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2)

「是真的,我没有开玩笑。」凯登没有直接告诉主任关于山灵的启示,他换了个说法:「这些年来,我已将我的脑神经系统调整为天气预测的模式。你知道,人脑其实就是一个功能强大的运算工具,脑神经网路的讯号处理和电脑CPU的讯号处理类似,可以进行复杂的预测,透过适当的训练,大脑的预测能力不输给超级电脑。我已经将我的脑神经系统转换为预测天气的讯号处理系统。」

「他真的是如此。」荀园旻说道,「上次S台风的预测,就是他提供给我的资料。你们不是因为我的预报比其他媒体准确才找我来这里的吗?」

「哦~」听了荀园旻的话,气候中心主任也认真了起来:「你说,这个台风的南边将累积有相当大的雨量? 好,我们看电脑能否预测出来。」

「这有可能,这几天当中,M台风经过路径的南边上空,温度比平常高了五度左右,因此容许有较高的水蒸气含量,但还不至于凝结成小水滴。台风环流带来的温度差异可以造成额外的水气凝结。」旁边的气候研究员兼电脑中心主任说道。

「能将此情况放入电脑模拟吗?」气候中心主任问道。

「好的,我们立刻进行。」

过了一会儿,这位气候研究员兼电脑中心主任说道:「有,出来了,请看球型萤幕上显示的,我把时间设在…

萤幕上,台湾的南部覆盖著厚重的云层,有数字显示,高雄屏东山区雨量由五百毫米快速上升,隔天上午10时将超过一千五百毫米,下午10时则超过两千五百毫米。

「还有,台东也将有极大的雨量。」凯登补充道。

「可是这里的模拟看不出来。」

台湾台东有较高的灰尘量,可以造成较多的水气凝结。」

「好,谢谢你提供这个观点,我们再加入这个因素。」

「结果出来了,但这个变化较大,看灰尘量多寡而定。还有台风眼的位置也会造成巨大影响,只要往南偏20公里,降雨量就可能增加五百毫米,因为台湾南部海域温度较高,额外的水气凝结会更显著,若再加上灰尘量变化,误差甚至可能到一千毫米。」

「哇! 那能否给个范围?」气候中心主任再问道。

「在一千毫米到两千毫米之间。」

「在两千毫米的雨量之下,实际上的情形是如何?」

「这我们可以模拟,我们的电脑资料库内有比Google earth还精确的地形地貌资料,以及地质资料,可以预测含水容量等。」

于是墙壁萤幕出现了豪大雨落在台湾南部山区的景象。开始是溪水暴涨,接著一些原先没有溪流的地方也变成浩瀚的溪水,不是清澈的水流,而是黄浊的巨流,从山顶冲刷而下,而旁边的树木倒下,落入水流之中,石头也跟著松动,再来和著溪水直冲而下,下游的桥梁应声而断,此起彼落;有一个山上小平地的村庄,突然被一大片冲刷下来的泥土和石块淹没。

「这就是我脑海中曾经浮现出来的景象。」凯登说道。

「这太可怕了,村庄里的人呢?」荀园旻问道。

「我们的电脑没有居民人物的资料。」

在他们的讨论期间,GNN全球总部的公关主任也过来了,「哇! 这是那里?发生这么严重的洪水。」

「这是台湾,M台风将为台湾带来超大豪雨,会破台湾五十年来的纪录。」

「什么时候?」

「就在几天后,台风到达台湾而且令人惊奇的是,这个台风中心在台湾北部,但超大豪雨却落在远离中心的台湾南部。」

「哇! 那我们要赶快把这个新闻发布出去,我来联络全球有线电视网。」

「能否也联络台湾当局和台湾的媒体?」

「我试试看,不过以前和他们联系,他们从不回应,也不重视。」

 

(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