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彦谋

面对施政满意度全国排名前三名的林智坚,国民党在新竹市愿意挑战者快要挤破头,除了前立委吕学樟、前市长许明财,议员林耕仁、郑正钤、李国璋也虎视眈眈,究竟他们真有实力赢回竹市,还是争先恐后不落人后,还是借机打知名度,不久就将见分晓。

民调不公布,最高者不一定被提名

国民党中央已确定,将采「全民调」做为市长提名的参考,1月2日公告,3日至5日登记领表,中旬进行民调,20日将结果送交党中央提名小组,31日若经中常会通,即可公布人选。这也让纷扰多时、是否要纳入党员投票的争议划上句点。

然而,民调最高并不见得能获得提名,因为民调只是参考项目之一,特别的是,吕学樟因为身兼市党部主委,为了避免球员兼裁判,所以倾向不参加初选。吕学樟则解释说:「我永远是备胎,我的想法只有一个,以胜选为考量!」

据了解,市党部推动「市长培育专案」,由许明财、林耕仁、郑正钤、吕学樟各出30万元进行3次民调,被视为党内初选的前哨战,只是这几次民调都未对外公布,据了解都是许明财领先。之后,又更改变游戏规则,要以协调方式产生人选,让外界质疑声再起。

知情人士指出,吕学樟与党主席吴敦义私交甚笃,又是市党部主委,因此吕学樟应该就是口袋人选,其他人只是跑龙套。吕学樟是客家人,但新竹市客家人比例不高,他有「常胜将军」的封号,近年都未参与市长或立委选举,有一说是他「不打没有把握的仗」。

许明财民调较高,林耕仁是否参选到底?

吕学樟在党主席选举时,大力为吴敦义抬轿,曾被解读为「志在不分区立委」。他于数月前曾征询立委蒋万安参选新竹市长,有反对者认为,此举是「司马昭之心」、以退为进,柔性逼退蒋万安。他曾说以林智坚的满意度,「躺著也能当选」,但若他不打赢面不高的仗,谁接手出马的机会最浓?

这次卷土重来的许明财,本届选举以1千多票败北,是少数无法连任的县市长之一,他勤跑基层、竞选组织及活动已运作多时,日前举办「风城再造论坛」,邀请到多位前市长及市政顾问参加,提出市政论述,盼能争取选民认同,进而擘划市政蓝图。

「会做好市长」的林耕仁,这次「当仁不让」,四年前他本要脱党参选市长,被曾永权劝阻;而许明财也曾说这次会礼让给林耕仁。林耕仁阵营认为,再怎样都应当由林出马,带领新竹市在市长、市议员及里长选举「红不让」。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被提名的不是林耕仁,他会不会竞选到底?

郑正钤与李国璋对抗老人政治

至于郑正钤是四连任议员,国民党次级团体五六七大联盟成员,2016立委选举,他与时代力量邱显智联手夹击,还是不敌民进党总召柯建铭。郑正钤年纪较轻,有机会成为接班世代之一,但前提要看国民党的老人政治何时落幕。

最晚宣布参选的李国璋认为,不管是谁获党的提名,2018都是「很艰困的一战」,国民党不能再循以前的方式选举,而不培育新人,如此无法找回失落的民心,必须像民进党一样开放,让年轻人有机会站上舞台。他说,参选是「为理念放手一搏」,万一没有被提名,也会大力支持其他同志,不会脱党参选。

整体而言,林智坚以不到40岁就当选市长,国民党则是陷入世代交接的尴尬期,吕学樟或许明财出线机会高的声音存在,势必不利于年轻选票的支持;而且提名过程是否透明,最终人选能否孚众望,或许公布提名的那一刻,大选胜负也可能底定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