也是症狀之一,而為了調節血液中紅血球濃度,多喝水能幫助紓緩症狀。兩種最嚴重的高山症為HAPE肺水腫及HACE腦水腫,兩種都能使身體狀況極速惡化並致命,醫療站有PAC攜帶型加壓袋急救,可以模擬低海拔大氣壓,但最有效的方法還是盡快下撤到低海拔區域。

 

一般人普遍認為這裡的背夫都是山區當地人,因為身體結構的關係,所以他們在高海拔地區也能行動自如,不受低氧濃度影響。但事實相反,其實很多背夫都是平地上來工作的,因為EBC的薪資比平地一般工作高,很多人沒有錢買適當的裝備,加上每天過重的背負,導致他們很容易生病,這也是為什麼組織叫Porter Protection,設立的最初目的主是保護這些背夫。要幫助他們除了捐款之外,IPPG在加德滿都及Lukla都有設立Clothing Bank,走完EBC後如果有不需要用到的衣物,可以捐出來給負擔不起裝備費用的背夫使用。有興趣的人可以到他們的網站看看http://www.ippg.net/

 

Day 19 Gokyo(4790) – 5th lake(4990) – Ngozumba(5550) – Gokyo(4790)

DSC_6144-1-7.jpg

 

昨天澳洲男推薦我們路線時就說當天是Big Day,本來以為他說得太誇張,拖到早上7點才出發,食物也帶的不多,但後來覺得應該6點出發比較恰當。最著名的Gokyo Lake其實是第三湖3rd Lake,往北方走大概1小時就到4th Lake,但顏色並不漂亮。慢慢走10點多才到5th Lake,有點像迷你版的Gokyo Lake,最令人驚豔的是這裡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整個東側的山脈,當然也包括聖母峰,我們在這裡逗留了許久拍照。

 

DSC_6121-編輯-1-6.jpg

 

今天真正的目標是5th Lake旁邊的一座小山,後來看地圖才知道名字是Ngozumba,標高竟然跟Kala Patthar一樣,澳洲男形容山頂的景色是best view ever。大部分人走到5th Lake就折返了,我們前方只有3個人,應該是很少人知道的私房景點。

 

11點才開始爬,一開始還有些小徑,但到了後半段完全都是巨石區,距離相當長,攀爬難度是整條EBC路線中最具挑戰性的。1點左右才攻頂,有趣的是山頂上還有3peaks,最高的一座在最後方,要過去得過一段不到肩膀寬的通道,由石塊堆疊而成,沒踩好兩旁就是懸崖。

 

DSC_6178-1-9.jpg

 

不過這一切都是值得的,走到最高點後往下看,就是傳說中的6th Lake (有些人說只有5座湖),形狀非常美,而且從這裡往四周望去的全景實在太震撼人心,壯觀程度遠超過Kala PattharGokyo Ri,周圍那些超過8000公尺高的雪山全部一覽無遺。可惜上來的太晚,雲霧開始不斷從山下飄來,12點左右攻頂應該是最理想的。2點下撤,5點才回到旅館,的確是Big Day!

 

DSC_6161-Pano-1-8.jpg

 

Day 20 Gokyo(4790)

DSC_6254-1-10.jpg

 

因為不走大環線改走小環線,所以今天本來的計畫是當天來回Renjo La Pass,老闆說大概2小時就可以走到。我們沿著湖畔走到對岸,卻找不到任何明顯的步道,在不知道方向的情況下我們決定隨便找一座山上切,頂端是巨大的岩體很難爬,有點攀岩的感覺,不過從這個角度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位於Gokyo正後方的聖母峰。

 

到頂部後我們往右邊橫切,因為岩石的關係一直無法下山,繞了好一段路才找到比較平緩可以下切的路。這一側的山基本上沒有人在爬,一切都得自己探索,有趣但也很累人。下午又回到Himalaya Panorama消磨時間,跟老闆小女兒有一搭沒一搭地玩。

 

Day 21 Gokyo(4790) – Machherma(4470) – Dhole(4200) – Phortse Thanga(3680)

DSC_6057-1-5.jpg

 

Gokyo絕對是整趟路線中最美的地方,不知不覺就待了4天,還是有點捨不得離開,臨走前又回到Himalaya Panorama跟女主人及小女孩道別。看地圖本來以為要往回走,走了一下子才發現路線不對,一問之下才知道要沿著湖畔左側的路走。今天幾乎都是下坡,不久就看到2nd Lake,海拔越低天氣越差,2小時就到Machherma,但一直找不到類似醫療站的建築,於是吃完中餐又啟程,2小時到DholeDhole過後算是回到中海拔區,不同於高海拔荒涼的植被,高大的樹林再次出現,景色變回秋景。再走1個半小時就到Phortse Thanga,是個很小的地方,很少人會在這邊過夜,只有2間住宿而且都相當簡陋。

 

Day 22 Phortse Thanga(3680) – Namche(3440)

DSC_5687-1-8.jpg

 

本來以為今天的路程會很快,但意外地有許多上坡,進度很慢,問了沿途遇到的嚮導,如果要繞Kunjung那條路線得花6小時以上,我們便打消造訪Kunjung的念頭,最後花了4小時才走到Namche。往上走的人潮很多,大家都對氂牛頭骨很感興趣哈哈。

 

到了Namche找到一間很不錯的住宿,Sun Site Hotel,空間雖然不大,但拋光木材的感覺很溫暖,四面玻璃窗櫃塞滿物品很有懷舊風,算是沿路上住過最喜歡的空間,老闆也很親切,午餐忍不住點了氂牛牛排犒賞自己。

 

下午在村子裡閒晃買紀念品,找間咖啡店使用將近20天沒用過的wifi,重新與外界接軌。問了老闆關於氂牛頭骨的買賣,他說當地人家裡擺設的頭骨幾乎都是親友送的,不會特地用買的,建議我們可以回到加德滿都再問問看。

 

Day 23 Namche(3440) – Surke(2290)

今天大概中午左右抵達Phakding,對這裡印象深刻是因為當初經過時看到沿路上第一間烘焙坊,跟W約定好下山時一定要進來吃塊蛋糕,糕點看起來都相當誘人,點了蘋果派跟提拉米蘇,蘋果派有點普通,但提拉米蘇應該是近年來吃過最好吃的,濃厚的酒香搭上濕潤的蛋糕,完全沒想到能夠在喜馬拉雅山區吃到這麼高等級的蛋糕。

 

雖然是下坡但也花了不少時間,花了4個半小時才從Phakding走到Surke。在旅社遇到一位倫敦男,他的知識深度及廣度相當驚人,晚上3小時間他滔滔不絕地談論了美國大選、二戰歷史、冷戰、核武、環境變遷、人口過剩、英國文學、英雄電影……整個人如同超級電腦高速運轉,有種回到學校聽課的感覺。

 

Day 24 Surke(2290) – Kharikhola(2040)

今天的路程比想像中遠,而且路上遇到很多驢子,下坡我們比較快,但上坡又被他們追上,有時不知是讓路好還是在他們前面拼命趕路好。天氣並沒有因為下到低海拔而回暖,10月底將進入秋末,氣溫比上山時冷了許多,氂牛頭骨成了額外的負重,腳又因為幾乎快磨損掉的鞋底而起水泡破皮,旅程末期的疲倦感不斷從體內湧出,腳程也變得很慢。

 

抵達Kharikhola食物終於回到正常價格,沖了睽違已久的溫水澡。這次總共16天沒洗澡,一方面是高山上洗澡價格不斐,寧願拿來多吃點飯,二來因為氣溫寒冷,即使每天都在走路但幾乎不會出汗,而且也不想冒著沖澡而感冒的風險,畢竟在高海拔地區感冒,如果沒有控制好有可能會引發致命的肺水腫。

 

Day 25 Kharikhola(2040) – Taksindu La(3070)

今天先下到位於河谷的Jubhing,之後就是一路上坡,不過這一段算是最後的上坡了。

 

Day 26 Taksindu La(3070) – Phaplu(2460)

最後一天只有短短一段路要走,Taksindu La下到Rinmu是陡降,之後是平路緩降,大概3個多小時就到了。要坐車回加德滿都的話可以在Phaplu或再往前一點的Salleri搭吉普車,Salleri村子規模比較大,但既然在Phaplu就可以搭車,我們就沒有再多走那一段路。通常跟旅館老闆詢問,他們就會幫忙安排交通,回加德滿都的吉普車一人Rs 1600

 

Day 27 Phaplu(2460) – Kathmandu (1331m)

早上5點出發,本來老闆說下午4點前就可以到,但最後下午5點才抵達。雖然吉普車不小,卻塞滿11個人,相當長且痛苦的車程,其實司機可以開很快,只是沿路有很多檢查哨,他們會規定每個檢查哨之間要開多久,就是為了確保安全不讓司機超速。

 

吉普車的終點是在Chabahil Chowk,轉計程車回Thamel,因為塞車晚上7點才回到之前的旅館,餓昏頭的我們狠狠吃了頓大餐好好犒賞自己的肚子,為整趟EBC劃下句點。

 

後記

 

回到加德滿都後留了兩天時間休息及收拾行李,最麻煩的就是一路背下山的氂牛頭骨,問了快遞公司是否可以寄國際包裹回台灣,他們說這種物品要過海關需要申請政府許可,耗費時間太長,也不確定是否能通過,建議我們直接到機場試試看用行李托運的方式闖關,於是我們花了一早上的時間把那巨大的頭骨塞進箱子裡……

 

搭機當天,箱子果然被機場人員要求打開查看,我們不斷說明這是在商店購買的紀念品,一開始他們說要詢問上級意見,最後不了了之,結果竟然就這樣過關了。可惜的是最後回到台灣機場,要出關時再次被攔下,頭骨很明顯地未經處理,而且他們說上面還有些微殘留組織,無法入關必須銷毀。

 

仍舊覺得遺憾,畢竟花了不少時間力氣才背下山。後來一直在想,當初決定將它撿起是否是錯誤的決定?也許不該私心將山的一部分占為己有,我們都只是山的過客,能親身行走在那片土地上,以自己的雙眼見證地球上最壯麗的景緻之一,並且平安歸來,已是萬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