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难的27名森林消防指战员中,有2位00后、24位90后、1位80后。另外,凉山州木里县林业局局长杨达瓦、川林五处职工邹平和木里县雅砻江镇立尔村村民捌斤也遇难。

凉山扑火人员遗体送抵殡仪馆 西昌市民自发送行泪别英雄:一路走好。新京报我们视频出品

3月30日18时许,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雅砻江镇立尔村发生森林火灾。着火点海拔3800米左右,火场平均海拔4000米,多个火点位于悬崖峭壁上。

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雅砻江镇立尔村森林火灾着火点在海拔3800余米左右,地形复杂、坡陡谷深,交通、通讯不便。

3月31日下午,扑火人员在转场途中,受瞬间风力风向突变影响,突遇山火爆燃。截至4月1日18时30分,经全力搜救,30名在扑火中遇难人员遗体已全部找到。

这是自去年国家应急管理部成立以来,应急救援人员伤亡最多的一次。

据《人民日报》消息,遇难的27名森林消防指战员中,有2位00后、24位90后、1位80后。另外,凉山州木里县林业局局长杨达瓦、川林五处职工邹平和木里县雅砻江镇立尔村村民捌斤也遇难

根据应急管理部公布的牺牲消防员简历,新京报记者梳理统计发现,牺牲的27名森林消防员,平均年龄是 23岁。其中年龄最大的,是消防凉山支队西昌大队政治教导员赵万昆,生于1980年12月,今年39岁;年龄最小的,是凉山支队西昌大队四中队二班的消防员王佛军,生于 2000年7月,今年18岁。

据凉山日报微博消息,今日上午,十一届州政府第31次常务会议在昌召开,专题研究木里“3.30”森林火灾中牺牲人员申报评定为烈士的相关事宜,认为杨达瓦、邹平、捌斤三位同志符合评定烈士的相关条件及要求,决定以州政府名义报省政府审批。

据悉,在此次森林火灾扑救中牺牲的另外27名凉山森林消防支队官兵,已经通过相关渠道上报评定烈士。

会前,参会人员集体为牺牲的英雄们进行了默哀。

下面是这些扑火者群像中的一部分人物故事:

1.牺牲消防员蒋飞飞:妻子怀有身孕,计划九月举行婚礼

凉山山火牺牲消防员朋友圈:“再出发,求安慰”。新京报我们视频出品

四川省森林消防总队凉山州支队中队长蒋飞飞的最后一条朋友圈动态,停留在3月31日凌晨2时54分:“前三天连打了两场,回来衣服泡起还没洗呢又通知走了。”

姑父唐建平后来问他,到哪里去,蒋飞飞回“到木里县”。4月1日,家人看到铺天盖地关于木里森林火灾的报道,忙给蒋飞飞打电话,却一直无法接通。唐建平知道,“凶多吉少”。他告诉新京报记者,昨天下午5点,蒋飞飞在南充老家的哥哥最先赶往当地,晚上12点,车行到雅安,部队来了电话,“你弟弟已经牺牲了。”

唐建平介绍,侄子是1990年生人,17岁以国防生的身份考入北京林业大学,毕业后进入四川森林武警,主要工作就是消防灭火。去年8月,蒋飞飞转入消防救援队,工作内容不变。由于出警频繁,虽然家就在省内,蒋飞飞一年也只有春节才会回趟老家。腊月二十七进了家门,正月初三就又告别家人返回队上。今年出警尤其多,年后到现在,出警频率“几天一次”。

“他从小是我们看着长大的,是个人才,也是孝子。”唐建平回忆,今年正月初一,侄子曾来家里做客,“一个小伙子”忙里忙外帮着他们摆桌、洗碗。

在唐建平眼里,“他就是我们的小孩。”之前出警时,蒋飞飞也常常受点小伤,但为了不让家人担心,从不叫苦。

唐建平说,侄子去年结了婚,但还没来得及在老家办酒席,原本计划今年9月举行婚礼。蒋飞飞的妻子已有四五个月的身孕,昨晚听到消息后当即晕倒,被送到医院急救。目前,妻子情况稍稍稳定。

今早9点,唐建平陪同蒋飞飞的父母,由南充老家赶往西昌。他说,蒋飞飞的爸爸是“老实农民”,妈妈患有骨质增生和冠心病。他们计划到了队上再做下一步打算。

新京报记者 张惠兰 编辑 胡杰 校对 刘军

2.凉山大火90后消防员生前与家人视频,称马上上山救火

杨瑞伦之前发给家人的救火现场。受访者供图

今日(4月2日)早8时许,在四川凉山森林火灾中牺牲的贵州籍森林消防队员杨瑞伦的父亲杨星礼告诉新京报记者,家人凌晨两点接到电活,得知杨瑞伦牺牲的消息,“现在一家人正往西昌赶,去见儿子最后一面”。

杨瑞伦今年23岁,家住贵州省麻江县。杨星礼说,杨瑞伦初中毕业后在加油站上过一段时间班,一个月有6000元收入,他的梦想是当兵。

杨瑞伦生前照片。受访者供图

2017年10月,杨瑞伦应征入伍,成为一名消防兵。入伍的前一天,他骑摩托车带着父亲杨星礼从农村老家到县城,花了6000元给父母各买了一部手机。

杨星礼说,儿子到部队后,一年多了没回过家,每个礼拜给家人打一次电话,“他在电话里说经常要上山灭火,过年后到现在至少去了七次。去年腊月二十九还去救火,晚上10点出发,凌晨4点才到,大年三十的晚上才回来。”

此前救火时,杨瑞伦和上山救火人员睡在地上。受访者供图

3月30日下午10点,杨瑞伦跟父亲杨星礼视频聊天,突然他在视频里说:“爸爸,山上又起大火了,不跟你聊了,我们马上要上山救火。“

没想到,这次救火,杨瑞伦就没再回来。杨星礼说,以往儿子上山救火,回来都会给家人发救火的照片和视频,但这次没有收到他的信息,昨天下午看到新闻,知道失联人员里有他的名字,一家人都担心睡不着,直到凌晨2点接到电话,说杨瑞伦在救火中不幸牺牲,“他妈妈听到这个消息,当场哭晕过去”。

杨瑞伦的父亲今年49岁,母亲50岁,杨瑞伦还有一个哥哥。出事的这一晚,他的家人一夜没睡。今天一早,杨瑞伦的家人一行9人从老家贵州麻江县出发,赶往西昌。

杨星礼告诉新京报记者,儿子杨瑞伦在救火中牺牲了,“是英雄,我们不后悔”。

新京报记者 付松 编辑 陈薇 校对 危卓

3.凉山牺牲消防员代晋凯:用照片记录火场 朋友圈都是工作

代晋凯(右一)

“3·30”木里森林火灾中牺牲的30名英雄名单里,1995年出生,今年24岁的代晋凯,名列其中。

被火团吞没牺牲前,代晋凯是凉山州森林消防支队机关警勤排的新闻报道员。“认真”“努力”“从不抱怨”,是同事和家人,给予他的评价。

“周振生:恺哥,又着火了!然后我就换衣服走了……今年第14场!”

朋友圈最后一条动态,定格在3月5日14时57分,记录了他今年参与的第14次扑火。配图里,他坐在后车座上,左侧后视镜中,映出队友周振生的橘黄色消防服。

代晋凯是“跟团作战”的消防报道员,每次有火情发生,他总会第一时间,跨上相机、带上纸笔,前往现场。

“代晋凯没有生活”,是生前好友的评价。他朋友圈里转发的,多是森林火灾救援报道,及在火灾一线扑救的内容,除此之外,几乎没有工作以外的内容。

因通讯身份,代晋凯在当地媒体圈里,小有“名气”。牺牲名单发布后,有关他的讯息,在四川媒体圈内流转,很多记者,“不胜唏嘘”。

2日下午,一位供职四川当地媒体的记者回忆,代晋凯常会在火情发生的第一时间,联络、撰写稿件,并从现场,回传视频,“他经常为自己的稿件得到刊发和推送,而惊喜”。

就在凉山木里森林火灾发生时,他像往常一样,给平日熟络的媒体,进行了消息通气,并留言说,“木里县着火了,我现在出发去现场,一有情况就和您联系”。

31日早上9时19分,他给几位当地媒体记者,回传了几幅现场照,但因现场网络信号差的原因,那篇通讯稿,始终未能传回。

他承诺的那张,“我拍了火线照片,就发给您”,成为了他最后的“遗言”。

2日下午,代晋凯的母亲获知消息后,难掩悲痛。作为家里独子,他从未向父母抱怨过,奔波在前线的不易,每次通话,都会询问家里情况,被反问何时找女朋友、工作累不累时,他轻描淡写地应一句,“啥都挺好”。

3月4日,他在朋友圈里,发了条火灾现场,浓烟滚滚的视频,“第一次体会到烟把自己包围的感觉,令人为他们捏了一汗”。

代晋凯用相机,记录下了队友工作状态:他们的脸上、身上、鼻子里全是黑灰,一场火扑灭,他们累瘫,席地而睡。照片里,唯独没有他的身影。

在同事提供的一张3人合照里,代晋凯与同事,站在凉山州森林消防支队门口。他一头短发,右手搭载同事肩膀上,左手摆出“6+1”手势。那一刻,他嘴角上扬,露出了洁白的牙齿。

新京报记者 李一凡

4.凉山牺牲90后消防员康荣臻:“有什么苦都不跟家里说”

20岁的康荣臻是牺牲的消防员之一。4月2日上午,康荣臻的姐姐康挥告诉新京报记者,她是昨天中午收到消息,父母还都不知道。弟弟听话懂事,从不诉苦,就在前段时间,两人还商量一起去爬长城、看故宫。

康挥称,弟弟今年20岁,自己比他年长9岁,两人感情很好,无话不说。家里条件不好,父母都是农民,弟弟听话懂事,不想依靠家里,读完中专后选择去当兵,家里面也都支持。期间他还跟家里商量,决定留在部队再干两年,补贴家里,还打算买房,成家立业。

“弟弟平常有什么辛苦都不会跟家里说,劳累或者扭伤,打电话时都不说,只是问候和关心家里。” 康挥说,弟弟去当兵后,自己已经2年多没见到他了。就在前段时间,两人还商量待弟弟今年9月休假,到北京一起去爬长城、看故宫。

新京报记者 周世玲 校对 危卓

5.凉山牺牲的90后消防员汪耀峰:“我当兵走的是正道”

汪耀峰,湖北省孝感市孝昌县人,1993年出生,一位普通的消防队员。他20岁就入伍当了兵,在四川森林消防总队凉山州支队“打火”6年。

刚入伍的时候,妈妈说“干两年就回家”,他说要再努力干几年。

入伍前几年,他从来都只和家人说自己在当兵,不提消防兵的身份。

直到2018年,公安消防部队正式退出现役移交应急管理部后,他才告诉家人,自己在部队里是负责“打火”的,之前是班长、二级士官。

兄弟姐妹三人,他是老二,还有一个姐姐一个弟弟。

他没结婚,也没有女朋友。朱妈妈心里着急,催过好几次,每次儿子都说,再努力干几年,干完这几年再说。

儿子上次回家还是2018年6月份。还是跟以前一样,“蛮勤快,体贴人,爱干净”,带了几条烟,几瓶酒给爸爸。在家里待了20天,把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就是有点内向不谈工作。

朱妈妈问起来,也只是说部队挺好的,生活也好,吃得也好,也不累。

上个月接到儿子电话的时候,朱妈妈回想着,电话里孩子听起来还挺高兴的,提到了队里工作做得好,听说会有奖励。

“其实我知道他很累”,朱妈妈想到没享过什么福的儿子,“他是怕我担心,说过‘我当兵走的是正道’”。

3月30号上午,汪耀峰和队友又出门“打火”。回来后按照以往的习惯,他和弟弟联系了一次,说下午还要去“打火”,随后又赶往火场。

这是最后一次告别。

新京报记者 王文秋 编辑 陈薇 校对 李世辉

6.凉山牺牲的90后消防员:本打算退役后去上学

牺牲的消防队员中,包括两名90后青年:赵耀东和孔祥磊。

赵耀东高中毕业后,考入天津一所高职院校,但随即参军,成为一名森林消防员。今年22岁的他,原本打算退役后回到校园念大学。

而在3月31日,29岁的孔祥磊探亲返队后第二次参与救火,前一天下午他给母亲打电话说刚救完火返队。

赵耀东的爸爸清楚地记得,4月1日23时52分收到的通知,“让我们去。”赵家在甘肃宁县农村,坐火车到四川西昌要20多个小时,4月3日凌晨4时许才能到。

赵爸爸介绍,赵耀东自2017年9月入伍后分到了森林消防,之后一直都在凉山。他是家中幼子,今年才22岁,高中毕业就参了军,拿到录取通知书后还没来得及体会大学生活。如今,天津城市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仍为其保留着学籍,原本他今年9月就将退役回到校园。“大学还没念呢,回来就念书去。”

到凉山一年多来,赵耀东还没回过家。今年正月,赵爸爸夫妻俩到凉山来探亲,加上往返时间一共八天,每天能和儿子相处半天。“(他)上午请假,晚上六七点又回队里,(我们)只在附近转了转。”

赵耀东还有个姐姐,去年刚出嫁。而他尚未成家,赵爸爸说,“对象都没有。”

孔祥磊今年29岁,这是他成为消防员的第12年。

去火场前不久,3月中旬,孔祥磊曾返回云南老家探亲,待了不到一周。3月25日,他又回到了西昌凉山木里县。

3月30日18时许,孔祥磊给家里打了一次电话。他在电话里对母亲说,此前去救火,去了三天刚回到部队。31日早上,孔祥磊接到命令再次赶赴火场,这是他探亲返回后第二次参与救火,而这次他再也没有回来。

父亲说,儿子去火场那天,朋友圈没有更新任何动态,最后一条朋友圈的内容停留在前一天下午,他在部队煲鸡汤。

新京报记者 王洪春 张熙廷 实习生 曹梦怡

7.凉山牺牲消防员年龄最小仅18岁

张浩朋友圈截图

新京报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在牺牲的森林消防员中,王佛军于2000年7月出生,18岁,年龄最小。

另一名牺牲的森林消防员张浩结婚不久,朋友圈背景是他与妻子的结婚照片,内容则大多都和执行的任务相关。最后一条记录着这次火灾,“这个点儿出发,心中五味杂陈,又是木里。”在此前的一条3月29日的朋友圈,他发布了一双被黑色填满缝隙的手的图片,配文说,“这得洗几次才干净。”

新京报记者 孙钊 康佳 编辑 潘佳锟 校对 刘军

8.四川凉山州木里县“3·30”森林火灾牺牲扑火英雄名单

据应急管理部微信公众号消息,4月2日,应急管理部公布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3·30”森林火灾牺牲扑火英雄名单:

这是一份沉重的名单。

3月30日18时许,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雅砻江镇立尔村地区发生森林火灾。3月31日下午,扑火人员在转场途中,受瞬间风力突变影响,突遇山火爆燃,包括杨达瓦、邹平、捌斤在内的30名扑火英雄牺牲。

经统计核实,有27名同志系凉山州森林消防支队指战员。27人中有干部4人、消防员23人。汉族22人、满族1人、黎族1人、彝族2人、畲族1人。1980年后出生1人,1990年后出生24人,2000年后出生2人,年龄最小为2000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9人(含预备党员1人),共青团员11人,青年7人。

图片来自应急管理部微信公众号

编辑 马浩歌

2日凌晨,载有30名四川木里县森林火灾失联人员遗体的车队抵达西昌市。当地群众自发守候在街头,送别英雄。道路中间,摆放了菊花,白色的条幅上写着“救火英雄一路走好”,还有人点燃了蜡烛,摆作心的形状。当运送遗体的车队驶过,众人高呼:“英雄,一路走好!一路走好!

9.千名市民悼念凉山扑火英雄

扑火英雄走好!西昌殡仪馆设灵堂 群众手捧哈达泪眼送别。新京报动新闻出品(ID:xjbdxw)

今日(4月2日)凌晨1时许,四川凉山木里县森林火灾扑火人员遗体被运至西昌。今日10时许,新京报记者在西昌市殡仪馆外看到,近千名市民自发赶来悼念,在馆外树上扎纸花。

76岁的康桂芳说,她和舞蹈队其他10余人今早八点便赶到殡仪馆。“我们希望为英雄做点什么。”康桂芳两眼含泪,“他们是我们凉山州的英雄。”

马兵是木里县人,现在西昌市工作。他说,在得知消息后,和其他同在西昌工作的老乡,有学生、老师、公务员等,于昨晚建了微信群,一行53人于今早带着鲜花和花圈赶到现场。

新京报记者在现场看到,群众除了自发在殡仪馆外两侧扎纸花,还携带了白、黄色菊花,放满了多个塑料桶。

西昌市殡仪馆一位工作人员称,目前还不确定追悼会具体召开时间。对于市民送来的花,工作人员会统一安放。

当地群众自发赶来悼念英雄。

当地藏族群众送来哈达。

西昌殡仪馆,搭建起的灵堂。

当地部门临时搭建祭奠灵堂,准备配套设施。

前来悼念英雄的当地群众众多,西昌殡仪馆为此设置了接待组。

当地藏族群众为英雄献上哈达。

当地群众敬献的鲜花和哈达摆满了接待处。

接待处铺满敬献的花圈。

前来悼念英雄的人们流下了眼泪。

前来悼念英雄的人们流下了眼泪。

前来悼念英雄的人们流下了眼泪。

前来悼念英雄的人们流下了眼泪。

前来悼念英雄的人们流下了眼泪。

前来悼念的群众将沿途的树上挂满哀念的白花。

西昌殡仪馆门前的姜坡路两侧的树木上挂满白花。

自发前来的青年们高举敬献给英雄们的花圈。

来源:新京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