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也要放在歷史中看。

1、其他柱國將軍並沒有都服從宇文護

之前介紹關隴集團時有提到過,宇文泰是在賀拔岳死後被武川鎮豪帥推舉為首領,但是宇文泰並沒有賀拔岳般的威望收復這幫豪帥,所以宇文泰與武川鎮豪帥建立了一套八柱國制度。

所以宇文家與其他關隴貴族家族實力差不多,宇文泰在時尚有威望,宇文泰死後,宇文護輔政,其他柱國將軍原本就與宇文護平起平坐,此時自然不滿聲望、軍功都不如原本平起平坐的宇文護成為自己的領導。

即便是電視劇演義,也不能脫離這個背景。

2、名不正言不順,又軍功不足,威望不服眾

無論宇文護如何權傾朝野,但是他並不是繼承人,宇文泰留下的遺囑讓他輔佐宇文覺,他先後廢立宇文覺,宇文毓,但是宇文毓留下遺囑讓弟弟繼位。

所以宇文護在沒有足夠服眾的實力與威望下,無法篡位。不過根據電視劇中的情況,似乎是為了自己的愛人而放棄。


近期以南北朝這段歷史為背景的兩部電視劇都很火爆,一部是《鳳囚凰》,另一部則是《獨孤天下》。因為這兩部劇的大火,大家對於南北朝時期的歷史人物關注起來,比如說本文的主角宇文護。

宇文護,西魏和北周實際開創者宇文泰的侄子,因為這個身份,因為這個身份,阻礙了宇文護的稱帝之舉。

宇文護很有能力,十九歲時來投奔伯父宇文泰,從此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在宇文泰的幫助,職位也是一路高歌猛進。宇文泰臨死前,他的宇文覺,宇文毓,以及宇文邕都還年幼,因此把權力交給宇文護,要他守護宇文家。

宇文護也沒有讓自己的伯父失望,成功逼迫西魏恭帝退位,把宇文泰的兒子宇文覺扶上皇帝的寶座,是為北周孝閔帝。

宇文護很有野心,但是因為他只是宇文泰的侄子,他無法登上那個寶座,只有一種可能,宇文泰的兒子全部死光了他才有機會。所以他先毒死了宇文覺,然後扶持另一個傀儡宇文毓上位,然後,也沒幾年把宇文毓也殺了。正當宇文護正在謀劃稱帝時,同樣能力超強的宇文邕設計殺死了宇文護。

當然,如果按照《獨孤天下》的套路,宇文護沒有稱帝因為獨孤般若吧。


不請自來!



無外乎兩點,第一因為歷史他就沒有當皇帝,編劇如果亂寫審核是不會過的;


第二都說《獨孤天下》是古代版的《夏家三千金》,那就是講究虐心啊,當然把宇文護說的高大上,讓觀眾覺得可惜,騙取無知少年的淚啊!



分析完畢,如果覺得有理點贊轉發在走吧!

(圖片來源網路)


《獨孤天下》中獨孤般若曾經言及是因為他的生母身份低微,為人不齒,宇文護因此也被世家貴族輕視,縱然他手掌國政大權,權傾朝野,眾人依舊不願一個出身卑微之人登頂帝位統帥他們。

在他古代社會,自來是講究規矩,嫡庶分明,長幼有序,宇文護只是宇文泰之侄,且因庶出的身份背後無母族支持,縱然宇文泰與眾臣皆知曉他謀智過人,有膽有識亦無人出面擁護。

可憐的太師大人。


因為歷史上的宇文護算是忠臣,不是《獨孤天下》裡面這樣的,他之所以殺三帝,完全是為了自保,對方想殺他,所以他才會有這樣的舉動。再說皇帝都是他的傀儡,他本身就是行使皇帝的權力了,沒有必要稱帝了,他稱帝後名不正言不順,會被討伐的,現在這樣也挺好。

《獨孤天下》作為影視劇,即使改編也不敢改變歷史,所以宇文護不能在劇情裡面違背歷史稱帝,歷史上的宇文護在天和七年(572年)三月十八日,宇文護從同州回到長安,在含仁殿被宇文邕殺死,其子嗣、黨羽也被逮捕誅殺。你說或編劇敢違背歷史讓他稱帝嗎?


宇文護作為北周權臣,還是個有權有謀的太師,無論是從謀略還是從實力上來看,對於皇位都是有著較強的競爭力,但是他卻沒能稱帝。並非是他不想,而是他不能。

宇文護雖手握大權,還曾三年間廢殺三帝,可見其野心和心狠手辣。但是他也是個性情中人,對於愛人也是一往情深,他與獨孤般若的這段相愛相殺的虐戀最是最好的佐證。大家可以從智能電視上的當貝影視快搜直接搜索觀看。

他不能稱帝,最為主要的原因還是自己的身份和出身。他只是北周文帝宇文泰的侄子,這一點上就直接限制了他的身份,即使是有非分之想,做出了非分之事,但是卻不能得到大家的支持。

他早年也是屢建戰功,歷任都督、征虜將軍、驃騎大將軍等職。更是在宇文泰臨終時,將權力移交給了宇文護,他就開始掌管國政,更是以一己之力建立了北周,開創了盛世。可以說他完全具備了稱帝的可能。

但是,就是因為他的出身,即使是謀反成功也是不能得到大家的支持,與其做一個不被大家支持空有高位的皇帝,還不如做一個瀟洒的權力者。一來滿足了自己對於權力的渴望,二來也不至於擔驚受怕,備不齊哪天就被人給反了。

他的存在雖說殺了三帝,但是對於北周的穩固和發展卻是起到了穩定作用,只是後期太過於張揚,被宇文邕所殺。也是因為歷史上沒有稱帝,所以在劇情中,自然也是不能稱帝。還有一點荼蘼君覺得,應該還是與其心愛的女子獨孤般若有關。為了她的夢想,他也寧願守護著她的夢,而不是讓她的夢想破碎。

大家怎麼看呢?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