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移動互聯的深入發展,媒體融合又再次被推倒風口浪尖之處,傳統媒體逐漸式微,新媒體迅速崛起。移動互聯網時代受眾思維逐漸向用戶思維所轉變,從最初簡單的媒體融合只是互聯網+,到真正的媒體融合產品的出現。

移動互聯網深刻的改變著人們的資訊獲取渠道,報紙、廣播、電視受到嚴重擠壓。有關數據統計2016年有13家媒體倒閉,其中紙媒達到12家,報紙利潤下滑達到53.21%,紙媒倒下名單中不乏知名的傳媒媒體,例如《京華時報》《東方早報》的停刊,不禁讓大批媒體人唏噓不已。

雲拓融媒助力媒體融合之路

媒體融合是一項專業龐大複雜的系統性工程,報紙並非摒棄了紙質版或者上線客戶端就融合互聯網了,電視媒體融合併非網路播出或者自家開發客戶端就媒體融合了。目前在媒體融合領域提供專業解決方案服務商有融媒網,提供整體戰略諮詢和媒體轉型發展中的專項課題調研、媒體市場分析、經營策略分析;媒體技術層面包含互聯網技術諮詢,如搜索引擎新聞源諮詢服務、渠道分發諮詢服務;此外還包括媒體融合版權保護,如媒體平台自媒體內容整合諮詢、傳統出版物版權採購諮詢等。

媒體話語權的天平正在強烈的往新媒體方向下沉,這導致很多體制內部的媒體人投向互聯網新媒體,一方面新媒體的急速發展對人才格外渴求,融媒網順應趨勢通過線下舉辦未來媒體沙龍、采編人才培訓、媒體高管課程的培訓提供新媒體人才培訓,同時也助力傳統媒體人向新媒體人的轉型。

200+網媒打造「美麗中國,千城聯播」

發揮媒體集群的協同效應,舉辦「千城聯播平台」的活動,將全國各省、地市級網路媒體緊密結合到一起,形成一個覆蓋全國6億互聯網用戶的強大媒體平台。由200全國省、地市級網路媒體共同搭建。有來自全國40餘家地方門戶網站的近百位主要負責人蔘會並對媒體融合大背景下區域門戶網站的發展戰略進行了深入探討。 這次活動也充分的體現了媒體融合的「另類玩法」,大家可以「協同作戰」發揮各自媒體的最大傳播力和影響力。

媒體融合必須技術為先內容為本

技術帶來了媒體的變局,媒體融合的實現離不開優秀技術的支持,融媒網深刻理解媒體融合的技術之道網建站、技術優化、雲存儲、大數據文本等系列的媒體融合技術集成服務。技術帶來的是根本性傳播方式的變化,比如今年的兩會上有記者祭出「鋼鐵俠」的直播裝備,可以同是在十幾個平台直播,甚至有VR直播,用戶直接有身臨其境的兩會感受,也有記者帶出了可以一個人完成錄製採訪的攝像神器,這也打破了一個記者搭配一個攝像的傳統,記者正在新媒體的衝擊下變得多面手,全能型轉變。

「炒菜的人越來越多,而種地產好糧食的卻在減少。」 全國政協委員、中央電視台新聞中心新聞評論部主持人白岩松表達了自己的擔憂,新媒體時代大多數的人崇尚技術的力量,「不生產新聞,只做新聞的搬運工」優質的內容少了,粗製濫造的口水文多了,這不是媒體融合的結果,媒體融合是建立在「內容為王」的基礎上的,內容更加嚴謹、真實,只不過我們傳達到用戶的路徑變得更暢通了,用戶給我們的反映更加便捷了。

在過去幾年中,媒體融合的發展速度進入高速列車時代,從中央媒體到地方媒體,媒體融合進程快速推進,外部投資機構對於新媒體的孵化加速。在傳統媒體中的新媒體項目雨後春筍,例如上海報業集團孵化的澎湃、界面,南方媒體系的南方+,新京報的《我們視頻》等項目已經走出了一條可持續的媒體融合之路。

融媒網正是在媒體融合的浪潮之中產生的,指引著新媒體轉型,提供內容與技術的全方位媒體融合解決方案,促進媒體融合工作的快速發展。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