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這種烹飪技法始於宋代,當時就已經有了「爆肉」這種菜肴,到元代又衍生出了「湯爆法」,到了明朝還有「油爆」技法。

「爆菜」從字面上就能體會到其烹飪過程急速、火力剛猛的特點,成菜的特點就是脆嫩鮮爽。可以簡單的理解為,是將原材料經過改刀之後,經旺火沸水或者熱油對原料進行初步的瞬間加熱,然後再急火勾炒一個芡汁與主菜迅速合炒,或者澆淋在主菜上面,還以及配合蘸料食用這幾種方式。

爆菜要想做的好吃,以下幾個注意點是繞不過去:

1、食材必須新鮮。由於爆菜講究的就是急火快烹,以求不失食材脆嫩鮮香。所以對食材的要求比較嚴苛,腌制類、臘制的食材是不適宜使用這種技法的。

2、刀工要細緻。爆菜中常見的腰花、胗花、魷魚花等等都是進行了剞花刀的加工。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加快食材成熟的速度,與「爆」的技法近乎絕配。而且花刀處理過的食材可以增大與料汁的接觸面積,入口時候覺得味道更足。牛羊肚兒這種形態類似天然就適宜的食材就不用改花刀了。

3、火候至關重要。爆菜中「爆」的過程講究的是完全旺火,急速完成食材的加工,才能不失鮮嫩脆爽。烹飪過程快、狠、准,猶如之前《舌尖》系列介紹過的油爆河蝦,對火力和烹飪時間的考究尤為嚴格。

4、芡汁(味汁)調味要恰到好處。一些爆菜的主菜本身幾乎是沒什麼調味的,所有味道的來源幾乎都是芡汁中來,所以芡汁的調味以及濃稠程度很重要。

5、爆菜是火候菜,所以可以使用些濃烈、辛辣的調味品,比如香菜、辣椒、生薑、蒜等等。但是要注意底油不能太多,如果成菜過於油膩就吃不出食材的鮮味了。

補充一點就是爆菜的原料基本上也分上漿的和不上漿處理的。一般上漿的有:牛羊肉片、河蝦、豬腰花等;不上漿的有:雞胗、魷魚花、鴨胗等等,可能並不絕對,但是基本上還是一些師傅們的經驗之談了。


爆菜的分類也有很多,比如:宮爆(魯菜傳統技法)、醬爆、油爆、水爆、湯爆、火爆(旺火爆炒)、蔥爆、芫爆(用香菜)等等。題主所說的「爆肚兒」其實是個統稱,爆肚兒分為羊爆肚和牛爆肚,技法一般就是水爆、湯爆和油爆。牛爆肚一般只做牛百葉和牛肚仁,羊爆肚則有羊肚領、蘑菇尖兒、食信兒、羊肚板等等9種位置。當然了如果如果考究、細分、吃的全的還有其他一些位置,只不過不太常見了。

爆肚兒要想做的好吃,最關鍵的就是食材要新鮮、預處理乾淨徹底以及火候精準了。其實不太建議在家自己做,如果沒有很好的烹飪經驗的話,還是很難駕馭的了的。如果是當作一個烹飪愛好,嘗試下也無妨。關於爆菜的內容就上面這麼多,有說的不對的地方歡迎指正交流。

感謝閱讀,記得幫我點關注和贊哦!

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其實很多菜都是有相同之處的,學會一道菜就相當於很多道菜。火爆菜有一個特點,就是要快,快速炒好來達到肉質的美味,今天我以火爆豬肚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家常菜中如何做好一道火爆菜。

豬肚算是豬身上的一塊寶,做豬肚排骨湯很補人,豬肚雞美味可口,鹵豬肚也是一盤美味的下酒菜。但是最簡單的做法還是火爆豬肚,簡單幾步做出回味無窮的美味豬肚。

火爆豬肚材料:豬肚,青椒,紅椒,蒜苗,姜,蒜,洋蔥,芝麻油,料酒,鹽,雞精,洋蔥。

焯水:豬肚我們一般選用整個豬肚開水下鍋,豬肚要煮熟,煮的時候即可以加入一點八角,桂皮等香料來增加香味。怎麼判斷豬肚煮熟了呢?就是煮到後面豬肚變色後有明顯的彈性。煮好的豬肚用開水沖洗乾淨,讓豬肚自然冷卻,冷卻後切成小條備用。

其他配料:蒜苗切成小塊兒,青椒滾刀切成小塊兒,姜切絲,蒜切末,紅椒切小塊兒,洋蔥切小塊兒。

火爆豬肚炒的時候有兩個講究,第一個是油溫高,第二個是快速翻炒,這是火爆菜的典型做法,也是川菜中的典型做法。

炒:鍋燒熱,下少量油,油溫比較高,冒青煙的時候下薑絲和蒜末,還有洋蔥下鍋炒香,然後放入青椒和紅椒還有蒜苗下鍋翻炒。

加入一點鹽還有雞精調味,再把冷卻好的豬肚倒進鍋中,把豬肚倒在鍋的另外一邊,放入一些料酒去腥味,老抽調色調味芝麻油提香。大火翻炒,再把青紅椒和豬肚炒到一塊兒,大火翻兩下即可出鍋。

如果你不太喜歡麻辣口味的,那建議可以選用沒有那麼辣的青紅椒,喜歡辣的可以放入一點小米辣,中間加入一點白糖可以提味,看個人愛好。

其實做菜和品人生也是一樣兒的,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菜,喜歡的味道。哪怕是一桌盛宴,沒有你喜歡吃的,那還不如外面的兩根烤串。而若是喜歡吃的,管他路邊攤還是什麼,總是經受不住誘惑。

學會了這道菜,我們可以照著做火爆大腸,火爆腰花,但是有兩點很重要,做大腸的時候一定要洗乾淨,然後大腸要先鹵一遍,這樣兒味道更好。而做腰花的時候最後要多一步勾芡,腰花先過一下油,而不是焯水。


所謂爆菜,就是主要採用「爆」這種烹飪技巧,最大特點就是肉質脆嫩爽口。

在宋代,用爆製作的菜肴可能已經出現,孟元老所著《東京夢華錄》卷九有:「肉咸豉、爆肉、雙下駝峰角子」。宋代有一道菜「肉生」收錄在《中饋錄》:「用精肉切細薄片子,醬油洗凈,入伙燒紅鍋,爆炒,去血水,微白即好。取出切絲,再加醬瓜、糟蘿蔔、大蒜、蘋果、草果、花椒、橘絲、香油拌炒。」這和現代的炒肉片基本一樣,當然「爆」的意思不能完全對照。不過在元代出現了及類似爆菜的「炮炒豬肚」(炮炒,是用醬和水炒的意思):豬肚生切,置於鍋中,用緊火炒熟。

爆炒肉片

明代《宋氏養生部》中有「油爆豬」「油爆鵝」「油爆雞」,方法和現在很接近,名稱有區別:

油爆豬:取熟肉,細切膾,投熱油中爆香,以少醬油、酒燒,加花椒、蔥。宜和生竹筍絲、茭白絲同爆之。油爆鵝(兩種):一種是用熟肉切臠,以鹽、酒煩揉,加花椒、蔥,投小香油中爆干香。另一種是煩揉以赤砂糖、鹽、花椒、投油中爆之。

清代爆類菜肴發展更快,爆肚:切塊,滾水焯過,擠干,再入油炸,加酒、醬油、蔥、姜爆炒。爆肚片:生肚兒切片,入熱鍋炮炒,加酒、豆粉、醬油、青蒜、醋烹。爆羊肚兒: 生肚切骨牌塊,滾水略炸,入熱油鍋,連翻數次,澄去油,加豆粉、蔥段、蒜片、醬油。

油爆雞

可以看出,這些「爆」和現在做法已經沒啥區別了,將小塊兒原料用旺火快速加熱至熟,撈出後加輔料、調料急炒,按使用的調料差別分為醬爆、蔥爆、芫爆、清爆。比起一般炒菜「爆」的加熱油溫更高,有些在「油爆」之前還放入沸水中氽燙一下,馬上入油鍋。

以前北京回民餐館的「爆」菜名氣很大,一種以羊肚製作的「湯爆肚」,生肚兒入沸鍋中,吃起來相當脆嫩。山東館子的爆菜技法更高超,名菜很多,如「油爆肚仁」、「湯爆雙脆(豬肚和雞胗)」、「醬爆雞丁」、「蔥爆羊肉丁」、「芫爆爆散丹」。

醬爆雞丁

文/GSN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