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AI養豬、京東豬臉識別、網易豬場,一時間國內的的互聯網巨頭紛紛「下鄉改造」,每家都聲稱自己投入了上億。巨頭加持會不會正改變養殖業的商業模式?其中又運用了哪些技術和方法?本文筆者將帶你一窺AI養豬業。

巨頭加持,AI養豬是不是一門好生意?

一、阿里ET農業大腦

去年2 月份阿里雲正式宣佈四川特驅集團、德康集團合作,通過 ET 大腦實現人工智能養豬,提高豬的存活率和產崽率,項目投入高達數億。

巨頭加持,AI養豬是不是一門好生意?

阿里使用了一套叫做“ET 農業大腦”的系統,當中涉及:視頻圖像分析、人臉識別、語音識別、物流算法等人工智能技術。

阿里云爲這套系統專門研發出一套「懷孕診斷算法」來判斷母豬是否懷孕。養豬場內的多個會自動巡邏的攝像頭,會蒐集母豬的睡姿、站姿、進食等數據,再由AI 分析母豬是否配種成功。如果發現有母豬沒懷上,系統將提醒工作人員進行人工授精,從而提高母豬產仔量。

巨頭加持,AI養豬是不是一門好生意?

豬崽出生之後,爲了讓它們健康成長,ET 農業大腦通過語音識別技術和紅外線測溫技術來監測每隻豬的健康狀況。由於豬在吃奶、睡覺和生病等不同狀態下發出的聲音都不一樣,通過分析豬的咳嗽、叫聲、體溫等數據,一旦出現異常能夠第一時間發出預警。

巨頭加持,AI養豬是不是一門好生意?

比如:當豬崽被母豬壓到時,這套系統能通過小豬的叫聲及時判斷出來,並呼叫飼養員及時處理,提高豬崽的存活率。

此外,每頭豬都有一個專用的身份標識耳環,用來記錄他們的體重、進食和運動強度、頻率和軌跡。如果有哪頭豬沒達到標準,但是沒有生病和懷孕的話,飼養員將這些豬趕到戶外進行運動。ET農業大腦會像微信運動一樣,記錄下每頭豬一生走了多少步。

巨頭加持,AI養豬是不是一門好生意?

二、京東神農大腦

阿里有ET 農業大腦,京東則在年末推出了「神農大腦」,這是京東農牧與中國農大、中國農科院等機構合作研發的智能養殖技術。

據京東介紹,整套智能養殖計劃包括:神農大腦(AI)、神農物聯網設備(IoT)、神農系統(SaaS)三大模塊,可實現「養豬智能化」。

其中「豬臉識別」最受關注,養殖場可以通過這項技術來觀測與記錄每隻豬的體重、生長、健康情況。

巨頭加持,AI養豬是不是一門好生意?

而京東的智能養殖技術除了利用「豬臉識別」實現豬飼料的精準配置,豬舍內的溫度、溼度等也都完全由系統自動調節。

按照京東的測算:這套系統養殖人工成本減少30%~50% 左右,降低飼料使用量 8%~10%,並且出欄時間平均縮短 5~8 天。如果全中國所有豬場都用上這套系統,每年可降低 500 億元的成本。

單從技術角度來看,阿里京東兩家都選擇了當前應用比較成熟圖像識別應用,主要的着力點也都放在的「養」上面,並未涉及豬場治理、豬肉檢測、豬肉銷售等較深入的產業鏈。商業模式也偏重於系統嵌入,類似當前的SaaS系統的商業模式,只是單純將AI技術嵌入到了養豬業。

巨頭加持,AI養豬是不是一門好生意?

三、網易自營豬場

相比於阿里京東的輕嵌入模式,網易作爲最早開始佈局豬場的互聯網大廠,採用了自營豬場的重模式。

餵養過程全城覆蓋豬寶寶的吃喝拉撒,產業鏈涉及從豬場選址、建豬舍,到確定豬的品種、飼料、餵養方式,再到最後豬肉的封裝、銷售,有着一套完整的系統。

2016年,網易味央的第一個自有豬場——網易味央(安吉)現代農業產業園正式投產。

現在,該產業園佔地面積1200畝,約有120畝直接用於黑豬養殖。豬舍應用了現代化農業技術,智能化運作6個人管理2萬頭豬。園區內保持着原始竹林、板栗林、茶園等植被,遠離外界污染。

巨頭加持,AI養豬是不是一門好生意?

豬場採用了全程智能監控,味央豬也已完成了全球第四代養殖模式的探索。

豬舍經過科學設計,確保豬只能在充足的陽光和適宜的溫度中生活。網易味央黑豬提倡人性化養殖,睡公寓、聽音樂、蹲馬桶、喝深層地下水,農場使用德國自動液態飼餵系統,可按照欄位和豬的生產趨勢精心控制飼餵曲線,保證每一隻豬都能吃飽、吃好。

巨頭加持,AI養豬是不是一門好生意?

網易味央爲每頭豬制定了300天的飲食計劃,5種以上營養方案。

日常飼料中不添加抗生素和重金屬,轉而通過添加益生菌和生物製品來提高豬羣免疫力。同時,通過穀物、雜糧、果蔬搭配營養三餐,引進德國進口全自動液態飼餵系統科學飼餵。不但易於豬糧營養的充分吸收,還可避免因空氣雜塵引起的呼吸道疾病。

豬場還配套了一套“零排放”環保處理系統,佔地少,建造成本低,運行中僅需支付少量電費成本,實現了豬場糞污的無害化、資源化利用。豬場糞污經過處理後,處理終水水質超過城市自來水標準,而有機肥則低價提供給周邊農民,實現了養殖場的生態循環。

除了這麼大費周章的養豬以外,網易味央還涉及到了產品開發和渠道鋪設。

產品開發:圍繞黑豬肉設計了黑豬肉禮盒、黑豬肉衍生品、黑豬肉禮品卡。

渠道鋪設:在線上鋪設了網易味央天貓旗艦店、網易味央嚴選店、網易味央考拉店、網易味央京東店;線下鋪設了杭州大廈店、西湖文化廣場鯨選店、西湖銀泰citylife店、彩虹城citylife店、上海永輝大融城專櫃。

巨頭加持,AI養豬是不是一門好生意?

黑豬肉禮盒

巨頭加持,AI養豬是不是一門好生意?

黑豬肉衍生品

巨頭加持,AI養豬是不是一門好生意?

黑豬肉禮品卡

網易在互聯網被稱爲「豬廠」,也跟養豬也脫不了干係,這麼煞費苦心地養豬也難怪丁磊在各類場合頻頻爲豬代言。

巨頭加持,AI養豬是不是一門好生意?

經過了安吉產業園的探索運營,網易也成功將該養殖模式形成樣板養殖場。

在2018年建成新的網易味央(高安)現代農業產業園,該產業園佔地面積超過3300畝,園內的170畝大水庫爲豬場形成天然生態調節保護屏障。產業園年出欄黑豬15萬頭,是中國單場規模最大的黑豬養殖場。

巨頭加持,AI養豬是不是一門好生意?

四、餵飽,還是喂好

爲何養豬會成爲互聯網大廠的香餑餑?

想必和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豬肉消費國脫不了干係。

商業諮詢公司沙利文的一份報告稱:中國已成爲全球最大的豬肉消費國,考慮到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以及城鎮人口的持續增加,豬肉的市場需求將繼續上漲。到2021 年,中國的豬肉消費總量預計將達到5,887 萬噸。

巨頭加持,AI養豬是不是一門好生意?

數據來源:美國農業部、沙利文

但是,養豬並非簡單把豬餵飽、喂大那麼簡單。

電視劇《大江大河》裏雷東寶辦了個養豬場,結果後面因爲養豬場和電線廠的排污問題導致隔壁村喝水中毒,豬肉無法順利賣出。從網易的養殖模式上,也能看出一隻豬的生長涉及到方方面面。

中國養豬業年出欄近7億頭,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養豬大國。但我們的生產端,主要是依靠數量龐大的中小養殖戶爲主:全國共有5000萬個養豬場,其中年出欄量50頭以下的散養農戶佔了4800萬家。

而作爲養豬第二大國的美國(2016年出欄量1.26億頭),僅有6萬個的養殖場,而且大部分的存欄量在5000頭以上,其排名前五的養殖場佔全美總出欄量的30%。美國在上世紀70年代也是小農戶、小規模爲主,通過30年的時間完成了向大規模養殖場的過度。

在美國規模化的養殖下,類似阿里、京東的嵌入模式也能得到快速複製。

例如:全球食品巨頭Cargill採用了愛爾蘭Cainthus機器視覺公司的面部識別技術,通過農場的攝像裝置獲得牛臉以及身體狀況的照片,進而通過深度學習對牛的情緒和健康狀況進行分析。然後,幫助農場主判斷出:哪些牛生病了?生了什麼病?哪些牛沒有吃飽?甚至哪些牛到了發情期?

巨頭加持,AI養豬是不是一門好生意?

這樣來看,雖然各家都爲養豬事業砸了不少銀子,但阿里京東這類單單技術嵌入的模式,能否真正改變現有養殖業,依舊要打上問號。而像網易這類重金投入,能否持續全國推廣,還是個未知數。

五、選擅長還是選划算

根據網易最新公佈的2018年Q1財報顯示:遊戲業務目前仍然爲網易的最大營收點——網易Q1在線遊戲服務營收87.61億元。

而網易味央在過去七年已經投入上億元,目前網易味央黑豬肉價格在150元1kg左右,價格雖然高,但是基本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

而且,味央黑豬餵養時間長,正常情況下一頭豬都是餵養了300多天才會屠宰。這種情況就導致了味央黑豬一年或許只能產出幾萬頭,給網易帶來的營收也不會超過10個億,對網易整體營收影響並不大。

這也是爲什麼阿里現階段注重農村淘寶的原因。阿里巴巴在2017年對進行農村淘寶再升級,網站、App與淘寶、天貓實現系統通、商品通、服務通,將原有獨立的農村淘寶App裏的商品和商家統一到大淘寶的體系中,也即所謂的“三通”。

數據顯示:通過打造直供直銷新鏈路模式,農村淘寶已經孵化培育出了160多個區域農業品牌,上線了300多個興農扶貧產品和23個淘鄉甜種植示範基地。

阿里用擅長的流通和B端生意,主要還是想在農村渠道方面拔得頭籌,至於大規模的去做產品,搞豬場,阿里既不擅長也不划算。

至於互聯網公司一直看重的數據和訓練模型,阿里和京東的設備倒是會起點作用。或許等生產端、渠道端、消費端的數據都積累到一定程度,養殖業改變的高光時刻就會到來?

編寫:捲毛雅各布

公衆號:數智物語(公衆號ID:decision_engine)出品策劃

本文由 @數智物語 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