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務院扶貧辦社會扶貧司、中國社會責任百人論壇聯合主辦的首屆“中國企業精準扶貧優秀案例(2018)發佈會”在京召開,會上發佈了《中國企業精準扶貧50佳案例(2018)》和《中國企業精準扶貧分領域案例(2018)》,共收錄了80個企業精準扶貧的優秀案例。

  報告顯示,國有企業成爲社會扶貧的主力軍。國有企業作爲共和國的長子,肩負起了脫貧攻堅的歷史責任,積極開展產業扶貧等,加大投資建設力度,改善貧困地區公共產品服務保障和基礎設施建設;認真承擔定點扶貧任務,目前96家中央企業定點幫扶246個貧困縣,佔592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41.6%;設立貧困地區產業發展基金和中央企業貧困地區產業投資基金,總規模181.86億元,累計投資項目近百個,投資額140億元,覆蓋了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

  民營企業成爲社會扶貧的新品牌。2015年,國務院扶貧辦與全國工商聯、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一道啓動了民營企業“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組織動員民營企業通過產業扶貧、就業扶貧等方式,對貧困村、貧困戶進行精準幫扶。目前已有7.64萬家民營企業幫扶了近5萬個貧困村,755.98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受益,有效地推動了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落實落地,實現了助力脫貧攻堅和企業轉型升級的雙贏,體現了民營經濟的社會擔當。

  外資企業成爲社會扶貧的新力量。作爲中國改革開放的重要參與者和見證者,一些外資企業積極響應中國政府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號召,異軍突起,迅速調整工作重心,積極承擔社會責任,主動對接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取得比較突出的幫扶成績。(關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