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遼南的,邁了臘月的門坎,家家戶戶就開始忙活開來,殺一頭年豬,儲備過年食用,洗洗刷刷,將所有的被套床單拆了,用洗衣粉泡好,端到村頭的暖水灣里洗,這是泉眼水,在村裡淌了多少年了,誰也記不清了,冬暖夏涼,冬天洗衣服不冰手,並且,天未亮就得去排隊,否則,一天就過去了。

然後,再打掃屋子,用掃帚撫去屋角的蜘蛛網,打開窗戶,跑跑一年的晦氣,每個傢具搬動一下,掃掃死角。

開始做年糕,蒸豆包了,將在田地里收回來的紅小豆,泡了蒸熟,粘高梁米,或者是大黃米浸泡一宿,瀝干水份,有用小磨粉成面,有用機器粉成面,鍋里架上大竹笹子,鋪上網布,揚一層粘米面,灑勻水,再灑上一層熟小豆,逐層有三四層了,蓋上鍋,蒸四十多分鐘,起鍋,待涼透,切成片,放在閑屋裡凍,我們有時索性扔到房頂上,過年吃,寓意年年高。

我們也自己做豆腐,將自己打的黃豆泡一宿,磨成汁,在鍋上方,吊上架子,用網布四角系好,將豆汁倒入,兩人四下均勻搖起,最後用兩根木板夾出殘餘的豆汁,很費力氣的活,豆腐渣,團成團,扔戶外凍上,炒雪裡紅吃也好,留著餵豬也可以。燒開鍋里的豆漿,記得是八分開時,往裡面點滷水,這時候,你看到豆花開出來,很奇妙,再將豆花水舀在網布上,四周抬到方木框里,上面壓上重物,豆腐做成。

蒸饅頭,蒸豆包,蒸神蟲,這都是過年必備的。

走油,就是大家吃的油炸食品,有地瓜丸子,蘿蔔絲丸子,魚丸子,肉丸子,用的都是自家榨的豆油花生油。

再就是烀豬肉,將年豬心肝肺,豬頭,蹄子,大梁骨,統統一鍋煮熟,

年三十中午,樣樣數數,切好裝盤,炒十個菜,成雙不成單,閑人出屋貼對聯,貼掛貼,花花綠綠,煞是多彩,再支上一個燈籠竿子,掛上大紅燈籠,傳說,姜子牙封神,到最後,沒自己的位置了,只好待在燈籠竿下面了。

晚上看春晚的有,打麻將打撲克的也有,團團坐包大年初一餃子的也有,嗑瓜子,糖果,炒花生,將祖宗宗譜掛在中屋堂上,擺上貢品,碗筷,香爐,上香,嗑頭,半夜十二點發紙,放鞭炮,戶戶門前紅飄舞,家家院里亮紅燈,過年百神下界,地獄清空,都過年了。真是喜慶,好不熱鬧!

大過年的,全說過年話,唱喜歌,發壓歲錢,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

其實,我有多少年沒在老家過年,自己都不記得了,很懷念那久遠的除夕味道,這在城市裡永遠也體會不到,住在鴿子籠里,關上門,誰都陌生,吃個除夕飯還得到飯店裡去,過年要的是年味,你有多久感覺不到年味了,歡迎大家聊幾句。我是似水流年,免貴姓劉。


我東北老家過年很熱鬧,貼對。,剪窗花,買年貨,煙,酒,糖,茶,魚,蛋,肉,包餃子,做豆包。買凍梨,凍柿子。事先做好了,家人團聚一起,大年三十最熱鬧,沒回家都很遺憾。給孩子發紅包,打麻將,打撲克,真熱鬧,看春節聯歡晚會。等待零點鐘聲響起。吃餃子,這是我們那的規矩,必須零點後,意味著來年第一頓飯。開門紅,孩子給老人拜年,賞壓腰錢。真幸福的春節。

圖片來自網路


感謝邀請。春節除夕夜,在我們這一晚上是不睡覺的。晚餐當然是吃餃子,吃完後,把瓜子、花生、水果還有母親油煮的吃食擺放在餐桌上,男人會喝點酒,接下來就是看春節聯歡晚會了,這一整天的電視幾乎是一直開著得,每個頻道都是喜慶的節目,營造著過節的濃鬱氣氛,等到夜裡十二點,這是大節點,把早早準備好的鞭炮拿出來到院子里放,外面鞭炮聲大作,人們都是這個點放鞭炮的,從十二點到初一早上,這段時間村裡的鞭炮聲音是不間斷的,噼噼啪啪一直響,滿村裡都是嗆眼的硝煙味道,那味道很好聞,因為那是過年的味道!這一晚,家人們都不會睡,看電視的打撲克的,實在困得不行,就不脫衣服迷糊會。這就是我們這裡除夕之夜的過法!謝謝!


感謝邀請,春節除夕夜你老家怎麼過法?我就來說說我們老家過年的風俗習慣,大年30要把家裡的東西收拾乾淨,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放鞭炮,我們那邊基本上都是晚上六點左右過年吃飯,到年30晚上燒菜把家裡所有的好吃的都拿出來,可能就是代表一年的辛苦和成果吧,一家老少都坐在一起吃飯,其他的菜都可以吃完,??魚是不能吃完的,他代表年年有魚,年30晚上是不吃雞的,他代表雞雞荒荒一年,這都是老人傳下來的規矩,吃過飯以後,家裡的晚輩,要給長輩磕頭拜年要紅包,然後把家裡的水果糕點,都拿出來招待來拜年的人,過年30晚上的人不能早睡覺,可以和一家人打打麻將,來來撲克,看看電視,最好能熬到天亮,這代表你的能力很強,從年30到初一,可以過兩個年的,還有很多很多就不說了,希望大家都來說說,你們那邊的過年風俗習慣吧。


謝謝邀請!在老家過了十六七個春節除夕夜。從兒時記事起到離開家鄉前,每年的除夕夜幾乎都是一樣的,炒菜、扁食、饃,條件不好時,灌點散酒,菜中多少有幾片肥點的肉,白饃自然也不會多。條件好時,還是這幾樣,不過,素菜少了,滿桌的雞鴨魚肉,散酒換成了瓶裝的,扁食和饃也成了配角,一家人坐在一起,吃著喝著,早時聽著收音機,後來看著電視,東扯葫蘆西扯瓢,這叫熬年。十二點時,出門放過鞭炮,大人們多都睡覺去了,孩子們則跑出拾炮了,直到初一早上下好扁食才會進屋。近年來,人們有錢了,年夜飯多在酒店飯店,年味越來也越淡了。


我老家在湖南湘中地區,我來聊一下我們那裡過年的一些地方風俗吧。

先聊一下吃的,在我們老家有幾樣吃的都是過年前必備的.

一,熏臘肉,湖南的臘肉也是挺有名氣的,過年前就殺好豬,然後把肉切成長條用鹽淹上幾天,掛在廚房爐子上面鉤子上熏,一般掛上去了就一直不取了,吃的時候才取點,臘肉是除夕夜必備的一道菜,大塊大塊的臘肉和干辣椒大蒜一蒸出來,那個是真香,不過現在沒那麼好了,主要是豬也是飼料養的,熏肉也是急火,不像以前用松枝細火慢慢熏了。

二,蒸米酒,以前家家戶戶蒸,現在也是好多人懶了,乾脆買點也不做了,因為蒸米酒時間要很久而且很廢勁,米酒分為甜酒和老酒,甜酒幾乎沒多少度而且很甜好喝,老酒雖度數不高但一但醉了比別的白酒還醉的久,除夕都是小孩喝甜酒當飲料大人喝老酒好吹牛。

三,小吃類:有茲粑,麻糖,豬血粑等等,最有意思的是打茲粑了,很熱鬧的,因為打茲粑很廢力,需要好多人協作才能完成,所以都是各家各戶自米帶米去集中在哪家做,燒火的燒火,淘米的淘米,加工的加工,以前家裡都有那個大石槽,幾個男的各拿大木根不停的在裡面錘打,直到蒸熟的米被打成粑粑為止,女的在旁邊再把它做成圓圓的形狀,再晒乾放到芸子里存放好,那時候除夕後去親戚家茲粑是必帶的禮品(白糖茲粑臘肉),不像現在,都喜歡買幾箱水果拜年了。

我們那除夕夜吃飯跟很多地方不一樣,我們大年三十那天白天是趕年集,下午是燒香放炮敬財神敬祖宗,然後是簡單吃一頓,晚上必須有一個人守歲到天亮,反正我家都是我媽,我們那裡吃大餐必須是過了十二點,而且是越早越好,所以一過十二點就會把全家叫醒開始放鞭炮煙花吃團圓飯。


東北過年除夕是要守歲的。除夕吃過晚飯後,全家開始看春晚,包餃子,餃子會包很多,把初一初五的份兒都包出來,放外面凍上。晚上要洗臉洗腳,換上一身新襯衣、新襪子,意味新的一年踩小人,保平安。11:30左右,家家戶戶開始放鞭炮,除舊歲,迎新年。放完鞭炮,開始吃餃子,吃豬蹄,象徵新的一年紅紅火火,職位高升。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