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財政部宣佈,自2019年1月1日起,調整部分商品的進出口關稅。

AP圖片

財政部表示,為支持「一帶一路」和自由貿易區建設,加快推進中國與相關國家的經濟貿易合作,營造有利於經濟長期健康穩定發展的外部條件,明年中國對原產於23個國家或地區的部分商品實施協定稅率,其中進一步降稅的有中國與紐西蘭、祕魯、哥斯達黎加、瑞士、冰島、澳洲、南韓、格魯吉亞自貿協定以及亞太貿易協定。

據內地與香港、澳門簽署的貨物貿易協議,對原產於香港、澳門的進口貨物將全面實施零關稅。隨着最惠國稅率的降低,相應調整亞太貿易協定項下的孟加拉和老撾兩國特惠稅率。

此外,為積極擴大進口,削減進口環節制度性成本,助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國將對700餘項商品實施進口暫定稅率,包括新增對雜粕和部分藥品生產原料實施零關稅,適當降低棉花滑準稅和部分毛皮進口暫定稅率,取消有關錳渣等4種固體廢物的進口暫定稅率,取消氯化亞碸、新能源汽車用鋰離子電池單體的進口暫定稅率,恢復執行最惠國稅率。繼續對國內發展亟需的航空發動機、汽車生產線焊接機器人等先進設備、天然飼草、天然鈾等資源性產品實施較低的進口暫定稅率。

為適應出口管理制度的改革需要,促進能源資源產業的結構調整、提質增效,明年起,對化肥、磷灰石、鐵礦砂、礦渣、煤焦油、木漿等94項商品不再徵收出口關稅。

此外,自明年7月1日起,中國還將對298項訊息技術產品的最惠國稅率實施第四步降稅,同時對部分訊息技術產品的暫定稅率作相應調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