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是“世界自閉症日”,這是一個設立纔剛過10年的日子,它設立的初衷就是希望人們可以更多地關注自閉症者。然而,時至今日普通人對自閉症的瞭解依舊十分有限。

  時髦一點的人可能還依稀記得去年刷爆朋友圈的“一元購畫”活動——只需支付1元即可購買自閉症孩子的畫作作爲手機壁紙。然而,即便是買了畫多的人,也可能只知道一丁半點的自閉症知識。自閉症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下面,小圈就對自閉症做一個詳細介紹。

  自閉症者真的容易出現特殊天賦嗎?

  傳播學中有一個專業名詞,叫刻板成見,就是指人們對特定的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簡單化的觀念和印象。“自閉症患者在某方面往往有着讓人驚訝的天賦”這就是不少人對於自閉症患者的刻板成見。

  自閉症患者中是有天賦的,但也只是很少的一部分,約佔到自閉症羣體的10%左右,他們可能擁有包括完美的音樂感、過目不忘的能力、出色的繪畫能力等被稱爲“人肉相機”的自閉症患者斯蒂芬威爾夏,他用20分鐘坐直升機從上空俯瞰紐約市,回來後就可以繪出這個紐約市的全景圖。

  但是,如果把某種出色的能力與他們身爲自閉症患者常感受到的困擾、痛苦、障礙相比,相信他們更願意做一個普通人。而且就算身懷某種天賦,能不能被發現,怎樣去挖掘都是極大的挑戰。更何況,還存在大部分並沒有天賦的自閉症患者呢!

  尚不存在的自閉症精確判定點

  患有自閉症的人一般從兒童期就可以做出診斷,但是並不存在可以精確判斷爲自閉症的點。自閉症是可以呈現出多種方式的,從輕度、中度、到重度,這跨度的差異是非常大的。一般來說,自閉症最顯著的特徵有兩個。

  第一個是社會交往障礙,他們與別人有着交流和互動上的困難。理解別人的話語對他們來說很費勁,甚至是一種壓力,例如看不懂動畫片、捉不住笑話的笑點。這是無法糾正的障礙,BBC紀錄片《地平線:走近自閉症》就提到了一位已經成爲公共演說專家的自閉症患者薩拉·亨德里克斯,她可以毫無阻礙地演講,卻在與陌生人交流中變得無所適從,感到壓力,甚至說出一些有失分寸的話。

  第二個是興趣狹窄,不斷地重複同樣的行爲他們往往只專注於一樣東西,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會不斷地重複同樣的動作。他們會有很異常的行爲,例如對周邊的玩具不感興趣,反正會花大量的時間把地上的孩子擺得整整齊齊,或者把桌面上的盒子放得整整齊齊。

  目前,想要準確判定自閉症患者的話,只能通過對孩子行爲進行細化的評分,達到一定分值即爲自閉症患者。但是這種評分不一定準確,尤其是輕度自閉症患者。在我國,也存在着一些徘徊在自閉症與正常人之間的“類自閉症”——他們只擁有自閉症的部分特徵,或者自閉症的傾向,但又不具有全部特徵,醫學無法診斷爲自閉症。最尷尬的是,他們要比自閉症的孩子要好,卻又跟不上正常的孩子。

  警惕成長環境造成的“假自閉”

  目前來說,自閉症的發病原因不明,但是可以肯定自閉症是一種先天精神疾病,症狀一般在3歲以前就會表現出來,這與後天的成長環境沒有任何關聯。

  而現實中有的孩子因爲家庭管教、家庭變故、遭受不明暴力等導致膽小內向、性格孤僻,這其實並不是自閉症。舉個例子,有的家長對孩子教育不當,管制比較粗暴,就很容易把孩子控制得膽小而內向,不敢與外人交流,造成了一種自閉症的假象。

  這種“假自閉症”對孩子的影響不見得比真自閉症少,而且也需要家長正視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到底出現了什麼問題。

  很少提“治癒”兩個字的疾病

  人們從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就已經意識到自閉症的存在,最初被診斷爲自閉症的孩子們,他們的跨度很大,從輕度到重度都有。在那個時候,人們也認爲只要教會他們說話,自閉症就會自然而然地消失了。後來,大家才意識到,這是一種終身的腦部異常疾病,並且將近一半的自閉症患者存在明顯的學習障礙。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兒童發育行爲中心鄒小兵主任以往在接受家庭醫生在線採訪的時候就談到,自閉症在各類兒童神經發育障礙疾病之中,算是比較嚴重的一種類型。隨着我們對自閉症的認識水平的不斷提高,中度,尤其是輕度自閉症的孩子,如果得到一個早期的診斷,再施予正確的教育和訓練,這些孩子是可以改善的。如果有一些孩子改善很大,甚至已經達不到診斷的標準了,可以像正常孩子健康生長髮育的話,我們也可以認爲這叫做治癒。“但嚴格來講,我們很少會提治癒這個字眼。”

  上文之所以也提到了“類自閉症”和“假自閉症”正是因爲它們是很有可能治好的,希望家長可以早發現早治療。

  自閉症患者所看所想是和正常人有着區別的,這種區別或大或小,有點類似“我和你不在一個頻道上。”例如,自閉症患者看東西會更注重局部細節,而根本不會關注整體。又例如,常人覺得很好笑的東西,他們連哪裏好笑都不知道因此,如果有幸遇到自閉症患者,在與他們交流溝通時,請多一分包容,多一分諒解,甚至多去鼓勵他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