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與趙雷可以說是當今民謠界具有代表性的人物,相信喜歡民謠的朋友一定都聽過他們的歌。李志作為一個民謠獨立音樂人,擁有一大票鐵杆粉絲,他的任何一場演出都是一票難求。逼哥在民謠界可以說是一個標誌性的人物,而為什麼他的專輯《在每一條傷心的應天大街上》,沒有趙雷的專輯《無法長大》賣得好呢。以下是我個人分析得出的原因:

一、《成都》一夜爆紅,趙雷近期關注度劇增

隨著《成都》這首意境深遠又極有韻味的歌曲爆紅,趙雷幾乎成了成都的形象代言人,一度拉動了成都的旅遊業。並且不久前,趙雷還登上了芒果臺關注度極高的節目《歌手》的舞臺,以《成都》補位成功,雖然後遭淘汰,但趙雷將一向小眾的民謠帶到了銀幕上。趙雷這個歌手以及《成都》這首歌被無數觀眾熟知。而《成都》這首歌就收錄在其新專輯《無法長大》中。因此,這張專輯的銷量就憑《成都》這一首歌也低不了。

二、李志專輯略感失望,趙雷專輯好評更多

李志的《在每一條傷心的應天大街上》和趙雷的《無法長大》這兩張專輯,我都是在第一時間購買的。也許是我對逼哥期望太高,說實話,在我第一次聽完李志的新專輯時,我感到有點失望。看專輯評價,不少評論都在黑這張專輯,哭著喊著要退錢。相比之下,趙雷的《無法長大》更能讓人快速接受,評分也高於李志的專輯。所以更受購買者青睞。

三、綜合價格與曲目,趙雷的專輯更實惠

趙雷的專輯共十首曲目,售價16元。李志的專輯共八首曲目,且其中一首是純音樂,售價20元。相比之下,趙雷的專輯更加實惠。雖然這不是主要原因,但也是李志專輯賣不過趙雷專輯的原因之一。

四、李志長於現場音樂,專輯相對平淡

上述原因都是在講趙雷的專輯為什麼賣得好,那麼接下來就說說,為什麼李志的專輯賣得不那麼好。其實擁有140多萬粉絲的李志,專輯賣得也不差。只是正如李志在」叄叄肆「計劃發布會李志所說,」現場音樂是我們最擅長的方式「。的確,李志的現場可以用震撼二字形容。很多人都是因看過李志的現場而成為他忠實的粉絲。而相比之下,李志在製作專輯方面的投入不及現場音樂。

五、音樂特點不同,逼哥的歌是慢性毒藥

在我第一次聽到李志的歌的時候,我感覺很一般,沒有什麼特別之處。而聽第二遍、第三遍之後,才漸漸感受到,李志的歌聲如此魔性,歌詞又是如此真實。《天空之城》、《梵高先生》、《和你在一起》、《熱河》......一首首似乎沒什麼特別之處的歌曲,如同慢性毒藥一般,讓聽者欲罷不能。《在每一條傷心的應天大街上》這張專輯也一樣,《死人》、《烏蘭河》、《你好明天》這種歌曲,如果你只聽一遍就急於評價,你一定說不出哪裡好聽。但如果你多聽幾遍,你就會發現,這些平緩的旋律會深深滲入你的心中。對於這張專輯,初次聽感自然不如趙雷的《無法長大》,花錢支持的聽眾也相對較少。

上述五個原因就是我對李志粉絲比趙雷多,專輯卻賣得不如趙雷這一問題的分析。當然,還有網易雲平臺、宣傳推廣、受眾經濟條件等諸多原因。我想專輯賣得好與不好,或者粉絲多與不多,都不是衡量一個歌手質量的標準。無論李志還是趙雷,他們讓更多的人認識了民謠,為更多的人帶來了感動。


原因挺簡單的,因為李志是民謠大佬,專輯銷量相對穩定,比趙雷低也不會低太多;而很多人因為《成都》初識民謠,或者初識趙雷。趙雷很酷,形象好,《成都》朗朗上口,為他圈了一波新粉,很多可能都是以前聽流行的觀眾。並且專輯發售時間跟他參加《我是歌手》的時間很近,這樣的一夜爆火產生的從聽流行的歌迷中轉來的粉絲必然比李志多了。

不過從長期以來李志的趙雷想一直超越李志,幾乎是不可能的。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初識民謠,大夥兒可能會因為很多人,宋冬野,馬頔,或者因為綜藝節目而爆紅的趙雷。但是最終都會陷入於李志的民謠歌曲世界中。他的眼光超前,態度明確,愛憎分明,不光音樂傳達情感,整個人都是意見領袖。

  • 每年都會在南京舉辦不同主題的跨年演唱會,是這場演唱會幾乎成為南京的一個重要節日晚會。
  • 在民謠樂隊中加入交響樂,為民謠拓寬道路。
  • 被營銷號綁架嘲諷,直接微博逐條怒噴某自媒體。酷我音樂盜版猖獗,拿起法律武器和輿論,硬槓這個超大「音樂航母」平臺。
  • 啟動了《弎叄肆》計劃,自己要在有生之年走完整個中國,帶著整個團隊,只為可以推廣現場音樂。
  • 北京的音樂棚時不時借給新人用,希望能幫華語音樂推新人。
  • 《你離開南京從此沒有人跟我說話》沒有歌詞卻情感充沛,《忽然》總能讓人能想起以前喜歡的女孩兒…老狼說,李志的歌兒什麼都能寫進去。正是因為他這樣以為把什麼情感都注入到歌兒裏的風格,造就了李志和他的歌兒的成功。

    而相反,成名的民謠歌手在做什麼呢?趙雷說他不喜歡錢,卻在《歌手》之後四處巡演,還總是冷嘲熱諷自己的「新粉」。

宋冬野「四處愛上一匹野馬」,還是沒有新作品,吸吸大麻找靈感…

馬頔憑著一首別人唱火了的《南山南》四處圈錢,生活越來越好也越來越不思進取…

▲配圖為民謠李志


所以,因為有李志這樣叫逼哥卻踏踏實實不裝逼的人,中國民謠才能走的更遠,獨立音樂才能發展更健康,而其他人,如果因為音樂喫飽了而忘了自己的追求,成功也只是暫時的,只能成為華語音樂歷史的一個小火星。

以上。


南李志,北趙雷。趙雷現在火的已經是不要不要的了。有人說趙雷的演唱會我們已經看不起了。有時候就是這麼矛盾,想自己喜歡的歌手繼續沉浮,出更多好的作品,卻又希望他過的更好一點。逼哥(李志)卻還是那個逼哥!逼哥的歌詞永遠那麼貼地氣。音樂的旋律和solo那麼的耐聽!喜歡的自然喜歡,不喜歡的聽不慣看不慣,那又怎樣。逼哥又不是一個「歌手」,只是一個玩音樂的人!好與不好的標準並不是永恆的。好的音樂纔是永恆的!


1.粉絲不一定都是願意掏錢的粉絲。

2.雖然逼格名聲在外,音樂也不錯。但說實話,我覺得逼格的這張專輯不如趙雷的好聽。

3.趙雷趕上了《歌手》,《成都》突然火了,引來了一大波人買專輯。我看網易雲音樂的數據,上《歌手》前後,銷量還是有一定差距的。


我覺得李志的歌只適合少數人聽,我第一次聽感覺這什麼玩意這也叫歌?後來失戀一次,怎麼也走不出去,這個時候一個app的電臺突然響起了「什麼是我們分開的藉口」後來就沉醉於梵高先生,定西,山陰路的夏天.......慢慢才喜歡上了逼哥,只適合少數人欣賞和只適合經歷了某些特殊情境的人才懂,至於專輯銷量,已經愛上逼哥後從網易買了8,發現自己又聽不明白了......至於趙雷,原來是被別人安利的,後來突然火了滿大街都是,輕柔的旋律,溫暖的歌詞有一種動聽的感覺,特別適合現在人追求的一些東西,可是後來被唱爛了,放的爛大街了,他的專輯還是適合欣賞的,賣的多也不奇怪!


李志在講人生來就是孤獨,趙雷在講獨行理想路上。

李志在講徘徊在A和A-的毛毛、鄭州姑娘,趙雷在講南方姑娘、三十歲的女人。

李志在問媽媽這個世界會好嗎,趙雷在問媽媽我還能活的好嗎?

李志在看萬曉利織毛衣,趙雷在聽大冰吹牛逼。

李志在南京熱河路、江蘇金壇縣,趙雷在北京的冬天。

聽李志會去思考社會,聽趙雷會去思考人生。

聽李志容易插手政策,聽趙雷容易干涉命運。


李志跟趙雷不太算是同一類人,他們共同的特點可能就是對音樂的熱愛和偏執。

我覺得趙雷更像是一個用音樂記錄生活的記錄者,就是他只喜歡用音樂來表達一樣,就是為什麼他會經常說一句話,有的人必須唱歌。

李志不只是對生活的記錄,他是有更多的思考,他做的音樂更願意去表達和你深層次的東西,我覺得這可能跟李誌喜歡平克弗洛伊德有關係,李志也從來不喜歡給自己貼上民謠的標籤,他已經不是什麼風格可以禁錮的,他對現在搖滾和民謠圈有一種責任感,是個不可多得音樂英雄式的人物。

所以說兩個人是完全不一樣的兩個人,至於說專輯銷量這些,李志和趙雷這兩個人,趙雷的歌是更容易被接受的,李志則是隻能在一個小眾圈子裡他的優秀音樂才能得到彰顯,換句話說李志的音樂是要有一定的音樂素養的。

說到底李志也可以做出很大眾很流行的,趙雷也可以做出更優秀的,但是他們選擇了不同的表達方式,沒有誰對誰錯,都是很棒的音樂人。


李志是李志

趙雷是趙雷

標籤這種東西真的挺可怕的 平心而論 應天大街和 無法長大 怎麼說呢 掏心窩子 無法長大長大的 質量或者是聽感 還是各種云云 總覺得比應天大街好上一籌 再說本人自己的體驗 應天大街剛出來立馬就買了 沒有任何猶豫 你可以說我是李志的腦殘粉 或者各種 循環聽 不斷聽可是到了最後 可能是因為我就是一個俗人 那個純音樂 水平的確上去了 可還是沒怎麼懂 克蘭河 還有死人 你好明天 都還能略懂 可還是總覺得沒有熱河 杭州 山陰路的味 反觀趙雷德無法長大 從朵 瑪麗 到成都 趙雷真的火了 心酸


其實很簡單,因為趙雷的音樂可接受度比李志的高,趙雷的音樂更通俗一點,李志一直再嘗試做新的東西,音樂性越來越強,導致好多人接受不了,因為李志最近幾年積累的粉絲還是因為綜藝節目唱過的天空之城之類的歌吸的粉,這種粉更能接受像天空之城這類歌,爾趙雷的好多歌都是這種類型,而且很類似,所以趙雷的專輯比李志好賣也很正常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