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論較「俗」的城建「混凝土」,東京130-200米以是這個區間的樓宇比阿拉疙瘩要強大。260-300米以上阿拉疙瘩強大於東京,但阿拉疙瘩短板是只有陸家支、姥外灘、十里洋場的視角,相對說較為單調和單薄。這兩項差之紐約較遠,更差之香港。紐約、上海圖片網路上很多了,這裡就省略了。另外,東京的低矮房屋絕非等同於阿拉疙瘩的棚棚戶戶或姥公房,均設施齊備的低矮別墅,東京的海港絕非象臨港向東南的洋山港,它是港城融合,洋山只有吊車還是吊車。

Google Earth 東京都市圈主城核心區,拍攝高度311米

Google Earth 東京都市圈海港區與主城區連接,拍攝高度216米

Google Earth 東京都市圈稍靠東北180M以下,有點五角場的味道,拍攝高度203米

Google Earth 東京都市圈稍靠東北180M以下,有點五角場的味道,拍攝高度202米

Google Earth 東京都市圈海港區域210米上下樓宇,拍攝高度228米

Google Earth 東京都市圈海港區域150米在建和180米上下樓宇,拍攝高度208米

Google Earth 東京都市圈海港區域180-200米上下樓宇,拍攝高度207米

Google Earth 東京都市圈海港區域180-200米上下樓宇,拍攝高度208米

Google Earth 東京都市圈海港區域180-200米上下樓宇,拍攝高度205米

Google Earth 東京都市圈海港區域180米上下樓宇,拍攝高度206米

Google Earth 東京都市圈海港區域180-190米上下樓宇,拍攝高度203米

Google Earth 東京都市圈海港區域180-220米上下樓宇,拍攝高度204米

Google Earth 東京都市圈從東北跨過兩條水路,接近城市中心了,呈現的天際線,有180M以下,拍攝高度200米

Google Earth 東京都市圈從東北跨過兩條水路,接近城市中心了,呈現的天際線,有180M以下,拍攝高度202米

Google Earth 東京都市圈城區西南160-200米上下樓宇,拍攝高度205米

Google Earth 東京都市圈城區西南110-210米上下樓宇,拍攝高度237米

Google Earth 東京都市圈城區西南150-200米上下樓宇,拍攝高度251米

Google Earth 東京都市圈城區最西180-200米上下樓宇,拍攝高度233米

Google Earth 東京都市圈城區西北大量150-600米上下塔樓,拍攝高度218米

Google Earth 東京都市圈城區中西北部大量100-200米上下樓宇,拍攝高度259米

Google Earth 東京都市圈城區西北大量110-200米上下樓宇,拍攝高度215米

Google Earth 東京都市圈城區西南110-200米上下樓宇,拍攝高度226米

Google Earth 東京都市圈城區西北大量110-180米上下樓宇,拍攝高度216米

Google Earth 東京都市圈城區西北大量110-210米上下樓宇,拍攝高度239米

Google Earth 東京都市圈城區200米-220米上下樓宇,拍攝高度211米

Google Earth 東京都市圈城區180米-250米上下樓宇,拍攝高度262米

Google Earth 東京都市圈城區160米-180米上下樓宇,拍攝高度199米

Google Earth 東京都市圈城區130米-180米上下樓宇,拍攝高度202米

Google Earth 東京都市圈城區150米-200米上下樓宇,拍攝高度223米

Google Earth 東京都市圈城區150-230米上下樓宇,拍攝高度267米

Google Earth 東京都市圈城區150-200米上下樓宇,拍攝高度214米

Google Earth 東京都市圈城區150-200米上下樓宇,拍攝高度213米

Google Earth 東京都市圈城區130-180米上下樓宇,拍攝高度202米

Google Earth 東京都市圈城區150-190米上下樓宇,拍攝高度206米

Google Earth 東京都市圈城區130-180米上下樓宇,拍攝高度202米

Google Earth 東京都市圈城區130-180米上下樓宇,拍攝高度200米


作為世界上重要的國際化大都市之一,東京和紐約是世界重要的城市發展榜樣。

東京是日本的首都,也是亞洲最大的城市,東京是日本重要的政治、經濟、教育、科技、交通、金融和文化中心,作為日本最大的城市,東京在全世界也是名列前茅,比如城市化水平、、科技實力、創新能力和治安管理等指標優勢明顯。

東京的人口和經濟總量也在世界上佔有重要地位,東京的汽車製造、動漫產業、造船業、精密機械和硬體設施等發達。東京的人均壽命是世界上最高之一。

紐約是世界著名的國際化大都市,也是美國最大的城市,人口約1000萬。作為美國重要經濟、金融、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具有全球影響力。紐約也是美國優良的港口城市,經濟總量和科技實力居世界城市前列。

作為世界上著名的大灣區城市,紐約灣城市群和東京灣城市群是國際化大都市的重要動力。

紐約和東京的區別:

1紐約人口比東京少,但人均收入比東京高。

2東京擁有龐大的經濟增長潛力,紐約金融和服務業發展水平高。

綜合分析,各有千秋,至於誰更繁榮,我覺得東京更勝一籌,紐約委屈第二。


這才是美國出品,作者:王燚。

紐約、東京,一個位於美國東海岸,一個位於太平洋西邊,兩座城市遙遙相望,卻同為世界級國際化大都市,影響著全球的金融、媒體、政治、娛樂和時尚界。2013年,紐約的GDP超越東京,位居世界第一。

首先看看Quora上的網友們對於哪個城市更大這個問題的感觸:

Daniel Calto 住在芝加哥

東京地鐵上的人口遠遠超過世界上任何城市。有三千五百萬的人口生活在關東平原上,相當於整個加州的人口。整座城市沒有一個固定的中心,整體非常龐大,中間還穿插著密集的交通網路。這個城市對我來說很迷人,也有點害怕,像是《銀翼殺手》里到處高樓林立的魔幻場景(除了到處都是禮貌親切的日本人,而不是電影里洛杉磯的烏合之眾)。這座城市似乎永遠沒有邊緣,像是宇宙彎曲的邊緣。

作為一個在紐約待了很久的人,我可以告訴你,紐約的人口已經快兩千萬,是迄今為止北美乃至世界規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國際化大都市。世界上也許沒有其他的城市有紐約這樣的活力與多樣性(除了倫敦,因為它已有千年城市的發展歷史),這是東京、首爾和上海比不了的。

在我看來,最大的不同是東京沒有中心,而紐約的中心就是曼哈頓。這並不是說紐約人沒有布魯克林或法拉盛這樣有趣的街區,而是在某種程度上,我們總是在定義「中心」——就像是有磁力的推動力。而東京,你可以說「皇居(Imperial Palace)」是東京的中心,但我覺得這座城市和洛杉磯很像,從一個結點延伸出一個巨大的網路,被很多很多的交通工具和商業圈連結。

我喜歡東京的一件事是,東京雖然很大,但是到處都有彎曲的車道、態度友善的小飯店,很多個小小的世界。日本真的是美學天才,雖然它龐大,有時候有距離感,卻讓眾多人口妥當地生活在這裡。

Tariq Albazzaz

東京這個城市非常大,有很多中高層的建築,一直往前走延伸,看不到盡頭。而紐約的高層建築好像更多集中在曼哈頓中城。很多人覺得紐約的特色之一在於到處都是摩天大樓,但其實處處都很嘈雜。相比較東京的新宿和東京,曼哈頓人讓人覺得更亂,而且有點壓抑(有時候被理解為「大」「繁華」),這也許是受日本文化的影響,大家更為禮貌和矜持,大街上的一切也更井井有條。

紐約是一個集中在曼哈頓的人口密集、全球化程度高的大都市。而東京是一個巨大的、擴散開的都市,沒有一個具體的中心——而是有幾個因商業、娛樂等不同功能聚集起來的區域。

基於我個人的經歷,也許是我對紐約更熟悉,或者我沒有完全轉完東京,我覺得東京好像更大。


都沒去過!但感覺是紐約!


紐約市(City of New York,簡稱NYC),位於美國紐約州南部大西洋沿岸,土地面積789平方千米,總面積1214平方千米(包括海域),人口8,550,405人(2015年),也是世界經濟中心之一,被譽為世界之都。

東京(日文:東京,假名:とうきょう,英文:Tokyo),日本首都,位於日本本州島關東平原南端,總面積2155平方千米,人口約1350萬(2015年),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日本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等眾多領域的樞紐中心,亦為世界經濟發展度與富裕程度最高的都市之一,全球最大的經濟中心之一。

1:面積和人口

東京>紐約

2:經濟實力(2016年統計數字)

東京:9472.7億美元,人均GDP7.1萬美元。紐約:9006.8億美元。人均GDP9萬多美元。

GDP東京>紐約;人均GDP紐約>東京

3:金融實力:紐約>東京

紐約是世界金融風向標華爾街所在地,世界最大的資本市場,控制著全球40%的財政資金,擁有僅次於納斯達克的世界第二大證券交易所紐交所,世界最大的外匯市場和黃金交易市場之一,以及不計其數的銀行、保險公司和其它金融機構,許多金融工具及衍生品在這裡被創造。東京也是國際著名金融中心之一,但其開放程度、金融服務水平、金融創新力等各層面尚不及香港,更別說和紐約相比。

4:商業繁榮程度:紐約>東京

紐約世貿中心東京世貿中心大廈

紐約第五大道東京銀座

5:國際影響力:紐約>東京

紐約聯合國總部紐約美聯儲總部日本國會議事大樓日本央行

6:交通繁榮程度:紐約>東京

紐約肯尼迪國際機場東京成天國際機場紐約中央火車站東京火車站

7:港口繁榮程度:紐約港>東京港

紐約港東京港

8:城建水平:紐約=東京

紐約曼哈頓東京新宿紐約中央公園東京上野公園紐約郊區東京郊區

9:文化繁榮程度:紐約>東京

歌劇魅影—紐約百老匯死宅天堂—東京秋葉原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紐約康奈爾大學東京大學東京早稻田大學

10:傳媒繁榮程度:紐約>東京

紐約時報美國廣播公司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讀賣新聞日本放送協會NHK東京廣播公司TBS

11:體育繁榮程度:紐約>東京

紐約:

MLB:紐約揚基(美國聯盟),紐約大都會(國家聯盟)。

NBA:尼克斯,網。

NFL:紐約噴氣機(美國橄欖球聯合會,AFC)紐約巨人(國家橄欖球聯合會NFC)。

NHL:紐約島民隊,紐約遊騎兵隊。

東京:

NPB(日本職棒聯盟)讀賣巨人隊

JPFL(日本職業足球聯賽)東京FC 東京綠茵


大喬我覺得是東京吧。

有些人煩透了東京這個城市。

總是喧鬧、擠滿了人、燈火輝煌的下面是一顆顆孤獨流落的心。國際大都市大抵是這樣的,而東京也不例外。可這裡的人們,卻總是頑固地遵守著什麼,即使因為那些規則,精神和肉體都被拖累到極致,也不肯敞開心扉生活——與其敞開,他們寧願從列車站台縱身躍下。

東京的早晨,往往是從尚未清醒的夢境開始的。被各種各樣的事情擠壓到極致的睡眠還未熱透就被鬧鐘硬生生拽走,在一套機械的洗漱之後,回過神來已經是匆匆奔向公司的路上了。電車——是的,最不願面對的電車站台上在這個時間總是排滿了人,無不帶著倦意。一輛車駛來,眾人便像蘿蔔一樣的一個一個被擠進本來就已經不充裕的空間。列車員在外面向里推,累的滿頭大汗,經過近五分鐘的戰鬥,終於讓每個人都擠上了車。而對於車上的人們而言,戰鬥才剛剛開始。

在這樣的空間中搖晃了30分鐘到40分鐘,已經是耗費了一大半的HP,總算是到站了。麻木的下車,跟隨人流乘坐電梯,循著每天踏過的路向公司移動。今天運氣還不錯,列車沒有因為擁擠而晚點,更沒有碰上跳車事故——有些人連死都不安生,特意挑周一大家上班的時候,跳最關鍵的路線,搞得幾十萬人上班被耽擱,不知道是不是報復社會的一種行徑。

來到公司,和各種人打過招呼,一天的工作就即將開始。這又會是務必漫長的一天,字面意思。工作時間12小時什麼的簡直是家常便飯,倒不如說提早走掉就會遭到別人的白眼。這漫長的一天里有一大半都將是各種各樣無用的,讓人昏昏欲睡的會議,無數接踵而至的郵件,以及日本人有話不好好直接說非要繞個九曲十八彎的各種表達。

困了?不能公然趴桌子睡。這在日本人看來是非常有損公司形象的行為。也完美的解釋了為什麼到了容易困的點兒,公司里的廁所總是沒地方——大家都在裡面補覺呢。

餓了?周圍的人工作那麼熱心,下午四五點鐘吃午飯甚至不吃午飯的人比比皆是。日本人越是工作狂,就越受人尊敬,值得驕傲。恨不得三頭六臂,一天24小時工作才安心。

在一天的工作之後,早已是腰酸背痛。可如果這時前輩或者上司叫喝酒,又不方便不去。不去便是「讀不懂空氣」,不隨大流,在日本就是最大的罪惡!可是去了也絲毫沒什麼可開心的,要時刻留心上司杯子里的酒是否空了,要絞盡腦汁想接前輩的什麼話,在無比喧鬧的居酒屋裡豎著耳朵聽那些混雜在大嚷大喊中的聲音,甚至還不如工作讓人心情愉悅呢。要是上司心情好,讓新人來個「一發藝」,那就盡情的出洋相或者貶低自己吧,不這麼做在日本的大公司里是很難上位的。如果是妹子,就要忍受日本人飲酒會必定會有的各種黃段子,笑也不是不笑也不是,就尷尬著吧。

若是星期五或者星期六,在夜晚走出居酒屋之後,就會看到滿大街都是喝醉的公司職員,連電車裡都是一股酒氣。車站裡經常看到喝趴下的人,偶爾還會有喝醉的人罵罵咧咧或者自言自語,也許大部分職員都選擇用這種方式發泄壓力,而不管第二天迎來的宿醉和空虛的天明。

在東京一個人生活,要面對巨大的孤獨——這也是一個大城市會經常出現的病。生活中每個細節都過於發達,過於流水化,以至於不和任何人交流就可以完成生活中的一切行為。不需要和人砍價,不需要詢問,只要默默地,按照那個流程,去做。戴著耳機,和全世界隔絕,心也一樣。大家都太忙碌了,沒人有時間停下來聆聽他人的孤獨,即使他們願意——或者他們自己也希望,卻真的沒時間。這個巨大的機器里,他們就這樣不知為何地遵守著那些規則,彷彿踏出一步就要世界毀滅似的,小心翼翼地維持著運轉,即使偶爾有人堅持不住死了,或者出現一些問題,這個龐大的機器也有及其健全的制度把這些迅速處理完畢,不留一絲痕迹。

----------------------------------------------------------------------------------

蘇菲打從心裡愛著東京這個城市。

這個城市忙碌又充滿著趣味。在這裡生活,手和腳就彷彿永遠不會停下似的。總是有新鮮的事,新認識的朋友,好玩的體驗層出不窮。如果說一年有四個季節交替的城市會比常年恆溫的城市更豐富多彩,東京就彷彿有一百個季節那樣,不,甚至東京的每一個地方都彷彿有一百個季節。

?

人們說,要有光——記一次難忘的花火大會 - 東京光芒 - 知乎專欄

無論春夏秋冬還是各種節日,傳統的亦或是西方的,在這裡總會有祭典和可以去看的東西。生活在這裡的中國人,大多也都興高采烈的相約去賞櫻花,看花火,觀紅葉,過聖誕。倒不是有意融入日本文化,而純粹是因為這些活動真的給生活帶來無窮的樂趣。

除卻這些特別的祭典,無論你有什麼樣的愛好,似乎都可以在這裡得到滿足。東京有各種各樣的街頭表演和地下樂隊,幾乎每天都看得到背著樂器去表演的人。若你熱愛美術,一年中不間斷的世界名畫展覽可以讓你看完梵高看莫奈,再看畢加索。你愛讀書,代官山有無數設計別緻的咖啡館和一家世界著名的書屋。你愛二次元,不用說秋葉原完全帶給你和現實不同的世界。你愛吃,那完全正宗的日本菜中國菜韓國菜義大利菜法國菜印度菜應有盡有,什麼?你說你只喜歡吃蛋糕?來東京的時候,多帶點錢。

???

東京就是這樣一個城市:它的所有東西都已經發展的如此成熟,有任何的需求和商機都不會被放過。也因此你在這裡可以過全世界最便利的生活(沒錯,我可以肯定東京就是全世界第一生活便利的城市)。凌晨兩點餓了渴了?只要住在東京市區,出門走不到100米肯定有好幾家便利店,便當飲料酒水水果蔬菜任你選。工作太忙沒法收快遞?找個房子門口帶自己專用的快遞保險柜就好,快遞員放進去,回家輸密碼就開了。查收什麼的不用,發貨人都恨不得包個一百層生怕貨品弄壞。平時可以一卡通天下 西瓜卡萬歲!! - 東京光芒 - 知乎專欄 。設計漂亮可愛的東西,就怕你看不到,到處都在勾搭著你的購物神經,就是吃吃吃,買買買,玩玩玩。

享受當下的人,在東京會過的很幸福。當然了,由於目前還不錯的福利政策,放眼將來的人過得也不會差。跟屁股後面要塞給你10000日元的政府好煩——談談日本的福利政策 - 東京光芒 -

在東京的晴天醒來,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天藍的像是要滴下藍顏料來。下樓扔垃圾的時候總能看到公寓管理員,問個早安,他會跟蘇菲說路上小心。路過便利店買個熱騰騰的飯糰,坐在車站的凳子上便看商店的新廣告邊吃,不用說,旁邊的自動販賣機里肯定有熱熱的咖啡。坐一會兒電車來到東京站,經過每天都讓人挪不動步的甜品店們就到了公司。打過招呼以後蘇菲就會開始一天的工作。

雖然公司是十點到就可以,但是蘇菲自從看過一篇文章後,每天都習慣在十點半之前完成三樣比較輕的工作或者雜務。她在一家社風比較自由開放的公司,除去固定的會議,每天的時間都是自由的。每天12點她必定會和同期一起吃午飯,在東京站地下一家一家挑過來。吃一頓飯大概700-900日元左右。回到公司以後,如果工作不多的話可以跑去休息室小睡一會再回座位。蘇菲還是代碼新手,不懂的事情超級多,不過她運氣很好,無論是上司還是前輩還是一個組的人都人很好,會耐心的教,公司還很重視他們的成長,會設定專門的培訓計劃,有時候她甚至有點煩惱培訓課程太多,都沒時間幹活了。

工作不忙的時候,大概七點就可以回家了。比較忙的時候到八點或者十點就不一定了。工作日的晚上,結束工作後蘇菲都是直接回家休息,每周兩三次跑步五公里之後休息。晚上跑步的人很多,尤其是經常見到健康的老年人,一身沒有任何贅肉。

每周最開心的時間當然就是花金啦!日本人把星期五叫做金曜日,又稱為花の金曜日。這時候白天就要記得約小夥伴出來花金活動一下,吃飯唱k往往是固定的節目。東京的各種團體和個人都很熱衷於組織各種各樣的活動,總是要推掉一些才不至於周末太累。周末也往往是變美的好機會,和閨蜜們淘新的化妝品,做個指甲或者燙個頭髮,做個按摩什麼的,對自己好這方面捨得投資,就是東京女子們漂漂亮亮的秘訣!買買買!

東京的每一個站都有不同的性格。表參道滿是漂亮的女孩子和品味頗高的店鋪,銀座是有錢老太太和聚集地,池袋充滿了亞文化的混雜,新宿最有氣質又端莊。不過蘇菲最喜歡澀谷。澀谷是年輕人的聚集地,總是人聲鼎沸,甚至會有許多打扮過於前衛奇怪的人。也因此,那裡有一種難以表達的活力和浪漫。最有代表的也許就是澀谷的大交叉點,世界上最繁忙的路口了。

東京 澀谷 涉谷 渋谷 スクランブル交差點 十字路口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gzNDU3ODI0.html?from=y1.2-1-176.3.5-2.1-1-1-4

也許很多人覺得這只是人多而已。

可很久以前有一天,蘇菲一個人走過這個路口的時候,深切的感到與自己擦肩而過的人們,臉上都寫著不同的故事,他們每一個人都有一個目的,他們每一個人心中都有挂念著的人,他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快樂,和自己的困惑和苦痛。

每當走過這個路口的時候,不知道為什麼,便能清楚地感受到這些,那一瞬間,就覺得所有孤單都能被治癒。

東京也許給你孤獨,但只要不忘記每個人都在這裡為了自己的幸福而奮鬥這件事情,就能忘記這種孤獨。

寫了好多,大多都是自說自話,寫兩段的理由也許大家明白了:不同的人,在這裡有著截然不同的生活狀態。可我們看到什麼,感受到什麼,是因我們的內心而異的。而你,一定也會擁有與他人不同的東京體驗。—— 可以有多樣的體驗,這就是東京的另外一個特點。

看完了記得點點關注贊贊吖謝謝你哦

紐約沒去過,東京蹲過一段時間,感覺文化很發達,城建很老,國民素質高,城市衛生非常不錯,道路很窄,城市布局有點亂,感覺不如紐約,高樓應該也不如紐約,房子都是瘦高型,生活方便,前提是懂日語。日本很多山寨建築,比如東京塔就是山寨埃菲爾鐵塔,國會大廈也是山寨白宮,台場那裡直接放了個1/4等比例的自由女神像,這些讓人感覺東京不如歐美了。

電車路線極其複雜,而且不是編號的那種,必須記住每條線的名字,幾乎都是路面輕軌,車都很老了,感覺線路重複建設比較嚴重,畢竟是不同公司建的。人口老齡化嚴重,這點應該也不如紐約,年輕人明顯比上海比例低很多。晚上九點後除了料理店和夜店都會關門,這點非常不習慣。東京銀座很繁華,秩序不錯,世界三大步行街,不過感覺買東西的基本上是我大天朝的。


這個沒有可比性,東京是國際性政治經濟文化等綜合大都市,而紐約只是經濟大都市,沒有政治職能。而這個根據每個國家的政治制度不同而有所區別,在美國更加傾向於建立紐約華盛頓體制,而日本則是建立大京畿首都圈戰略,這樣的體制在國際上很多,像俄國莫斯科也是大首都戰略,歐洲很多國家也是大首都圈戰略,像英國也是發展首都大城市群戰略。像中國大陸更像日歐俄一樣發展京畿(京津冀)大城市群戰略,這也是中國目前的國家級戰略。首都京畿區必須要在國家地位中佔主導地位和絕對優勢地位。這個首都城市群之間也是相互協作,相互補充的。這樣的城市群協作模式是國際上普遍採取的模式,像美國的矽谷也是一個大城市群而不是一個孤立的城市。像國外各國的輿論不會引導某個城市具有什麼不可代替性,有多麼優越。而是強調國家中城市群之間的協作,這樣一個良性互動的價值觀體系也能建立起來。日本首都大城市群和美國城市群之間的協作方式確實值得中國借鑒和學習!


我個人認為東京更繁華,所謂的繁華不是指東京的奢侈品市場氣息比紐約更濃厚,在我看來東京不僅富有豐富的文化底蘊,還擁有著濃厚的復古鄉情、人文文化以及飲食文化,尤其是東京的人們對於禮節的遵守的文化習慣一直保存至今,無論走到哪裡都可以感受到乾淨美麗的城市氣息。


這兩個城市中,都是世界性的大都市,都是全世界著名的經濟政治和文化中心。論知名度應該是紐約更具繁華,東京其次。聯合國總部,美聯儲總部,世貿中心大廈等等都在紐約,還有全世界最大的米高梅大酒店。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