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9年10月26日,日本樞密院院長、朝鮮統監伊藤博文來到哈爾濱。上午9時左右伊藤博文在戈果甫佐夫的陪同下檢閱了儀仗隊。當一行人向出站口走去時,伊藤博文走在了最前面。這時,一位身著西裝、頭戴鴨舌帽的青年男子,突然從歡迎人群中衝進警戒線朝伊藤博文連開三槍,並用俄語高呼三聲:「高麗亞烏拉!」(朝鮮萬歲)然後從容被捕。

這名刺客叫安重根,是抗日武裝「大韓義兵」中的重要人物,擔任參謀中將、特派獨立隊長以及俄領地區司令官。他刺殺伊藤博文主要是希望可以為韓國獨立做點事情。然而事與願違,伊藤博文的遇刺,成為日本完全吞併韓國的絕好借口。日本關東都督府高等法院對安重根一案進行了審判。因為伊藤博文的知名度,當時是一個震驚世界的新聞,因此日本方面也不敢隨便瞎判,並對其多有優待。然而後來安重根還是在旅順日俄監獄內被執行絞刑。

可以說伊藤博文的死加速了日本合併朝鮮的日程以及大韓帝國的滅亡。因為在當時,對於吞併朝鮮,日本的國內本身就有分歧,一方是急進派,一方是緩進派,伊藤博文恰好是主張緩進的,到並不是因為他有多高尚的道德情操,而是因為他的外交戰略眼光,認為在列強環繞的東北以及朝鮮半島,吞併這件事宜緩不宜急,以免破壞國際力量平衡,樹敵過多。本來矛盾日益尖銳,伊藤博文還不得不辭去朝鮮統監的職位,但是這次刺殺可以說加速了吞併的步伐。1910年完成吞併。

此外就是對中國的影響。雖然當時事件發生在俄國強佔的東清鐵路保護地,但是是中國的領土,所以當時伊藤遇刺,對正在進行的中日關於「間島」歸屬權以及滿洲鐵路礦產開發權的談判施加了更大的壓力。當時伊藤博文其實是支持「滿洲鐵路中立化」的,願意美國介入。


  1909年的瑟瑟秋風中,日本政壇「常青樹」——明治維新後曾四任首相、時任日本樞密院院長的伊藤博文,在中國哈爾濱遇刺身亡。

  行刺者是韓國人,名叫安重根,時年30歲。

  槍聲震驚了世界。

  伊藤博文是推動日本登上東亞頭號強國的主腦人物,同時也是日本吞併朝鮮、侵略中國的主謀。成功刺殺伊藤博文,為安重根「留得身後功與名」。章太炎贊其為「亞洲第一義俠」。當時身在日本的梁啟超,為其作96句長詩《秋風斷藤曲》:「流血五步大事畢,狂笑一聲山月高。」

  安重根刺殺伊藤博文,為日本與韓國、中國之間的侵略與反侵略歷史留下了一個壯烈註腳,而歷史卻並沒有因此改變。在此後三十多年中,日本吞併朝鮮、侵略中國的鐵蹄一步未停。

  伊藤博文遇刺後,遺體運回日本,舉行了隆重的國葬。而對安重根,日本則千方百計地使其銷聲匿跡。安重根臨刑前留下遺言,要求把自己的遺骨埋在哈爾濱公園旁,等祖國恢復主權後返葬故國。但他的遺體處置權卻在日本手中。日本並沒有按照常理把他的遺體交給其親屬,而是將其埋在監獄後山,並消除了埋葬痕迹,具體地點至今成謎。

  日本政府為了在對韓國政策上不受輿論攻訐,竭力淡化刺殺的政治色彩,將其定性為兇殺案,也據此宣判了安重根死刑。

  而韓國當時的媒體都被日本人掌握,對於這件刺殺事件,只能沉默以對。流亡海外的韓國人則把安重根視作為韓國獨立運動「帶來了一線曙光的英雄人物」。《大東共報》撰文指出,安重根刺殺伊藤是愛國者的報仇,是韓人反日鬥爭的一大成功。

  對這一事件反響最為熱烈的是中國。當時的中國報紙,無不連篇累牘地對刺殺事件進行報道,並將安重根與「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荊軻作類比。

  而當時中國的大量知名人物,也為安重根留下了諸多贊謚筆墨,孫中山褒揚他「功拜三韓名萬國,生無百歲死千秋」,章太炎稱他為「亞洲第一義俠」,梁啟超為其作《秋風斷藤曲》……

  安重根刺殺伊藤博文的事件同樣活躍在了中國的舞台之上。

  1910年,中國現代話劇先驅任天知在上海組建了「進化團」,該劇團創作的《安重根刺伊藤》公演數月。

  「五四」運動時期,南開中學排演話劇《安重根》,鄧穎超反串飾演了安重根,為這部話劇進行指導的正是周恩來,兩人當時剛剛相識。幾十年以後,已是共和國總理的周恩來還曾這樣評價:「中日甲午戰爭後,中韓人民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的鬥爭,就是在20世紀初安重根在哈爾濱刺殺伊藤博文開始的。」

  同樣是被欺凌宰割的弱國,中國人對安重根的褒獎,更多的是為了表達身處同一侵略者鐵蹄下的同仇敵愾之情。

  而當時已經風雨飄搖的清政府,卻沒有對安重根刺殺伊藤博文事件作出明確的官方表態。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