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一軍登陸韓國

1904年1月13日,日本致俄國最後通牒;當日,日本開始初步動員;

2月2日,第一軍成立,軍司令官黑木為楨大將(男爵,3個月前剛剛晉階大將);下轄第2師、第12師、近衛師團,共42500人;黑木為楨在甲午戰爭任第二軍第6師師長,在膠東半島作戰;

2月5日晚,日本陸軍參謀總長大山岩元帥命黑木為楨率第一軍登陸韓國;第一支登陸部隊為第12師第23旅,旅長木越安綱少將;

第23旅於2月8日晚在仁川登陸;當晚,聯合艦隊襲擊旅順口,擊傷俄艦3艘;

2月9日中午,聯合艦隊瓜生外吉第四分艦隊將停泊在仁川的2艘俄艦瓦良格號、韓國人號擊沉;

2月10日,俄國對日本宣戰;11日,俄國駐日公使羅曼·羅森下旗返國;

11日,日本駐韓國公使林權助限令俄國駐韓公使亞歷山大·帕夫洛夫在一週內離開韓國,否則不保證其安全;(帕夫洛夫於次日晚離開漢城赴仁川,16日搭乘法艦去往旅順,此後在上海從事間諜活動。)

2月12日,清國宣佈中立;

2月21日,木越安綱23旅進駐漢城;

2月23日,林權助與韓國署理外務大臣李址鎔簽訂「日韓議定書」,韓國成為日本的半保護國;

自2月9日至3月29日,第一軍各部分別在仁川、南陽灣、牙山灣、元山、釜山、南浦完成登陸;

第一軍編製:

軍長:黑木為楨大將(男爵)

參謀長:藤井茂太少將(時任陸大校長)

第2師師長:西寬二郎中將(男爵)

第12師師長:井上光中將

近衛師團長:長谷川好道中將(男爵)

3月8日,俄新任太平洋艦隊總司令馬卡羅夫到達旅順;

3月18日,西寬二郎第2師進駐平壤;

二、俄軍兵力部署

第一軍在韓半島登陸時,俄國遠東陸軍在25萬-30萬人之間,與戰爭直接相關的南滿戰場15萬餘人:中韓邊境2.5萬人、俄韓邊境7500人、瀋陽、遼陽、營口共8萬餘人、金州半島(含關東州)3.8萬人;

由於西伯利亞鐵路環貝加爾湖路段尚在建設中,因此歐洲往遠東每天只能開3-4對列車(正常應在9-10對),到達貝加爾湖後只能依靠輪渡甚至步行;平均每天可向滿洲輸送1千名軍人;

(註:貝加爾湖長640公里,最大深度1642米)

俄遠東陸軍總司令為前陸軍大臣阿列克謝·庫羅帕特金元帥,總司令部設在瀋陽;他的上級是遠東總督葉夫根尼·阿列克謝耶夫,後者是俄國遠東的軍政最高長官;

三、第二軍

日本的戰略可謂輕車熟路,與10年前甲午戰爭完全一樣:第一軍佔領韓半島,進逼鴨綠江;在第一軍發起鴨綠江戰役同時,第二軍在遼東半島登陸,威脅敵軍鴨綠江守軍後方,要麼將其圍殲,要麼迫使其不敢戀戰,向北撤退。

在第一軍進入北韓的大同江、清川江地區後,3月6日,日軍第二軍成立,其編製為:

軍長:奧保鞏大將(男爵)

參謀長:落合豐三郎少將

第1師師長:伏見宮貞愛中將(親王)

第3師師長:大島義昌中將(男爵)

第4師師長:小川又次中將(男爵)

第6師師長:大久保春野中將

第11師師長:土屋光春中將

第1騎兵旅:秋山好古少將

第1野戰炮兵旅:內山小次郎少將

(注1:奧保鞏大將在甲午戰爭任第一軍第5師師長;

注2:野炮旅均轄3個聯隊。)

四、廣瀨武夫與馬卡羅夫

在2月9日凌晨聯合艦隊襲擊旅順口後,俄海軍採取堅決避戰、固守待援的策略,東鄉平八郎無奈之下,決定將273米寬的旅順內港出口以沉船閉塞,這樣,無論是日本陸軍在遼東半島登陸,還是波羅的海艦隊如約東來,日本陸海軍都不會受到俄太平洋艦隊的威脅;但在2月24日、3月27日,聯合艦隊兩次閉塞嘗試都在俄軍嚴密的岸防炮和海軍炮火打擊下而歸於失敗;尤其是3月27日的閉塞戰指揮官廣瀨武夫少佐的陣亡,對日海軍造成巨大損失;

36歲的廣瀨武夫和秋山真之少佐被認為是日本海軍未來的棟樑,天才與勇氣兼備;廣瀨陣亡後,明治天皇追贈其「日本軍神」封號;

由於閉塞作戰的失敗,導致奧保鞏第二軍遲遲不敢在遼東半島登陸;

4月13日上午,俄太平洋艦隊總司令戰神馬卡羅夫在與聯合艦隊作戰中因旗艦觸雷而陣亡;這令日軍大本營決心啟動遼東登陸計劃;

圖:馬卡羅夫的旗艦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號爆炸時場景。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