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日本的老路,那是成功模式,不成功模式,諸如非洲和拉丁美洲很多小夥伴。

結構性改革,本質上是促進競爭,增加經濟中盈利的難度。為什麼要增加難度,選擇困難或者癲狂的遊戲模式?因為理論上人除了掠奪他人財富,還會創造財富。這方面就是產權政策所提倡的,如果你的是你的,我的是我的,雖然賺錢很難很累,但是人人都會拼了命的去尋找致富途徑。視為公平競爭,並長期積累各種產權,包括地產和知識產權。

90年代,日本選擇了困難模式,想著創新嘩啦啦產生,就等著日本人去火星定居了。結果日本出現了一些問題,在動漫或者生物製藥上面,日本其實成就尚可。但是在最重要的消費電子上面,創新是在逐步減退。

有幾種觀點,來看日本結構性改革反而導致創造力停滯的問題:

1是因為日本結構性改革依然不徹底,因為日本善於保護產業,大企業大而不能倒,而且不注重反壟斷,壟斷企業的龐大阻礙了創新和小企業的發展,往往創意產生在小企業,而小企業萌芽的時候就被大企業扼殺。而同時代,美國在反壟斷,比如對ATT,對IBM,同時美國有了拜杜法案,將專利一股腦兒都推向市場。市場競爭的阻礙被打破。

2是因為日本本就不應該進行結構性改革。實際上在日本經濟學界很少有這種想法,認為產業保護能夠讓日本繼續維持繁榮。但是的確還是有這樣的想法,認為日本不應該做出改變。

事實上,後發國家對於先發國家超越哪有不吃苦的,靠著新興滿滿,大刀也砍不了坦克。無論你用競爭的方法,還是用凱恩斯那種拉動需求的方法,最終目的無非是物盡其用,人盡其才。凱恩斯裡面關於有效需求和失業有個觀點,值得推崇:「被迫失業的人無法創造任何價值。」所以,干預和拉動經濟的目的其實在於穩定就業。而在就業之外,要保持企業合理的壓力,促使他去創造新產品新需求,用供給來製造需求,視為供給改革。所以必須進行各種痛苦的實驗。

當然了,官僚也不產糧食,金融也不產糧食,而官僚和金融的存在目的,是提高資源和人力的配置效率。如果沒有這個作用,那麼未來這些只會阻滯經濟,不會促進經濟。

以上,個人觀點。


中日之間最大的區別其實是zhengzhi方面上的,其他的都是次要

經濟上日本不管如何努力,zhengzhi上美國早晚都會一鎚子砸下去,何況砸之前日本全民就飄了犯了太多錯,所以日本人自己也講自己是被yange了的

我們其實也不是沒犯過錯,但之所以即便發生了10年神經病時期、歷史上好幾次被嚴重封鎖這樣其他國家一碰zhengquan就要over的事情依然能挺過去,跟我們實行的zhengzhi/zhidu有很大關係

中美現在算是全球兩大最獨立(而且是各個方面)的國家了,所以其實不論講哪方面崛起,總歸還是要回到基本面看問題,中國也好美國也罷,未來兩國經濟如何就看本國治理內功搞的怎麼樣了

以下是誇誇群時間:

回到題主的問題,答主至少從現在看來,我們的ZF還是挺給力的,方向也是對的,從去年起開始砸真科技,有個10-20年能出一批新成果+諾貝爾不是難事,現在各項重要的排名里全球前十基本都是被中美瓜分就已經顯現出來這個趨勢了,目前暫時不提質,但至少坑是占上了

從這個意義上談,中日其實在幾年前就已經開始分道揚鑣了

當然外交各位也不用太擔心,現在的小孩啊,都油的一匹,君不見大麻加現在都沒有新的駐華大使末


其實中國如果能走成日本那樣已經是很好的結果了。

大家老覺得日本衰弱了,但卻忽視了日本是一個1億多人口,人均3萬多美元的發達國家。

如果我們能達成日本的人均,那已經算是非常好的結果了。

現在不是避免日本老路的問題,是能不能先把人均提高到1萬5。

個人觀點,我們過去幾十年的快速增長都是人家日本當年走過的。

目前我們面對的問題是日本人均3萬才面對的問題。

比如人口老年化,房價高企,增速減慢等發展上的一些問題。

我認為根本無法走日本老路,走不了,人家3萬人均走的路,我們一萬都不到,要是走下去會很難受。

我們只能走自己的路,以目前的情形,我們是接受不了美日歐這種低增速的。我們必須尋求辦法,改革重新保持高的增速。否則我們很難進入發達國家行列。


中國的經濟不是在崛起,而是在隨著世界經濟大潮用廉價勞動力拚到了一席之地,僅為生存而已。

日本的老路中國想走也走不上,兩家的經濟模式就不一樣,今天中國經濟的衰敗,倒是很像蘇聯後期那個焦躁的無奈。

建議大家少看什麼紀錄片,而去多關心關心身邊失業的同胞和他們的家人。


怎麼可能走日本那條路?

完全不可能,日本經濟缺乏活力最大的原因就是一部分私人財團幾乎壟斷整個日本的全部資源,你叫底層日本人從他們口裡搶資源嗎?

日本最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把資源開放出來,比如創業貸款,土地。如何關閉或者從組部分殭屍企業,讓更有創造力的年輕人去爭奪這部分資源。而這些我們認為理所應當的事,日本政府根本沒有能力去做。

相反,中國既然有勇氣讓沒競爭力的國企破產,當然更有辦法讓那些私人性質的夕陽企業倒閉。破產倒閉的企業騰出來的空白自然會有更有競爭力的企業填補上去。

所以別看日本GDP很高,實際上日本普通人能享受的資源很少。不說多,看圖。

這種模式的聚餐你問下日本百姓一生能吃上幾次?如果中國人有日本人的收入,一周一聚次根本就不是問題。

最後推薦一本書,與那霸潤的《中國化的日本》。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