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家公子名無忌

  大家都知道,唐代浪漫主義大詩人李白喜歡自誇。李白自己誇起自己來,那可真是不惜詞藻,比如大家都很熟悉的詩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高人”,“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興酣落筆搖五嶽,詩成笑傲凌滄洲”等等。從這些詩句中可以看出,李白誇自己,那可真是不遺餘力,什麼誇張的手法都能用上,寫的詩句又大氣磅礴,讓人一眼都能喜歡上。

  相比於李白,唐朝的另外一個大詩人杜甫可能給人的就是一副忠厚老實的形象,李白還做詩戲諷過杜甫,說他“借問別來太瘦生,總爲從前作詩苦”,嘲笑杜甫一副苦裏吧唧的樣子。其實,杜甫人雖忠厚老實,但是自己誇起自己來,比起詩仙李白,也不遑多讓。大家一起來看看杜甫是怎麼自誇的吧。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節選)

  [唐] 杜甫

  紈袴不餓死,儒冠多誤身。

  丈人試靜聽,賤子請具陳。

  甫昔少年日,早充觀國賓。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賦料揚雄敵,詩看子建親。

  李邕求識面,王翰願卜鄰。

  自謂頗挺出,立登要路津。

  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

  ……

  杜甫這首詩是寫給當時的唐朝尚書省左丞韋濟的,所以名爲《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杜甫寫詩給韋左丞的意思很明顯,就是想得到韋左丞的提攜,能在朝中謀取個職位,所以在這首詩裏,杜甫一改忠厚的形象,不遺餘力的誇自己。

  我給大家簡單翻譯下,杜甫說:當我還是一個少年的時候,就已經早早的做了參觀國都的來賓。我讀的書很多,光熟讀的就超過一萬卷,我寫起文章來,毫不費事,一下筆就好像有神仙相助一般。我寫的辭賦,不比辭賦大家揚雄的差,我寫的詩,那水平可是和才高八斗的曹植差不多。大學問家李邕都積極尋求機會,要和我見上一面,詩人王翰非常欣賞我的才華,甘願和我結爲鄰居。我就是這麼一個各方面都很突出的超有才華的青年,相信很快就能身居要職,輔佐大唐的君王,使他的治理能在堯舜之上,使社會風氣再次變得敦厚淳樸。

  看看,看看,這麼說自己,而且一點都不帶臉紅,杜甫也真是了。當然這也有杜甫要向韋左丞自薦,勇於表現自己有關。可杜甫在另外一首詩裏《壯遊》裏,也是毫不謙虛。

  在《壯遊》這首詩裏,杜甫說自己“七齡思即壯,開口詠鳳凰。九齡書大字,有作成一囊”,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我杜甫七歲時就文思豪壯,開口成詩,歌詠具有鳳凰一樣高尚品質的人;我九歲的時候,就能書寫大字,寫出來的東西滿滿的裝了一囊。杜甫這是誇自己是神童啊:七歲能寫詩,九歲能書法。雖然我們現在看不到杜甫七歲時寫的詩是什麼樣,九歲時的書法能寫成什麼樣,但我們可以看出,杜甫誇起自己來,比起李白,也不遑多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