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我还是其他人在介绍文玩时总说为了文玩包浆上色你得怎么盘玩怎么保养,好像文玩只要包浆上色就可以毕业了。其实咱们好想都忘了,盘玩最高的境界是玉化,几十年玉化的核桃、金刚那种红润透亮的效果才是我们真正追求的目标。

首先我要明确一点籽类的玉化只是说核桃、金刚在长时间盘玩包浆后本身的自然纹理会变的细腻而不可见,变得红润透亮质感和玉媲美,又加之国人自古对玉的喜爱所以美名其曰称之为玉化,这样每当人们提起玉化核桃时就能联想到那种半透明的感觉。所以从科学角度说籽类的玉化和真正的玉化完全是两回事,毕竟玉是无机物籽类是有机物。

不管是核桃还是金刚要达到玉化的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是密度要好,在最初挑选的时候都要选密度大的皮质好的,虽然上色慢一些,但是密度大的好处也显而易见,密度越高,物质间的空隙就越小,也越容易锁住水份。我们手在盘玩的时候,必然会有汗液、油脂涂抹在文玩的表面,它会逐渐的渗透到文玩的内部,使其颜色加深,呈半透光状。

丰绅哥出品 切勿盗图

现在有很多商家或者玩友急功近利,用上油+抛光的方式去模仿玉化的效果,虽然有部分能达到透光的效果,但是和真正的玉化比起来总是泛著贼光。泡油出来的文玩因为少了人手的盘玩过程,它发出来的光泽是贼光,贼光是古玩行里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比如我们新买回来的瓷器,它上面的光泽就是贼光,行里也叫火气大,这种光是刺眼,不温和的。没有玉质的那种含蓄和内敛的感觉。那为什么人手盘过之后它就没有贼光了呢?因为咱们手,其实就相当于2000目左右的砂纸,盘玩的时候,就相当于在反复的做抛光作用。它的细度不高不低,刚刚适中,如果没有人手的盘玩磨搓,它的棱角也不会磨钝,带著十足的火气,一看就是个嫩头青,没有什么涵养。

文玩的盘玩之道从来都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靠的就是你耐心。就拿金刚来说即使天天盘也得要三冬两夏,因为要玉化必须得先上包浆,而包浆是一个只能用时间去积累的东西,它虽然只有薄薄的一层,但是这一层包浆让它的视觉效果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光照上去不再像之前那样完全反射回来的贼光,而是感觉光线似乎能照到物体的内部之后再反射回来,因而变得更加的柔和。

玉化虽美,但是皮质和持之以恒的盘玩两个条件缺一不可,我们常说盘的是棱角,磨的是内心,只有当你的内心修炼好了之后,你才有可能盘出一件理想中的文玩。


从字面上理解,不难看出,包浆只是表面的,而玉化,是深入到骨子里的。所以玉化更胜一筹。

我们在旅游景点经常可以看到。被游人摸的,包浆的石狮,铜人,雕像等。包浆通俗的理解可以是一种以手工盘玩达到抛光的效果。而玉化则是深入肌理,将油脂侵入到更深层次。我们有强光手电筒打光。则可以看到半透至深透的现象。

文玩玉化,从木质类到果实类均可以达可玉化效果。如小叶紫檀,金刚菩提,星月菩提,凤眼菩提等。当然,包浆只是玉化的一个阶段过程。没有任何一种可以直接跳跃到玉化。所以想玉化,前提必先经历岁月的磨练。从最初的变色,挂瓷,到包浆玉化!如毛毛虫变蝴蝶一般。让你惊叹它的美。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所以爱文玩的,赶紧动起手来每天盘一盘吧。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