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想要來分享這本書的心得,我想試因為某個歷程已經結束了,而剛好新的一頁正準備萌芽,所有的過程好像都是一種對應。
也該說是再現實生活裡面看懂也體驗到祂到底要說的是什麼意思。
約書亞的書是再四年前拿到手的。出現的方式也很特別,好像是書自己故意來找我的。
一開始在new age板上看到時只覺得八成又是某種小眾訊息,不過書裡有一句話吸引我:「教導越少,效果越好。」,除了這些我沒有刻意去找來看。
有一次到某單位應徵工作,那裡有我認識的朋友,考試結束窩再朋友位置一塊喫午飯,朋友忽然沒頭沒腦說他有本無聊的書,我聽了很好奇地一閃過的念頭是該不會是那種商業理論型的書,朋友皆了我的話說到:「是靈性煉金術....」。
我很客套假掰的說好像是銷路不錯的書唷,心理OS:「見鬼了!」因為朋友是個基督徒,感覺不會講這些,或說她不管有什麼感覺應該也不會找我討論,至少是新時代領域而言,況且她也不曉得我有接觸這些。
PS.補充一下,朋友再替視障者做點字書校對,所以有時候真的會拿到不適合自己的書。
總之繞了個圈這本書最後還是入手了。
那年除了這本書之外,後面兩冊的訊息在網路上也是隨處可見,三天兩頭就惠有訊息更新。
那時過完年前幾個月不太順利,整個很阿雜,發現看了這類書馨情會莫名變好,所以還滿愛看的。
追訊息追到我都懷疑自己友上癮症~XDD
但隨著時間越過越長,開始有種麻痺的感覺,雖然還是愛看,不過有時候看完就是覺得少掉什麼,我也說不上來。
三側裡面除了第一冊的內容很實在很實用,第二冊還可以,到了第三冊我一直有一種灌迷湯的怪感覺。
有趣的是三側結束後,約書亞好像真的決定實踐那個「教導越少,效果越好」的模式,這兩三年在網路上新訊息就變的很少了。
隨著我的怪感覺還友日漸減少的訊息,慢慢就比較沒這麼注意這個系列,只有某些生活情境被卡住時,會去看看第一冊一些我偏愛的段落。至少絕茶情緒、不自我批判是我很常提醒自己的,雖然做到的程度有限。
認同金錢與物質生活的必要性,根疾病對話,這些應該是我覺得在書裡面很有共鳴的地方。
儘管私心覺得說得最有道理的還是那些熱過頭的助人者,因為以前友被狂熱信徒之類的嚇過,不過因為不是這裡想說的重點,就給它帶過去吧。XD

回到正題來吧,這個系列很愛說「展現自身之光」。說實在的粉領小資女我實在聽不懂事再攻啥米?!一般的文書工作跟這個八竿子打不著關係哪!!
工作以外的時間也不過就是跟朋友喫喫喝喝扯八卦,再不然就是窩再加當宅女,找不到什麼可以聯想的點就是。

一直到兩年前,我因為接觸一份兼職的工作,才慢慢看出藝點端倪,這個在之前那兩篇〈向宇宙下訂單-親身經歷〉、啥?活著的意義〉都寫過,不過感受還是模模糊糊。
一直到經年,因著這份工作的關係,為了要辦推廣活動而因緣際會當了主辦單位的其中一本「真人圖書」。

纖大略介紹一下這個觀念好了,在臺灣是很新的犯行,引進來不過兩三年吧,救我的認知而言啦。
它源自於丹麥,一開始試要破除人們對某些族羣的「刻版印象」,就像現在名名有很多女醫生,但是在說到「醫生」兩字,多數人心裡的引向還是男性一樣,我自己也這樣,哈!
上面是很普通的例子,在國外除了少數民族、異教徒之外,最有爭議身分的就屬妓女跟罪犯,很難想像吧?^^
但是透過面對面的互動交談,淇十破除迷思的效果還不錯,所以除了丹麥世界上陸續有其他國家發展這樣的概念。
我這次參加左腦創意的活動還發現其他有趣的真人圖書,像是溫文儒雅的黑人朋友、做衛生棉的男老闆,額外聽說但不再這次協助推廣的奇人,因為他同時具有道士與博士的身分。庫吧?

介紹完貞人圖書館的模式拉回來說我自己吧。
其實原本我以為惠冷場的說,畢竟跟不認識的人要講一堆自己的故事還滿奇怪的,加上我又覺得自己根本很普通很沒有梗,到底會怎嚜發展咧。
到了第一組民眾坐在我面錢其實我都還枚考慮好開場白要說什麼。
不過因為自己這陣子接觸很多跟「說話」有關的工作,即使沒東西講也能勉強擠初一點什麼跟別人交談。
很神奇的氣氛開始越來越輕鬆,我也忽然好像慢慢察覺到哪些內容可以引起共鳴然後把這些串到我想表達的議題上。到了後面兩組,我還想初可以帶什麼遊戲來互動。
總之很有趣的順利結束了,雖然快類趴了但很好玩。
就在那個經驗之後,我好像瞭解了所謂的「展現自身之光」是什麼意思,其實不像字面上那嚜狹隘,或說我一開始的認知是不足的。
我很開心,對於那句「你的任務就是用自己的方式過日子」領略的越來越深,也慢慢知道實踐這句座右銘的方式。
我不需要朝著一個固定方向行走,事實上東張西望就是餵了創造體驗,所以「用自己的方式過日子」的確是我的生命目的,而現在還友機會當成故事說給好奇的人聽了呢。

文末附上這次活動的新聞連結,看了會更能瞭解。
http://mobile.n.yam.com/m/news.php?id=2015013184536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