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病已經癌變 爲什麼還有人提出建設超大城市?】

世界上確實有很多超大城市,GaWC(全球化與世界城市研究網絡)根據國際性知名度、人口數量、國際機場規模、國際性活動重要性等13個條件,將全球361個主要城市分爲四個大的等級——Alpha(世界一線城市)、Beta(世界二線城市)、Gamma(世界三線城市)、Sufficiency(自給型城市,也可理解爲世界四線城市),每個等級內部又會用加減號來標記改等級內的次級別。以表明城市在全球化經濟中的位置及融入度。

大城市病已經癌變 爲什麼還有人提出建設超大城市?

GaWC發佈的2016年世界級城市名冊顯示,世界一線城市包括了49個城市。其中第一檔是Alpha++,只有兩個城市上榜,分別是倫敦、紐約。第二檔是Alpha+,有7個城市上榜,分別是東京、巴黎、香港、北京、迪拜、上海、新加坡。第三檔是Alpha,包括悉尼、聖保羅、米蘭、芝加哥、墨西哥城等19個城市。第四檔是Alpha-,包括了都柏林、墨爾本、華盛頓、臺北、廣州等21個城市。廣州成爲中國第五個晉升Alpha級水平的城市,在國內的排名僅次於香港、北京、上海與臺北。

2018年世界級城市達到了55個。Alpha++:依然是倫敦、紐約。Alpha+:香港、北京、新加坡、上海、悉尼、巴黎、迪拜、東京,增加一個悉尼。Alpha:米蘭、芝加哥、莫斯科、多倫多、聖保羅、法蘭克福、洛杉磯、馬德里、墨西哥城、吉隆坡、首爾、雅加達、孟買、邁阿密、布魯塞爾、臺北、廣州、布宜諾斯艾利斯、蘇黎世、華沙、伊斯坦布爾、曼谷、墨爾本。Alpha-:阿姆斯特丹、斯德哥爾摩、舊金山、新德里、聖地亞哥、約翰內斯堡、都柏林、維也納、蒙特利爾、里斯本、巴塞羅那、盧森堡市、聖菲波哥大、馬尼拉、華盛頓、布拉格、慕尼黑、羅馬、利雅得、布達佩斯、休斯頓、深圳。

大城市病已經癌變 爲什麼還有人提出建設超大城市?

超級大城市是指城區人口數超過1000萬的城市。隨着世界各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人口超過1000萬的“超級大城市”的數量也在迅速增加。城市成爲人類有史以來最巨大、最複雜的建築集羣。聯合國預測,到2050年,世界上城市人口的比例將達到驚人的75%,超級大城市也將成倍出現,對全球來說,是歷史的趨勢。

有關專家認爲,超級大城市的人口增長不完全是壞事,未來世界最大的40個超級都市區僅佔據了地球極少的面積,卻將讓全球18%的人口在其中生活。超級城市時代即將到來,再過50年,到時除了小部分“家居工作的文職人員”外,全人類都會住到超級大城市去。從整體世界而論,城市人口註定要繼續飛昇,如果說過去60年全球有半數人口陸續移居城市,那麼,據目前的發展速度,再過70多年,地球其餘半數人口亦會成爲城市中人。

大城市病已經癌變 爲什麼還有人提出建設超大城市?

但是,大都市發展帶來的城市病,已經成爲制約城市發展的主要因素,交通擁堵、環境污染、垃圾處理、房價飛漲、生活成本高、疲於奔命等等。已經成爲大城市發展的嚴重障礙。

最近,攜程集團董事局主席、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樑建章表示,中國要加快城市化尤其是大城市的城市化,未來中國至少應該有一半人口,也就是大約7億人,要生活在20個一、二線城市。從這個角度來看,二線城市擴容潛力很大。

針對政府出臺的一系列提振鄉村和小鎮的政策,比如鄉村振興和“特色小鎮”戰略,樑建章認爲,現在大部分年輕人都在城市裏工作,在一些有獨特旅遊資源的地方,有可能發展企業,把他們吸引回去,不過大面積做小鎮,可能並不符合整體產業的發展趨勢。

大城市病已經癌變 爲什麼還有人提出建設超大城市?

更理想的做法是,“哪邊的工資更高,哪邊的房價更高,就更應該在哪邊造更多房子,讓更多的人融入進來。”樑建章強調,“以人爲本的話,就是人願意到哪去,比如他覺得在城市裏能夠更發揮他的作用,那我們不要把城市裏的這個發展給限制住,比如說限制土地,或者在大城市還保留很多耕地的這個指標,一定要在北京要留多少耕地等,這樣大概不利於中國整體的城市化跟提升勞動力效率。”

但是,我國城市化發展的基本思路是大都市羣,嚴格限制大都市自身擴張,主要是發揮中心城市的帶動作用,讓周圍城市一起成長起來。比如,京津冀、大灣區、珠三角、長三角、長沙城市羣、武漢城市羣等等。另一個方向就是美麗鄉村建設和特色小鎮建設。

根據北京的規劃目標是嚴格控制城市規模。到2020年,常住人口規模控制在2300萬人以內,2020年以後長期穩定在這一水平。2016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爲2172.9萬人。實際上,自2010年以來,北京市常住人口增量和增速逐年遞減。2016年,新增常住人口僅有2.4萬人,增速近乎停滯,2018年呈現負增長,減少10.5萬人。這表明,過去幾年非首都功能疏解工作,在人口調控上的效果逐漸顯現。

大城市病已經癌變 爲什麼還有人提出建設超大城市?

北京市圍繞首都城市戰略定位,以治理“大城市病”、優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爲目標,通過疏解非首都功能和產業,有效帶動了人口調控,促進城市精細化管理和服務,治理城市問題。京津冀是中國的“首都經濟圈”,包括北京市、天津市以及河北省的保定、唐山、廊坊、石家莊、邯鄲、秦皇島、張家口、承德、滄州、邢臺、衡水等11個地級市。

北京、天津、保定、廊坊爲中部核心功能區,京津保地區將率先聯動。作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動脈”,軌道“一小時交通圈”經過5年發展,已初步成形。據北京鐵路局統計,“軌道上的京津冀”紅利5年來已惠及12億多人次、近6萬家企業、200多個縣市地區。

上海總體規劃提出,到2035年,上海市要基本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規劃同時要求,要嚴格控制常住人口規模,至2035年常住人口控制在2500萬人左右;按照規劃建設用地總規模負增長要求,鎖定建設用地總量,控制在3200平方公里以內。

大城市病已經癌變 爲什麼還有人提出建設超大城市?

粵港澳大灣區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廣東省廣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東莞市、中山市、江門市、肇慶市,總面積5.6萬平方公里,2017年末總人口約7000萬人,是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到,優化提升中心城市。以香港、澳門、廣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爲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繼續發揮比較優勢做優做強,增強對周邊區域發展的輻射帶動作用。關於深圳,發揮作爲經濟特區、全國性經濟中心城市和國家創新型城市的引領作用,加快建成現代化國際化城市,努力成爲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創新創意之都。

不管怎麼說,發展城市羣的戰略,比發展大都市的概念還清晰很多。比如說北京的無限制發展,誰也不知道未來會是什麼結果,但是,京津冀一體化的未來,肯定是環京地區的巨大進步,整個河北發展了,北京也自然是最受益的地方。就像水更清了,天更藍了,草更綠了,北京肯定也是更美了。【本文由“馬躍成”賬號發佈20190324】

大城市病已經癌變 爲什麼還有人提出建設超大城市?

大城市病已經癌變 爲什麼還有人提出建設超大城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