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2480個字,閱讀需要7分鐘

  建議寫個小說試試

  去年,神木市發生了一起少女分屍案。

  施暴者們是和被害者年齡相仿的五名未成年人。他們集體對一位少女做出了性侵、施暴、殘忍分屍等極惡行爲。

  大多數人的青春期是透光的,而神木市少年罪犯們的青春期卻是黑色中還摻雜着血色。

  這可能是青春最殘酷的樣本,但是卻並不罕見。

  《關於莉莉周的一切》

  壹

  在這個不穩定的成長階段,有的人走向了成熟,而有的人卻走向了歧路和毀滅。看過電影《關於莉莉周的一切》的讀者們或許會想起那麼幾個畫面:

  少女津田從高塔上跳下,風箏在天空中飛翔,鏡頭裏沒有記錄下落的畫面,反倒是高塔和天空佔據了大部分鏡頭。

  倉庫中漫天飛舞的泡沫和晃動不安的鏡頭下,幾個男生在強暴名爲久野的同學,倉庫外面是同班女同學在幸災樂禍的笑着。

  《關於莉莉周的一切》是一部非常有代表性的黑色青春電影,巖井俊二用寫意的方式揭露了藏在青春胴體裏的惡意和傷痕,有的美好在這個時候被摧毀了,而有的少年因爲無知、懦弱和嫉妒開始胡作非爲。

  《關於莉莉周的一切》

  他用電影告訴觀影者:如詩的青春,潛藏着剛剛覺醒的痛苦和惡意。

  神木市那批做惡的少年漸漸被人們忘記,但是這樣的故事還在生活中反覆上演,而巖井俊二在數年前就意識到,他得靠電影來提醒大家不要忘記。

  這就是巖井俊二的魅力,他總是把鏡頭對準一些廣爲人知,但是卻不被發現的暗角。

  上世紀九十年代,日本影壇掀起了一場“新電影運動”。巖井俊二正是這一時期的代表性導演,他十分擅長用唯美詩意的畫面表達殘酷的死亡、愛情與成長。

  巖井俊二的影像作品更像詩歌,他任由光影與情緒隨着劇情流淌,不經意間就能觸動觀影者的心絃,令人慾罷不能。

  貳

  衆所周知,巖井俊二除了拍電影,還能幹好多事兒,比如畫畫,比如組建樂隊搞巡演,還有就是寫小說。

  詹姆斯將小說家比喻爲工匠,認爲他們的工作是建造“有着千扇窗戶”的“小說之屋”。

  “每扇窗戶外都有不同的景象,每間房子都提供一種不同的生活方式,每扇門都通往另一個國度。

  創造無與倫比的視覺國度,正是巖井俊二的興趣所在。

  《情書》

  電影只是一種手段,比起導演這個身份意味的某種地位和價值,創造對他來說纔是重要的,

  巖井俊二也表示過,拍電影太累,其實不當導演,也完全可以。

  巖井俊二在小說《燕尾蝶》裏,就創造了一個有着反烏託邦氣質的罪惡國度。這是一個被稱爲“圓都”的虛構城市,充滿了非法移民,妓女,毒品和兇殺案件。許許多多沒有姓名的人在這裏出生,在這裏被拋棄。

  圓都這個城市繁衍滋生了一羣被稱爲“圓盜”的底層賤民。

  《燕尾蝶》

  這些被稱爲圓盜的人大多數都不是這座城市的合法居民,他們沒有身份證、沒有戶口、沒有固定住址、甚至沒有親人。能謀得一口飯喫,不餓死,在圓都就是值得慶幸的事。

  這座城市裏,毒品就像細菌一樣四處滋生,無數沒有戶籍的孩子們就在這座城市裏野蠻成長。有的還沒長大就死了,有的長大後繼續爲城市貢獻犯罪率。

  這個看似虛構的城市,實際上是以泡沫經濟時期的日本爲基礎構建出來的,爲了那金色的幻影,爲了金錢和利益,人們紛紛湧向這裏。

  圓都,就是座沒救的墮落都市。在這個城市裏,想要活,就只能擁抱罪惡,不然就會被罪惡殺死。

  世界各國的人聚到這裏,讓這裏顯得骯髒污穢混亂,從遠處看彷彿一個墮落版的聯合國,在這裏人們聯合更多是爲了利益,偶爾也會爲了友誼。只要沒有糾紛,大家就能其樂融融抱在一起。

  這羣人提到錢的時候想法很純粹,能賺錢就好了呀,賺到錢了去買個房子,然後開了個馬來西亞風格的酒吧,組建了一隻屬於自己的樂隊,在酒吧裏頭唱歌攬客。

  他們明明只夠勉強維生,但令人意外地保留着對生活的熱情和善意。

  這就是巖井俊二在《燕尾蝶》裏創造的城市,在這個虛構的城市當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反而顯得更加純粹簡單。

  人們就那麼活着,賺了一筆錢就感到快樂,沒錢了也能找到沒錢的活法。

  寫作這個故事的巖井俊二,其實挺純粹。觀察和表達殘酷的時候他會特別敏銳,但是在骨子裏他又格外追求純粹,其實這個故事在生活中你總能看到一些影子。

  平民窟、黑戶、城市陰暗角落裏的灰色產業,都能找到“圓都”的影子。巖井俊二的故事看似中二,其實很真實。但是在他的故事裏,你幾乎看不到殘酷的現實,因爲他總是讓畫面變得很美、很有詩意。

  哪怕他創作一個墮落的城市,把這個城市抽絲剝繭,內核還是美。

  叄

  佛滅日,是《燕尾蝶》這個故事開始的日子。

  佛滅日,即前486年釋迦牟尼佛滅度之日。後被引伸爲日本系統時歷中,六曜之一的諸事不宜的大凶之日。

  一個名爲韋迪·韋斯特韋特的軍官選擇在這天舉辦葬禮。聽起來是個非常詭異的小說開頭,儘管後來這個開頭沒有在電影版《燕尾蝶》中展現出來,但在小說裏,葬禮和墓地反倒是小說情節的關鍵。

  而死亡與葬禮,正是巖井俊二癡迷的主題。在他的《情書》裏,正是死亡將兩位藤井樹聯繫在一起;而《燕尾蝶》這部小說從墓地開始,又在墓地結束,恰好組成了一個完美的輪迴。

  人生,確實是從生到死的不斷輪迴。

  在巖井俊二的故事裏,拾荒者們會聚在一起開月下酒會,沒有身份的底層民衆更懂得保護別人,而有缺憾的人也有綻放光彩的一天。在他的眼中,殘酷的人生處處都有詩意。

  雖然這些圓盜個個都有缺點,他們或者貪財,或者懦弱,或者斤斤計較,或者一直揪着過去不放手,或者爲了賺錢不擇手段,但是你卻不會真的厭惡他們。

  他們有缺點,但是卻有底線。儘管他們生活在淤泥中,卻小心翼翼的保持了善意,比起另外一批有身份卻爲所欲爲的人,這些圓盜才叫人。

  這或許正是他刻意用“燕尾蝶”作爲小說標題的原因,曾經是蟲子,將來也會化爲燕尾蝶。

  那些因爲恐懼而噴出的濁臭氣體,不過是保護自己成長的屏障,熬過了生活的陣痛,將來,害蟲也可以化繭成蝶。

  小新的每日贈書

  你最喜歡巖井俊二的哪部電影

  請在評論區留言,我們將綜合留言質量和熱度選出1位書友,贈送新經典好書1本。

  版權說明:

  本文版權歸新經典公司所有

  圖片來自網絡/本期編輯:八寺宵獨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