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小兒常見病之一。主要癥狀有惡寒發熱、鼻塞流涕、咳嗽噴嚏、嚴重者頭身疼痛等。

一年四季皆可見,秋冬季節多見。感冒常見辯證分型有外感風寒、外感風熱、暑濕感冒、流行性感冒。由於小兒脾常不足、肺常不足、肝常有餘等,小兒感冒常夾痰、夾滯、夾驚。所以小兒推拿治療過程中應該辯證論治同時結合間症加減成方。感冒一般為感受外來邪氣,多為實證或本虛(正氣存內邪不可幹)標實,所以以祛邪手法為主。

不管什麼證型皆為外來六淫邪氣或疫癘之邪,所以手法應該以汗法和清法為主。然後結合舌苔、指紋、癥狀判斷感冒的寒熱虛實,然後靈活配穴(方無死方,在人為活法兒)。

基本方:頭面四大手法(因為其可作為兒推的起始手法,尤運用於外感,所以治療所有感冒皆可用。)分陰陽、雲八卦、三關六府(此四種手法為靈活的,寒熱不同穴位次數不同,輕重有所不同)拿列缺、掐揉二扇門,清肝肺、清天河水(此三手法用於發散外邪,並防止向肺炎等嚴重方向發展)清肺俞、拿肩井結束。

外感風寒者重多汾陽,關三府一,加黃蜂入洞、外勞宮等暖穴,外感風熱者多清天河水,關一府三等。在此不一一多說。且外感風寒能日久化熱又不可不重視。

圖片來自網路

圖片來自網路

在不同夾症中所配穴位不同。

夾痰:重補脾、合陰陽、揉豐隆等。

夾滯:清板門、清大腸、清中脘、揉足三里等。

夾驚:運八卦、清肝、摩腹等。

還是要談到一點,「要想小兒安,三分飢與寒。」「無風頻見日」注意孩子日常的保養。且不可見感冒就使用抗生素。

以下分別為清肺、補脾、清肝。

視頻封面

00:05視頻封面

00:06視頻封面

00:06

由於打字較慢先分享這些。

——2017.10.13 甄天程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