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良崮失敗之後,第一兵團司令長官湯恩伯承擔領導責任,本、兼各職均請辭。6月14日,湯恩伯給 蔣公上親筆信,就其出任第一兵團以來的體驗、觀察進行彙報,並提出若干針對國軍的改進意見。該信內容辛辣沉痛,頗值得一觀。尤其是其中揭發了孟良崮戰役前陸軍總司令部作戰署署署長徐志勗一夥構陷李天霞

的內幕,是探討孟良崮戰役國軍決策嚴重失誤以及李天霞將軍無辜背鍋內幕的珍貴史料。

湯的信分為十七點。

一、

目前一般部隊士氣確實低落,而幹部之情緒亦極頹喪,上下均缺乏剿匪之信心,大家都抱著一種消極失敗的心理,混一天算一天。此種現象相當普遍。

原因湯列出5點,矛頭直指陳誠整軍:

甲:因過去部隊整編技術上之錯誤造成許多不公平之現象。

乙:幹部升晉去留專講關係聯絡,失去公正正確之人事標準。

丙:補充裝備待遇等有失公允。丁:樹立派系,造成摩擦,不顧大體。戊:摧毀部隊之革命歷史和崇高之感情。

湯指出:

總之整軍乃系國策,任何人不能厚非,但若有人利用國策而圖自私則為形成目前國軍衰敗之主因。

二、

如果不能提高正義和發揮崇高的感情是無法挽回目前國軍的危機。

三、

各級有各級的權能,常有許多高級將領,對下事事拘束,大官專做小事,小官則無事可做。不論事之大小均握在大官一人手裡,自以為萬能,實在最愚蠢。結果累死了大官自己,也害死了小官部下。此種作風不改,是無法提高各級指揮官之情緒的。

按:湯司令官你真的不是在說 蔣公嗎?

四、

(略)

五、

幕僚對主官之影響甚鉅,應具備有相當之經驗和閱歷,且須有品德之修養。目前各級幕僚大半為新出校門之陸大學生,學理或有相當之心得,但實際經驗和品德之修養上往往有欠老練,遇事輕率且常有與部隊長發生無意義之磨擦。例如,此次李天霞師長之被誤解,完全系出於陸總部徐署長一人之撥弄。

六、

部隊勞逸應力求平勻且須相機給予休整之機會。例如七十四、八十三師自去年春季開始進剿蘇北土匪以來,迄今年半有餘。且每次大戰役均由該兩師擔任,以致傷亡慘重,元氣大損,非拖則打,毫無休整機會。張師長靈甫曾對職說過:「我們是沒爹娘的孤兒,拖死為止,打光了事。」……

七、

七十四、八十三兩師最好調往濟南歸王耀武負責整補指揮,如此不僅可安定官兵心理,加強團結,且能迅速恢復力量。李天霞是一員能幹的將領,絕不是壞人,職可以人格擔保。此次事出有因,務懇輕恕。八十三師目前需要李天霞回去整理,否則這一個師又糟了。職對李天霞無私見,純本部隊之立場及黨國之利益上說話。最好能令李天霞回師負責整理,戴罪立功。

(略)

(略)

今天有不少的鈞座之忠實幹部彷徨歧途了。同流合污於心不忍,挺而走險於理不全,獨善其身事不可能。

十一

有人說鈞座遇事過分負責,職之感想適得其反。如果鈞座能事事負責,決不至下情不能上達,更不至命令不能出都門。……

十二

剿匪軍事任何區域都不是三、五個月可以解決,一定是相當長期的,政治、經濟能配合否,似有全面檢討和加強之必要。和談的機會已成過去,今後如果言和談就是投降。

十三

……非加強關制與統制不可。

十四、

恢復政府威信,加強鈞座統製為目前挽救危局之要著。

十五、

我們的毛病不在外界而在本身,不在下級而在上層。由自私而產生派系,由派系而起糾紛。力量分散,互相對消,結果同歸於盡。

十六、

於其束手待斃或等待共產黨來向我清算,還不如自己起來作最後之改革和掙扎。

按:湯司令官你也太敢說了,1947年就悲觀到被共軍清算,要做最後的掙扎了。

十七、

一般的人目前都不敢說話,職人微年輕,更不敢說話。今痛感時局之嚴重,本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之義,敢陳一、二言,雖失檢而意甚誠。


關於整軍一事, 蔣公批示抄送陳誠,要其

注意將領之心理,應加以糾正。

而關於湯對陳誠整軍不公的指控, 蔣公直接拉偏架,要陳誠

設法剖明並無不公之事實。


湯恩伯所提的李天霞被「誤會」事,系指孟良崮戰役前的5月3日, 蔣公駕臨徐州,問責顧祝同軍事不利。顧祝同在彙報中將李天霞作為替罪羊,結果李天霞被革職留任,同時,本來配屬其指揮的整編七十四師改由整編二十五師黃百濤指揮。

薛岳在擬辦時,贊同了湯恩伯對徐志勗的指控,並指出此人一貫陰險毒辣,段朗如之死即其興風作浪。

謹按,徐署長志勗之為人,陰險成性,朔民廿八年反攻南昌之役,七十九師師長段朗如之伏法暨廿九軍軍長陳安寶之陣亡,其主咎均系徐志勗之過。蓋當時徐志勗覲覦七九師師長職位,乃不擇手段,聯絡該師師團長以上,控告段師長。段遂因之伏法,致軍心渙散而致陳軍長之陣亡。謹注,呈參考。

 蔣公批示:

徐志勗應即撤換並令來京備詢。


以上材料使得張靈甫和徐志勗的倒李同盟大白於天下。

張靈甫和徐志勗很可能在1947年3、4月開始結成倒李同盟。

1947年2月22日,在李天霞連立戰功之後,王耀武致電 蔣公,保舉李天霞升任整編軍軍長,電文如下:

查整編八十三師師長李天霞勇敢善戰,卓著勛勞,年來在蘇北剿匪,迭克重鎮。此次進入魯南,又能達成任務。當次整軍綏靖之際,懇以整編軍長擢用,定有優異表現。所遺師長職缺,擬以該師副師長周志道升充。該員忠勇幹練,久著胄功。如以升任,極收人地之宜。可否,乞鈞裁。

俞濟時在擬辦時,明確建議由整編83師、整編74師編組整編軍,李天霞出任軍長。俞濟時在呈文中,高度讚揚了李天霞多年來的戰功:

查李師長天霞,曾充51D團旅長、副師長、師長,74A副軍長,後調100A(即現整83D)軍長。民廿三年(按:1934年)痛殲方誌敏匪部,所以收效甚迅者,胥賴該員之追繳得力。即前74A歷次光榮戰績,亦多系該員創成。整83D素質原不良好,賴該員整頓得成勁旅,蘇北、魯南迭克重鎮,如鹽城北、新安鎮、馬頭鎮、大埠、新城、花埠、臨沂等處,戰績至為輝煌。竊以整83D最好與整74D整編為軍,即以李天霞為軍長,整83D內多整74D之老幹部,如能合編,必更能協同適切,發揚威力。當否,乞核。

 蔣公批示:

待魯中戰役告一段落即可編軍也。

可見,在孟良崮戰役中,作為內定的未來管轄整編七十四師的軍領導,於公於私李天霞沒有任何不全力救援的理由。並且,李已經負責指揮七十四師,事實上承擔軍長責任。

可惜此時的張靈甫,心術不正,雖然守成都做不到,不過飛揚跋扈不可一世,妄圖再進。在得到消息後四處作妖,極力拒絕李天霞的指導,帶兵冒進,意圖建立大功而擠掉李天霞,出任這個籌建的整編軍軍長。要拿到這個整編軍軍長,在自己立功之外,需要儘快打擊李天霞並且在整八十三師中建立支持力量。對於這一艱巨的任務,徐志勗無疑是完美的合作夥伴。

徐志勗抗戰末期任一百軍(整八十三師前身)師長,是整八十三師老人。同時,徐此時任職陸軍總司令部作戰署署署長,一方面可以在作戰規划上給張靈甫更多露臉的機會,另一方面,設計陷阱誣陷李天霞也相當容易。猜測張靈甫可能許以徐志勗事成之後整編八十三師師長的位置,拉徐下水。可惜雖然陰謀得逞,張自己玩脫,全軍覆沒,連帶七十四系一蹶不振,貫搞陰謀的徐志勗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