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肅的《榻上論》沒《隆中對》有名的原因一是《榻上論》的格局太小,二是《榻上論》觀點不夠新穎,三是諸葛亮比魯肅出名太多,後世知名度也就不如了。

《榻上論》是在孫策死後不久,魯肅被周瑜引薦給孫權時為孫權所做的一個戰略規劃,大意是漢室衰微,曹操又勢力強大,所以應該先擊敗黃祖奪取江夏,在進軍荊州,依託長江割據江東,稱帝以圖天下:

肅竊料之,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為將軍計,惟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規模如此,亦自無嫌。何者?北方誠多務也。因其多務,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此高帝之業也。

此時孫策剛死不久,孫權還在鞏固自己的地位,魯肅這個戰略規劃應該說還是比較實際的。但是此時孫權畢竟佔據了江東六郡,雖然說不如曹操、袁紹,也是割據一方的大勢力,這個方案作為戰略規劃來說,無疑有些保守,甚至還不如孫策的進取之心。

而諸葛亮的《隆中對》提出之時,劉備屢次兵敗,只能依附於劉表,寄居新野一隅,和孫權不可同日而言。然而《隆中對》卻以復興漢室為目標,在劉備實力微弱的時候就做出了鼎足三分佔其一的規劃,在格局上要大氣的多。而且其前半部分完成的並不算差,以劉備的起點實現了和《榻上論》相當的目標,從這點上來說,《榻上論》無疑要比《隆中對》差著一些。

而且《榻上論》的戰略規劃並非魯肅一人想到,在甘寧投奔孫權以後,也提出了一個戰略規劃:

宜先取黃祖……一破祖軍,鼓行而西,西據楚關,大勢彌廣,即可漸規巴蜀。」

從甘寧這個計劃可以看出,他也主張先擊敗黃祖,再向西奪取荊州,然後再圖謀巴蜀。這個規劃的前半部分和《榻上論》差不多,只是還多了一個進軍巴蜀的計劃。甘寧不過是一個武夫,但是連他也能有相近的見解,《榻上論》顯然有些缺乏創意,自然沒法和《隆中對》相提並論。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諸葛亮在整個三國時代無疑是一個耀眼的存在,無論現在人如何評價,在當時他那種知其不可而為之、鞠躬盡瘁報答劉備知遇之恩的情懷無疑得到了多數人的認可。連曹叡在託孤時也一再告誡司馬懿要學習諸葛亮,而司馬懿也讚歎諸葛亮是天下奇才,能得到對手如此高的推崇,諸葛亮在歷史上的名望是魯肅遠遠無法比擬的。

在這種情況下,後世人討論三國就離不開諸葛亮,也繞不開《隆中對》,相比之下,《榻上論》就鮮為人知了,甚至還不如魯肅自己「聯劉抗曹」的主張有名。


原因很簡單,三國演義,這部書太厲害,影響太大!

民間的影響也太大,加上三國演義電視劇和民間戲曲的形象,諸葛亮塑造的太好了,堪稱完美,用魯迅的話說就是多智而近妖!

諸葛亮是三國演義的絕對主角,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無以復加!死諸葛嚇退活仲達等等!劉備是繼承興復漢室大業的英雄,忠厚之人,劉備三顧茅廬,這是多少文人士大夫的理想,也是羅貫中的理想!這樣的事情當然要大書特書,三顧茅廬的故事在三國演義裡面描寫的太好了,太棒了!就是一個小高潮啊!那麼高潮的隆中對更是顯得出神入化!

而魯肅呢,本來是一個很牛逼的人,戰略家,東吳四大都督之一!孫權能當上皇帝最為感激的人!也被羅貫中寫的迂腐了,一個老好人!戲份太少,一個配角,那麼他提出的踏上對會有幾個人在意呢,和絕對的主角諸葛亮相比,簡直是差距十萬八千里啊!忠厚長者!!

諸葛亮三國演義中如此光輝的形象也是有很大的原因的!其實主要原因就是:

1、諸葛亮本身的歷史形象本來就比較光輝,比較高尚,污點也少!迎合了羅貫中這種文人士大夫不得志的心理!他多麼希望有人也對他三顧茅廬啊!言聽計從啊!他的理想全部通過三國演義這部小說寄托在了諸葛亮身上!

2、出於這個原因:周瑜被羅貫中小氣了,魯肅被羅貫中迂腐了,曹操更是被更奸詐了,劉備成了只會哭的傻子,國士之風的張飛也成了一個心直口快的傻子一樣的人,劉禪成了扶不起來的阿斗!

3、火燒博望和新野給了諸葛亮,聯吳抗曹的主要功勞給了諸葛亮,智激周瑜給了諸葛亮,舌戰群儒給了諸葛亮,草船借箭給了諸葛亮!扮演道士借東風給了諸葛亮!取荊州和取西川也給了諸葛亮!罵死王朗給了諸葛亮!七擒孟獲、空城計都給了諸葛亮!死諸葛嚇退活仲達也給了諸葛亮!八陣圖給了諸葛亮!

也正是這個原因,諸葛亮成了魯迅口中的多智而近妖的妖人!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無所不知無所不曉!還會奇門遁甲之術!!

移花接木啊,能給的都安裝給了諸葛亮!

這麼多智而近妖的諸葛亮,隆中對當然大放異彩!


三國的締造者曹操、劉備、孫權都有自己如《隆中對》般的政治綱領。其中曹操有毛介、荀彧的「狹天子以令諸侯」;劉備有諸葛亮的《隆中對》,法正的《入蜀策》;孫權有魯肅的《榻上策》。然而,只有諸葛亮的《隆中對》家喻戶曉,知名度最高。

題主所問魯肅的《榻上策》為啥知名度不如諸葛亮的《隆中對》。

首先,何為《隆中對》、《榻上策》

①《隆中對》是劉備三顧茅廬後,諸葛亮於南陽隆中草廬對劉備今後進行的一番規劃;

②《榻上策》是周瑜將魯肅引薦給剛從孫策手裡接過權利的孫權後,兩人在榻上飲酒後的論對,同樣對孫權江東之後的發展進行一番規劃。

其次,《隆中對》、《榻上策》核心思想是什麼

①《隆中對》分析天下形勢,曹操勢大不可圖,孫權江東基業以歷三世,根基穩固,可以作為外援;利用劉表、劉璋無能,圖取荊州、益州,等待天下形勢變化,然後兵出兩路北伐圖取中原。

②《榻上策》首先就指出漢室已不可復興,曹操已經形成氣候。利用江東民心歸附,長江天險,割據江東稱雄,然後乘機向北奪取荊襄之地,再謀中原,進退有據。

最後,《隆中對》知名度為什麼最高

①格局不同。《隆中對》分析天下形勢,圖謀帝業,恢復漢室;《榻上策》主要思想是割據一方,圖謀中原信心不大。

②處境不同。《隆中對》時,劉備尚無立錐之地,今後何去何從也未可知;《榻上策》立足江東基業,多為守成基業而已。

③書籍影響。陳壽《三國志》、羅貫中《三國演義》都有揚劉抑曹的思想,對劉備的蜀漢政權多為正面形象,對諸葛亮更加不吝筆墨,諸葛亮相比魯肅在《三國志》中單獨列傳,《隆中對》在《三國志》、《三國演義》中更是耀眼逼人,成為千古名篇。


「隆中對」譽勝「榻上論」與時局有關:

解釋一下,「隆中對」是諸葛亮在隆中茅廬和劉備的對話。

「榻上論」是魯肅和孫權在榻上闡述的擴土安邦的策略,也是一段對話,既然要分出「隆中對」和「榻上論」誰高誰遜,我們先看一看兩次對話的內容。

榻上論:話說魯肅接納了周瑜的建議,決定留下來扶佐孫權。孫權喜不自勝,當晚與魯肅同榻對飲,探討天下格局,孫權道:「當今漢室將傾,我繼承了父兄基業,也想像齊恆公.晉文公一樣成就一番霸業,先生即然來助我,請問先生當今格局怎樣應對?」魯肅回道:「當年高祖劉邦曾有心誅滅暴秦,只因項羽為亂未能成功,如今曹操恰似當年項羽,有曹操在,將軍豈能輕易成就齊晉之偉業。我個人認為:漢室王朝已近末路,再無復興之力。曹操也非短日可勝。將軍可據守江東以觀天下局勢,北方局勢多變,等到時機成熟向西出兵,先取黃祖,再收劉表,一統長江流域,此時即可稱帝。選擇時機北伐曹操一統天下,則大業可成!」……

我們來看魯肅闡述的不是沒有道理,正是因為有道理受到孫權的認可,周瑜死後孫權才讓魯肅接任大都督之職

。那麼,問題出在哪呢?因何「榻上論」不勝「隆中對」呢?問題有二:

其一:問題出在時間上,魯肅和孫權的榻上對話是在公元200年,而做為三國鼎立之一的蜀國還沒誕生,此時的劉備剛剛被曹操打敗,關羽被擒,劉邦經袁譚舉薦前去投奔袁紹。此時的劉備就象一個喪家犬,日後能與東吳抗衡佔據荊州的劉備還沒有成器,北方局勢也不明朗,所以分析判斷難免有不當之處。這是榻上論沒有受到盛讚的原因之一。

其二:魯肅投奔孫權之時,孫氏基業已歷三世,政通人和。魯肅等於是錦上添花,再創造政績很慢,花費時間很長,難於快速奏效……

隆中對

我們再來看一下諸葛亮和劉備的對話。話說劉備聽取了徐庶的舉薦求賢諸葛亮,經三顧茅廬終於得見。劉備說:「漢室統治勢微,奸臣當道,主上蒙羞,我不知道自己的德行能否服眾,想伸張正義於太下,怎奈才蔬學淺,行事少謀,常於衝動之下行事,才導致今天的局面,但我壯志未已,請先生指點迷津。」諸葛亮回答說:「自從董卓專權以來,各地豪傑紛紛啟兵,連佔州郡者不可勝數。曹操雖然比袁紹名微兵少,卻能攻克袁紹,變弱為強,其中的道理不僅僅是天時,更重的是人的謀略在起作用。如今曹操已擁兵百萬,挾天子以令諸侯,此時萬萬不可與之爭鋒。孫權憑藉地利據守江東,已經營三代,廣納賢才,政通人和,民心所向,局勢已經穩固,只能聯手不能謀取。當今荊州北鄰漢水.沔水直通南海,物資皆可取用。東與吳郡.會稽郡相連,西與巴郡蜀.郡相接,此為兵家必爭之地,而此地的主人卻無力保護,遲早被別人索取,這可能是上天有意資助將軍,不知將軍可有此意?益州地勢險要,沃野千里,糧帛足用,高祖憑此而成帝業。如今劉璋昏庸懦弱,張魯北據漢中,那裡百姓殷實富裕,物資豐富,劉璋卻不懂愛惜。有智者都希望得到有道明君。將軍是皇室血統,以德義著稱,名揚四海,廣結天下英雄,思賢若渴,如能跨躍荊州.益州並以此為基地,西面和鄰邦修好,南部安撫少數民族,對外和孫權聯盟,對內搞好行政管理,壯大勢力。一旦天下形式發生變化,就派一員上將率荊州部隊奪取南陽.洛陽。將軍親率益州兵馬劍指秦川,老百姓誰敢不備好酒飯迎接將軍呢?如果真的依此而行,光復漢室的大業定然成功!」……

我們再來看一看劉備當時的處境:

劉備此時只有巴掌大的新野落腳,還沒有自己的根據地,兵微將寡,欲成大業可心裡一點兒譜兒都沒,今天聽了諸葛亮洋洋洒洒一番宏論,即有宏觀構想,又有理有據,如提壺灌頂,敬佩有加……

我們再來看一看時間,諸葛亮和劉備的隆中對話是公元207年春天,比魯肅和孫權的榻上對話晚了七年,此時天下局勢已近明朗。如果說魯肅的榻上言論能為孫權的事業錦上添花的話,那麼,諸葛亮的隆中籌謀則是為劉備雪中送炭。

諸葛亮通過努力,南部安撫孟獲,東部聯姻孫權,後來又把荊州.益州收為劉備旗下,實現三國鼎立局面,一系列的業績都為「隆中對」 添彩,所以「隆中對」譽勝「榻上論」與所處的時間,和當時的社會局勢有著重大關係。

以上是個人觀點,撳磚引玉,歡迎大家發表各自觀點和不同意見。


首先,《塌上對》不如《隆中對》神奇,《隆中對》提出之時,劉備就是個被攆來攆去的「青銅」,是諸葛亮盤活了劉備的死棋,讓他成為「王者」。就算日後失荊州,敗夷陵,蜀漢還能依靠一州之地和曹魏周旋。而《塌上對》提出之時,東吳擁有六郡之地,妥妥的一方諸侯,這資本,條件遠超劉備,不是「黃金」也是「白銀」呀。所以,《隆中對》的意義顯然是超過《塌上對》。

其次,從戰略發展的角度來說,當時的天下曹操已經統一北伐和大部分中原,劉備想從北方發展是不可能的,只有吞併荊州,謀取巴蜀是最佳路線。事實上,要不是劉備拒絕了諸葛亮偷襲襄陽,控制荊州的建議以及後來龐統上策里的偷襲成都之建議,劉備的勝果將會更加豐厚,甚至「逐鹿中原」都不在話下,這些大飛熊在別篇分析過,這裡不展開了。但是,東吳面對同樣的天下,條件不一樣,發展的方向顯然要比劉備有選擇得多。

因此,東吳始終有三條路線可以發展,第一,謀取荊州,控制上游,如《塌上對》。第二,進攻合肥,奪取淮南,汝南,控制淮水。第三,攻取廣陵,佔領青徐。這三條發展路線,很難說哪條路線最優,所以這是有爭議的。比如謀取淮南,控制淮水,順便拿下東漢第二人口大郡汝南,既可以鞏固東吳的江北防務,也可以增加東吳的實力。甚至,裴松之在《三國志》里作注時,也提出自己的看法:「孫策要是得志,控制了淮泗之間的區域,連都城都可以放在江北」。所以,這是一條比較進取的發展之路,要說明的是,此時合肥還未成為前線基地,那是赤壁之戰後的事。

當然,不是說魯肅才疏或者《塌上對》的荊州路線是錯誤的,正是當時孫權初掌江東大權,又沒有孫策那種縱橫中原的魄力,所以選擇了形成完整的長江天塹,這一個比較有「安全感」的路線。所以,《塌上對》其實是對孫權的固守和江東的本土集團有利,即便魯肅不提出,劉表一去世,呂蒙,陸遜等人也會勸孫權奪取的。而且,到達荊州後的魯肅也沒想到劉備影響力如此大,大多數荊州士人都跟隨了劉備。所以,魯肅做了《塌上對》的修改版,改奪取為合作,並和諸葛亮定交,於是促成了孫劉聯盟。

所以,綜上所述,魯肅是有才能的,《塌上對》也是精彩的戰略規劃,但是,單從雙方實力和戰略對各自的影響來說,《隆中對》顯然要更勝一籌的。


塌上策進取不足,造成了東吳只能淪為看客,執行力不足,造成了最後完全淪為了《隆中對》的附庸。我們先看一下隆中對諸葛亮給劉備定的計策。

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

首先基調已經定了,未來就是結東吳而抗曹操。這是大致輪廓。諸葛亮是這麼說的,也是這樣做的。而蜀漢的執行核心劉備也非常支持這種看法,幾乎不存在任何派系之間的爭鬥。

先看孫權的志向

今漢室傾危,四方雲繞,孤乘父兄餘業,思有桓文之功。

再看劉備的志向

好室傾頹,主上蒙塵,奸臣竊命。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於天下。

雖然兩個人表示的意思相同,但是劉備直接表明了與曹操:「漢賊不兩立」。孫權還在模模糊糊的表示他齊桓晉文那樣的霸業,言外之意就是沒有下定決心與曹操對立。最後還要廬肅幫他下決心,所以魯肅說道

昔高祖區區欲尊義帝而不可得,以項羽為害也,今之曹操猶昔項羽,將軍何得桓文乎?

首先孫權立場不堅定,所以孫權的手下就很容易分城兩派,一派意欲和交好曹操,一派則交好劉備。所以在赤壁之戰前,孫權的臣屬大多數是勸孫權投降。這樣就造成了東吳時而結盟曹操,時而結盟蜀漢。

再看魯肅的意思就是讓出荊州,以結交劉備。因為劉備當時沒有基業,亟待發展勢力,既然要結盟,那就要把他培養大。但是魯肅並非是單純的賣好,而是荊州處在與曹操對抗的最前沿,魯肅是想讓劉備和曹操兩敗俱傷。魯肅的意思是劉備和曹操有嫌隙,如果他能控制荊州,那就可以與他結盟:「加劉備天下梟雄,與操有隙。」

諸葛亮的目的很明確,就是先取荊州為家,這也是魯肅塌上策上準備送出去的,塌上策等於從側面支持了隆中對。然後跨荊益二州,內修政理,待天下有變,兵分兩路,一路出秦川奪取長安,一路出荊州奪取洛陽,還於舊都,鼎定中原。而塌上策則是做的坐山觀虎鬥的打算,俗話說兩虎相爭,獵人得利,但是你要有能力做獵人,如果你僅僅只是一個羔羊,那還是待宰的命。

本來劉備執行隆中對的策略進行的也挺好,公元219年,劉備經過兩年的苦戰,終於取得了漢中之戰的勝利。同年,關羽發動了襄樊之戰,這也是諸葛亮說的: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移向宛,洛。關羽在前期打的也很順利,水淹七軍,生擒龐德,于禁,威震華夏。曹操嚇得都要遷都了,司馬懿其實看出了孫權本來就不堅定,何況他打的還是坐山觀虎鬥的打算,無非就是待價而沽。

於是司馬懿出使東吳,而主張聯合劉備的東吳大都督魯肅已經去世,而繼任者呂蒙本就不主張和劉備結盟,所以東吳和曹魏一拍即合。襄樊之戰失敗固然有關羽剛愎自用,目中無人的原因,但是主觀原因還是孫權立場不堅定。

無論面對曹魏還是蜀漢,孫權都沒有當獵人的資格,這也是他可悲的地方。孫權趁曹操征漢中之時,攻打合肥,不但搞得損兵折將,還沒撈到半點好處。這樣的事情,他不是干過一次,而是五次,全部無功而返。歷史不止一次的證明,弱者沒有觀虎鬥的資格。北宋觀遼金斗,北宋亡了。南宋觀金,蒙斗,南宋亡了,元觀各地起義軍斗,元亡了。

一個沒有能力的執行者,執行一個缺乏進取心的策略。結果能好的了?


諸葛亮之前曾經到劉備那裡求職,但是劉備沒重視諸葛亮。而諸葛亮一直嚮往劉備,所以對於求職中所遇到的問題準備很充分,也對劉備所關心的問題做了研究,所以後來劉備聽徐庶之言請諸葛亮時,諸葛亮是有充分準備的,諸葛亮的《隆中對》是充分準備下的複述,自然全面,說的入情入理。而魯肅或其他人(包括沮授等一些人)都為其主人做過天下形勢分析,但是基本都是現說現賣,不夠詳細和論據不充分,所以也顯得蒼白。


這原因是多方面的 諸葛亮從劉備最危難時做起 從一無所有到三國鼎立 創下了不朽的功績

……還有就是周瑜 在性格上周瑜比魯肅更張揚更愛表現自己…… 另外孫權也不像劉備那樣言聽計從……


不僅魯肅的不出名,就像同為蜀漢陣營法正的漢中策也是沒有名氣,我認為還是羅貫中還是在於刻畫諸葛亮此人,在於塑造一代賢相,佔位高,近乎完美


古代因為王朝原因只承認魏國和蜀國,吳國不被承認,吳國帝王和臣子在歷朝歷代不被關注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