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面對面】

能否成功斬獲名校offer

一份優秀的作品集是至關重要的

針對正處在申請階段的同學來說

這次我們邀請到來自

啥佛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等

全球頂級設計院校的傑出畢業生、業內高度認可的設計師們

為大家傾情奉送

「海外大咖教你如何很好地呈現一個方案」

一共分為五個專題進行講解

I 方案的前期準備,如何做好大師分析

II 方案的概念如何產生

III 方案的深化與推演如何操作

IV 方案的圖紙表達

V 方案的最終呈現


【大咖面對面】01目錄

0.00——5.10 整體介紹波士頓公園——翡翠項鏈

5.10——6.15 希望解決的問題

6.15——10.43 設計要素

10.43——45.00波士頓概覽(地理、歷史、起源、發展、沼澤公園)

45.00——1.03.26 Muddy River改造部分

1.03.26——1.39.00總結:城市發展需求的重要性;景觀設計的綜合性、合作性;尺度、思想的多向性;景觀設計的時效性。

1.39.00——1.56.40 Q&A


本期和大家分享哈佛大咖郝培晨老師的課程內容

如何解讀一個好的景觀作品——再讀波士頓公園系統

主講老師

郝培晨

哈佛大學設計學院

SWA集團景觀設計師

曾受到ASLA嘉獎為傑出畢業生。他的設計作品曾獲得2015年分析規劃類學生組傑出獎。在實踐中,他的主要項目跨越大型城市公園、商業辦公、城市廣場、校園規劃、住宅景觀等多種領域。對生態設計與本土文化的結合有濃厚的興趣。


波士頓公園系統——從翡翠項鏈談起

今天主要看整個項目的歷史,對於後世的影響,它的成敗和經歷,希望能夠給大家啟發。對於歷史性的經過歷史驗證的作品,都是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對我來講,整個行業在朝著不同的方向發展,在不同的尺度和場地,根據不同的甲方,都能催生出不同的設計環境,產生不同的作品個,但是重要的是作為一個學習的過程,我們是否真的應該只注重表面的形式。我們是否能夠退一步,思考一下景觀行業剛發展起來的時候,人們做過那些嘗試,又是如何做的,我希望大家暫時忘記所學過的一些主義,思潮,想法,暫時回到空間設計的話題上,回到怎樣去創造一個好的環境,好的空間。景觀設計到底是在幹什麼,體會一下最初的景觀設計和當代景觀設計千絲萬縷的聯繫。

今天主要幫大家解決三個問題,如何從建成的成功案例中解讀設計的背景和過程、觀察設計的空間手法和手段以及分析設計的優劣和成敗。希望能夠理解什麼樣的東西是有效的,好的,經過時間的洗禮,當時的概念是無效的,沒有作用的。

景觀設計要素

大家會逐漸發現景觀設計中有一定的要素,一定的特徵,有一定的共性,比如說地形,用地形的處理方式創造設計的張力,創造場地的特徵;或者單純利用植物,地形高差,留白創造一個場所,為不同的功能提供一定的可能性。或者利用植物自己的特性和水的形式,組合方式,跌落方式以及水和燈光的關係,水和生態的關係來創造設計中非常有特徵的一面,像中央公園。這種創造也可能是完全隱藏的,例如波士頓的Franklin Park這種非常自然的場景是經過設計的,如何在這種經過時間磨礪的場景裏發現設計的痕跡,思想,對於這樣的空間更值得我們探索。

在迪士尼樂園裡,他的整個環境是被佈置成一個舞臺,整個樂園內部圍合成一個封閉的舞臺。景觀設計也是同樣的道理,我們設計的不是一個特別好看的作品,當我們理解設計的來源是一些特定的要素,比如剛才提到的地形、場地、植物、水、鋪裝。我們其實只是理解了如何造景,當我們設計城市景觀或利用上述元素來營造氣氛的時候,其實是為以後的城市空間發展創造可能性,我們不應只思考如何創造一個幕布,而是應該想方設法把這個舞臺創造出來。

波士頓概覽

波士頓是一個不斷創造兼併其他土地的城市,波士頓最開始是圍繞市場建成的一個城市,他基本上是以市場為核心發展的場所,半島上殖民地風格的建築和三座小山形成一個溫柔的天際線,遠處是農田和丘陵,這些事歷史上人們對於波士頓的記憶。十八世紀的圖可以看出很多環境信息,波士頓的位置,整個大的區域。波士頓公園在這個時候就已經作為共有地保存了下來,供大家養牲畜等。

波士頓jingcha事件,美國獨立戰爭,1783美國獨立,波士頓最初是以獨立貿易為主的經濟體系,後來轉化工業城市,這使得波士頓比周邊城市更需要水力設施和更便捷的港口設施,波士頓的人口也是經歷著每十年30%-40%的增長,19世紀前期,大量歐洲移民進入,使得大規模的城市擴張變得極其重要,同時也出現填海築陸的需求。人們對於公共空間的關注是逐漸形成的,19世紀中期,填海逐漸完成,舊城無法擴張,城市地位增高,波士頓兼併周邊城市。由於1860年波士頓土地面積的問題,使得波士頓在城市規劃等方面沒有形成好的政策和系統,Uriel H.Crocker提出首先將小公園連城一個大公園體系的想法。

而Robert Morries Copeland 1872年提出利用波士頓起伏的地形,分散小型的公園系統更能被實現,但更受制於當時的城市規劃思想,公園之間可以用林蔭道連接,但在體繫上講,打破了城市原有的脈絡,用交通的方式將其聯繫起來,不是非常合適。後灣沼澤,他其實想創造自然景觀和城市的背景,這和城市規劃背景緊密相連,有填海的過程,對沼澤的破壞,有人們對自然的憧憬,纔有了後灣沼澤的設計。除了幾座橋和基本水系走向沒變之外,其他在後期建設過程中都違背了最開始的規劃設計意Frankin Park 形成一種讓人的精神可以升華的地方,讓人們遠離當時糟糕的環境,享受戶外活動樂趣。在今天來看也是一種高尚的做法。公園的維護關係到公園後續的發展和成敗。

Muddy River改造部分

除了沼澤公園和Frankin Park,整個翡翠項鏈的中間部分Muddy River改造的部分,也是我在翡翠項鏈中最喜歡的部分,他的維護和保護較為頻繁,保護了以前的設計意圖和想法,空間處理和思維想法。

即隔絕城市又隔絕交通的剖面形式,在公園內行走的時候,看不到周邊建築的一層,沒有構築物的阻礙,視覺乾淨,自然的圍合,讓人舒適。連續並置的道路,緩和的高差變化,讓人充滿好奇,蜿蜒的道路也構成了連續而優美的特徵,讓公園自然怡人,進入公園深處,地形更加誇張,讓人產生在森林漫步的感覺。橋型的城市與公園的連接入口,創造良好的立體交通體系,增加儀式感,在橋上看向兩邊,能夠看到河與橋的相互連續的關係,反應了河流與城市的暗示關係。其中Longwood Avenue Bridge是公園中唯一一個考慮到行人景觀水系車輛整體關係的最大的橋樑,可以看到構築物和植物橋樑相互掩映的關係。

總結

  • 城市發展需求的重要性

城市發展需求的重要性,只有在城市對其整體環境有強烈訴求的時候,這種大型的項目纔可能提上日程,比如為美國西部城市空間提出的高線公園,布魯克林對於舊港口改造的時候提出的Brooklyn Bridge Park,芝加哥的遷徙公園,同樣有城市發展的重大需求。

  • 景觀設計的綜合性、合作性

景觀設計的綜合性、合作性,在有了需求之後,任何大型的項目都是需要通力合作完成的,尤其是需要城市規劃進行先導,更需要全社會對景觀系統提出建議,以便於瞭解不同人的訴求,從這點來看,也不能否認景觀設計在城市中的話語權。

  • 尺度、思想的多向性

尺度、思想的多向性,在不同尺度或思維方式之間的轉化很重要,在不同的方案設計中,如何理解不同尺度間應該如何設計,以及在同一個設計中,如何從不同的尺度去理解同樣尺度的場地就變的非常重要,這也是以後一個合格的設計師應有的。

  • 景觀設計的時效性

景觀設計的時效性,景觀設計會隨時間變化而變化,設計中的材料也是有生命的,我們無法控制一個項目建成之後的具體發展方向,我們在設計的時候要考慮設計的結構是否合理清晰,是否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希望大家更多的到現場去體驗感受

什麼是好的設計,好的空間

而不是單純的從圖紙圖片上了解設計

公共空間和公共公園都是有本土文化加持的

根據自身需求而設定


下一期預告:如何解讀一個好的城市設計作品——再定義後化石時代的能源景觀

主講老師:陳忱

更多信息:微信搜索「RAC設計課堂」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