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辣媽家裏,平時吃飯的時候葷菜特別多,每天不帶重樣的。關於肉類食物我們常聽到各種說法,比如“吃肉不如吃魚,多吃魚,孩子才聰明”“魚頭吃多了更聰明,以形補形”等。

  那麼,此類說法有沒有道理呢?其實,魚和肉各有所長,寶寶應營養均衡。在飲食均衡基礎上,沒有哪種特定食物能讓孩子更聰明,魚和肉寶寶都應適量食用。

  而且魚雖然富含營養,但容易受污染。若是孩子食用過量,身體承受不了因爲吃魚攝入的重金屬,長此以往可引起汞中毒。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曾發出警告,提醒大家最好不要讓孩子吃大型掠視性魚類,比如鯊魚、方頭魚、旗魚等,另外劍魚、鮎魚、羅非魚等也不建議給孩子吃。

  如果對於嬰幼兒來說,日常飲食應以吃肉爲主,吃魚爲輔纔好。一般來說,6到12個月的寶寶攝入量最好在25-40g/天,1到3歲寶寶攝入量最好不超過40-60g/天;3到6歲寶寶則宜控制在60-100g/天。需要注意的是,寶寶一個星期吃魚的天數不要大於三天。

  大家通常說的“肉”,一般是指羊肉、牛肉、豬肉等“紅肉”。這些肉類含有大量蛋白質、維生素、鐵、鋅等營養元素,對寶寶健康發育十分重要,但也不能多吃,一定要適度。根據膳食指南的建議,大人每天的推薦攝入量是40-75g/天,而兒童最好<40g/天。

  辣媽特別提醒新手媽媽,如果把肉作爲輔食,這些事項一定要注意:

  首先,添加肉類輔食也需要遵循輔食添加的原則:每次只添加一種新的肉類,然後逐步過渡到食物多樣化,每次換新的肉食物,需要觀察3-7天,如果寶寶沒有什麼不適反應,再開始嘗試添加其他新的食物。

  如果寶寶表現出對某種肉類食物不感興趣,可以過陣子再添加,不必訓斥寶寶,更不必強迫寶寶吃,以免造成寶寶的抗拒心理,從而引起寶寶厭食。

  而對於大孩子來說,過年大魚大肉也要適量。不管是在自家吃飯,還是走親訪友,過年期間,每天的飲食幾乎都是以肉類爲主,大人吃多了度容易不消化,就更別說寶寶了。那給寶寶吃肉,就需要家長注意到下面這幾個注意事項了:

  1、 適量吃。也就是不要給寶寶吃多了,適量就好,有時候寶寶喜歡吃肉,自己控制不了自己,這時候家長就要把控好了。比如熊寶就是無肉不歡,看到肉就停不下來,辣媽就會特別安排,只給他的餐盤一份肉,不允許多吃。

  2、 合適吃。不要吃得太涼、而且最好不要和飲料之類的食物一塊吃,不然很容易出現消化不良、脹氣、肚子痛等。

  而且給寶寶吃的肉類,儘量軟爛一些、不要太重口味。辣媽每次都建議把肉煮的熟透。既可以保障沒有寄生蟲,也容易消化。

  3、 安全吃。選材一定要選新鮮、乾淨的肉類,做的時候也需要注意衛生,吃的時候要注意安全,一定要做熟,喂寶寶吃要先剔除骨頭,尤其魚肉,然後弄碎再吃,別塊兒太大,別卡住或者刺傷寶寶。有一次熊寶吃肉卡住喉嚨,嚇得辣媽半死,還好熊爸及時用海氏急救法,才把骨頭咳出來。

  4、 搭配吃。過年期間,很容易吃多,寶寶本來胃就小,再加上家人這個喂一口那個喂一口,很容易把寶寶喂的積食,甚至傷了脾胃,導致嘔吐或者發燒。

  那麼爸爸媽媽們,除了把控好不要吃太多之外,還可以經常給寶寶吃點幫助消化的食物(如山楂等)或者消食片等。

  總之辣媽提醒大家,重要的是家長要照顧好寶寶,該拒絕的時候要學會拒絕,不能因爲自己的不好意思,或出於愛寶寶不捨得讓寶寶少吃,結果把寶寶吃壞。最後,就祝大寶寶們小寶寶們,過年都吃的美味又健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