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具市場調研報告及其蘊含的茶文化

第一節:茶具的發展狀況

(1)茶具的起源

茶作為日常生活中常陪伴我們的一種飲用材料,它有著深遠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茶具」一詞最早出現在漢代,它伴隨著茶的產生而產生並且不斷發展,從最開始的只是為了滿足人們喝茶的需求而出的粗糙茶具,一直演變到不同材質的茶具,甚至衍生出了不同茶具所帶來的茶文化。

(2)茶具的分類

茶具整體來說是一套比較多器具的飲茶工具,它分為:

煮水器具:風爐、鍑、茶爐、茶銚、湯瓶、瓢、炭撾、火夾、隨手泡

碾羅器具:茶碾、茶磨、茶羅

品飲器具:茶壺、茶盞

擺置器具:茶桌、茶椅、茶車、茶海

輔助器具:茶匙、茶筅、茶瓶、茶漏、茶夾、茶則、茶荷、茶針、巾、都籃等

整套茶具下來可以看出茶具具備著齊全的功能,能夠滿足茶客各方面的需求。多功能的茶具器具也為人們喝茶和品茶帶來了更高的雅興,感受到品茶的薰陶。

(3)茶具發展史:

茶具材質

出現年間

特點

陶土茶具(紫砂壺)

宋代

a、選型優美不易變型。 b、保持2%吸水率與2%氣孔率,透氣而不滲水。 c、耐冷熱急變且不炙手。 d、易洗滌,耐用。另外可存儲茶質,香味。

金屬茶具(鎏)

唐代

密封性好,防潮,避光

瓷器茶具

唐代 / 晉代 / 宋代

白瓷:北宋時景德鎮產瓷聞名天下;

青瓷:質地優美;

黑瓷:建安窯產最優

漆器茶具

清代

壺、杯、盤呈一色,色澤光亮,耐鹼

竹木茶具

隋唐以前

來源廣,環保,無害無污染,不易永久保存

玻璃茶具

唐代

後期茶具,現代比較流行。造型原始,透明

第二節:茶具的受眾情況

根據茶具的市場調研隨機對1000人進行了問卷調查,問卷內容以及調查結果如下:

1、對茶具的瞭解情況

A. 瞭解 B.一般 C.不瞭解

2、茶具購買地點

A.

各大超市 B.禮品市場 C.網上購買 D.茶葉茶具品牌專櫃

3、購買茶具會選擇的價格

A.300元以下 B.300-600元 C.600-900元 D.900元以上

4、購買過茶具的客戶年齡

A.25歲以下 B.25-45歲 C.45-65歲 D.65歲以上

5、購買茶具的原因

A.

自己使用 B.當做禮品 C.收藏 D.其他

6、購買茶具會選擇哪種材質

A.

瓷器材質 B.紫砂材質 C.木魚石茶具 D.漆器茶具 E.竹木茶具 F.其他

問卷調查結果和分析如下:

對茶具的瞭解情況分析

(圖1)來源:二手數據>百度文庫>關於茶具報告的圖標分析

從圖1中可以看出,只有不到一半的人瞭解茶具,大部分人目前對於茶具都處在一個相對比較陌生的認知上。

茶具購買地點分析

(圖2)來源:二手數據>百度文庫>關於茶具報告的圖標分析

目前人們在購買茶具的時候主要集中在幾個地方,其中在各大超市購買茶具的人數佔比22.5%,在禮品市場購買的佔比23.6%,在網上購買的佔比11.2%,在茶葉茶具品牌專櫃購買的佔比42.7%。從數據中可以看出,茶葉茶具品牌專櫃所佔的比較最高並且超過半數,這說明人們在購買茶具的時候偏向於信任茶葉茶具品牌專櫃,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品牌專櫃店滿足了消費者對於茶具這種提高生活品質與雅興需要高質量產品的需求。

茶具購買價格分析

(圖3)來源:二手數據>百度文庫>關於茶具報告的圖標分析

從價格分析數據中可以得出,人們對於茶具的價格方面還是比較關注。雖然看得出因為茶具本身所代表的文化蘊含導致了它的成本價格較高,但人們一般比較偏向於價格居中適宜的茶具,超過一般的人會選擇購買300-600元之間的茶具以及600-900元之間的茶具。只有17.6%的人會選擇購買300元以下的,19.9%的人選擇購買900元以上的高消費茶具。

購買茶具消費羣體年齡分析

(圖4)來源:二手數據>百度文庫>關於茶具報告的圖標分析

從上圖中的數據中可以看出,購買茶具的消費羣體主要集中在中老年年齡階層,購買茶具的消費羣體在45-65歲的佔最多人數,佔比45%,年齡在25-45歲的消費羣體佔比27%,65歲以上的消費羣體佔比15%,僅有13%低於25歲的人羣會購買茶具。

人們對購買茶具的原因分析

(圖5)來源:二手數據>百度文庫>關於茶具報告的圖標分析

從圖5中的數據顯示,人們購買茶具的主要原因集中在自己使用、送禮使用、收藏或者其它。從數據中可以得出目前人們購買茶具的最主要原因是因為需要送禮物給他人,有35%的佔比顯示消費羣體購買茶具的原因是把其當做禮品。30%的人購買茶具是供自己使用,15%的人是因為要買來收藏,以及20%的人是因為其他原因而購買茶具。

茶具材質分析

(圖6)來源:二手數據>百度文庫>關於茶具報告的圖標分析

從圖6中可以得出,在六種常見的不同材質的茶具中,紫砂茶具和瓷器茶具是最受消費者所喜愛的。有42%的佔比在購買茶具的時候會選擇紫砂茶具,20.7%的人會選擇瓷器茶具,17%的人會選擇玻璃茶具,7%的人會選擇漆器茶具,5.5%的人會竹木茶具,僅有5%的人會選擇金屬茶具。

從圖4,5,6可以總結出,茶具的最大市場還是集中在中老年年齡階層的消費羣體身上,並且這個年齡階段的人們身上會持有自由使用的資金,這也從另一方面佐證了茶具的消費羣體最大佔比的是為自己使用購買和送禮使用。這也充分說明瞭絕大多數的消費者都傾向於購買工藝繁雜,能確保茶香的紫砂茶具。

第三節:茶具所蘊含的茶文化分析

我國的茶文化可以說歷史久遠,它經過了一個從藥用到食用再到茗飲的漫長過程。茗茶的方式也隨著歷史的遷移不斷轉變,從最開始的「混煮法」到「煎茶法」和「點茶發」,明初以後至今,主流逐漸變成了「泡茶法」。不同的茗茶方式也代表了不同的茶具的產生,而不同的茶具直接反映出了當時的社會背景,農業技術,歷代文化審美取向以及當時的經濟狀況和社會環境等等因素。

唐末宋初時期,茶文化興起了重銅瓷茶具之風。其原因主要是銅的價格相對金來說更為便宜,而且具有很好的煮水性能;而陶瓷茶具既能盛茶葉又能保持茶香。兩者相集合顯得相得益彰,體現了宋代實用性的風格,以及勤儉樸素的生活態度。到了明清時期,主要是以紫砂茶具為主,紫砂茶具免去了繁雜的茶飲過程,一壺在手即可自泡自飲,體驗簡單、高雅興、溫和的情操,在當時很受文人的推崇。

第四節:茶具的未來趨勢

據不完全統計,茶具作為一種陶冶情操的茗茶工具,深受我國中老年人的喜愛,覺得這是一種體現身份的表現。據數據統計,從2008年至今,茶具銷量一直處於餐具行業的領先地位,並且帶動了餐具的發展。

從第三節的圖6中可以看出,瓷器茶具和紫砂茶具一直是茶具中最受歡迎的佼佼者。這也說明未來的茶具供應商在紫砂茶具和瓷器茶具會更有市場。

目前隨著農業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在茶葉的種植技術上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這確保了好茶的質量,從而增加茶具的市場需求。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在生活質量方面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而茗茶這種高雅的行為更會被放在首位,這也增加了茶具的銷量。

綜述,目前紫砂茶具和瓷器茶具還是有著比較明朗的市場機會,人們可以結合現在興盛的電商形式,加以創新的包裝使其上到更高檔次,同時結合質量高的茶葉和茶座作為捆綁選擇性的銷售手段,在確保質量的同時加以創新,才能在茶具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