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特灣海戰

是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太平洋戰場上菲律賓萊特島附近的一次海戰。以兩軍投入戰場的軍艦總噸位而言,萊特灣海戰堪稱是歷史上最大的海戰,也是最後一次航母對戰,徹底摧毀了日本的航母力量。海戰進行的時間從1944年10月20日持續至10月26日。在六天之內,日軍與盟軍投入船艦總噸位超過兩百萬噸,其中盟軍艦隊多達133萬噸,日本海軍則達73萬噸。

艨艟八百、海鷲三千?萊特灣海戰日軍爲何一敗塗地

必爭之地

盟軍意想奪取萊特灣做跳板,由南至北,直接攻擊日本本土。萊特灣一旦失守,日本在東南亞的戰爭資源區丟失,通往海外的路線被切斷,日本等於坐以待斃。爲了阻擋盟軍,日本籌劃了“捷號”作戰方案,分“捷1號”“捷2號”“捷3號”“捷4號”四個作戰計劃,分別保衛菲律賓、臺灣、琉球羣島,日本本土。日本絞盡腦汁,招招出奇,拿航母做誘餌,出動神風特攻隊,最終也沒有逃脫水上兵力徹底覆沒的命運。萊特灣海戰是太平洋戰爭中最後一次大海戰,也是歷史上最大的一次海戰。這場海戰消滅了日本的海軍力量,除了陸上基地的飛機外,日本海軍幾乎已不存在了,曾經號稱艨艟八百,海鷲三千的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名存實亡。美軍取得了絕對的制海權。小澤在戰後受審時說:“在這一戰之後,日本的海面兵力就變成了絕對性的輔助部隊,除了某些特種性質的船隻以外,其他軍艦已經是再無用場可派了。”

艨艟八百、海鷲三千?萊特灣海戰日軍爲何一敗塗地

反潛技術

日軍沒有有效的反潛技術,美軍潛艇如入無人之境,日軍的衆多戰艦都是被美軍潛艇所擊毀。

艨艟八百、海鷲三千?萊特灣海戰日軍爲何一敗塗地

錫布延海戰慄田最強大的“中央艦隊”由五艘戰列艦組成(五艘戰列艦:大和號、武藏號、長門號、金剛號和榛名號),加上10艘重巡洋艦、2艘輕巡洋艦和15艘驅逐艦。慄田的艦隊企圖突破聖貝納迪諾海峽,攻擊萊特灣內的登陸艦隊。1944年10月23日子夜後慄田的艦隊經過巴拉望島水域,他的艦隊被美國潛艇海鯽號和鰷魚號發現。雖然大和號上的電報員發現了兩艘潛艇報告他們發現這支艦隊的電訊,日本艦隊沒有采取反潛行動。06:43,海鯽號(SS-247)首先發動攻擊,在1000米距離上對準重巡愛宕和高雄各射出6枚魚雷,愛宕號中4雷,艦身右傾嚴重,20分鐘後沉沒,高雄號中2雷重傷,06:56摩耶號重巡洋艦則被鰷魚號命中4雷沉沒。

艨艟八百、海鷲三千?萊特灣海戰日軍爲何一敗塗地

力量過於懸殊

日軍七十三萬噸,盟軍一百三十多萬噸。美國方面一共有十七艘航空母艦,一百四十一艘驅逐艦,二十四艘巡洋艦,十二艘戰列艦,上千架作戰飛機。日本包括四艘航空母艦,九艘戰列艦,三十四艘驅逐艦。盟軍還有十八搜護衛航空母艦,日本一艘都沒有,作戰飛機不過兩百架。

艨艟八百、海鷲三千?萊特灣海戰日軍爲何一敗塗地

在馬里亞納羣島戰役之後,強大的日本海軍主力幾乎已經損失殆盡,主要的軍艦大大小小加起來只剩下165艘,排水量約爲88萬噸;而美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的艦艇卻有將近800艘,排水量爲352萬噸。即便如此,日軍大本營仍然想着如何翻盤,從關東軍中抽調了6個精銳師團調往菲律賓,並集結剩下的海軍主力,試圖在那裏擊敗美軍,一舉扭轉局。1944年8月,在菲律賓的日軍完成擴建,由一個軍提升爲方面軍,並由日軍名將山下奉文大將擔任總指揮。此時,山下奉文手中的第14方面軍已經包含9個整編師團、3個旅團,共計23萬人,這支部隊也算是二戰中日本最後一支有較強戰鬥力、編制相對完整的部隊了。加上海空軍以及關東軍的支援,這一帶的日軍總人數已經逼近60萬人。

艨艟八百、海鷲三千?萊特灣海戰日軍爲何一敗塗地

美國方面自然也不敢掉以輕心,進攻菲律賓的美軍陸海軍總人數也超過50萬人,由麥克阿瑟統一指揮。1944年10月20日,美軍登陸萊特島。該島當時的日本駐軍只有第16師團,而美軍的登陸部隊則爲第6集團軍,下轄5個師共計20萬人。日軍根本就抵擋不住,不得不棄島逃往內陸。

艨艟八百、海鷲三千?萊特灣海戰日軍爲何一敗塗地

盟軍在海戰中還有潛艇和魚雷艇,這些日軍都是沒有的。在海戰戰場上,日本艦隊受到了魚雷的攻擊,也遭到了頻繁的空襲。日軍的所有能夠戰鬥的軍艦全部被打得不堪一擊。不是沉沒,就是重傷。日本在這場海戰中還發動了神風特工隊自殺攻擊。日本的飛機在戰鬥的最後一刻,見勝利無望,甚至對自己的艦隊發起了攻擊。

戰術過於複雜

當時日本的戰術沿襲了一貫的複雜路線,小澤艦隊誘敵;西村、志摩、慄田從幾個方向攻入萊特灣,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難以協同,更爲雪上加霜的是日本海軍方面缺乏統一的調度,不能進行有效的合作。日本海軍各編隊的情報互通很差。其實本來是想要防止盟軍竊取日軍的情報,可是日軍把情報保護地連自己的部隊都搜索不到。

艨艟八百、海鷲三千?萊特灣海戰日軍爲何一敗塗地

將無必死之心

在薩馬島之役中(整個萊特灣海戰可以分爲四個不同的部分錫布延海戰,蘇里高海峽海戰,恩加尼奧角海戰,薩馬島海戰),由於慄田艦隊未完成整編隊形便發動進攻,加上美軍驅逐艦的攻擊將他的隊形打破了,各戰隊散亂在廣闊的海面上。他喪失了對戰事的戰術指揮,三艘他的重巡洋艦被集中的海上和空中的襲擊沉沒。慄田於09:20下令北轉整理隊型。

艨艟八百、海鷲三千?萊特灣海戰日軍爲何一敗塗地

不久慄田的艦隊改變航向,駛往萊特灣。就在日本計劃就要得逞的時候,慄田再次北轉撤退。他感覺美軍支持艦隊正向他包圍過來,因此他感覺參戰的時間越長,他遭到美國強大空襲的可能性就越高。在不停的空襲下他向北,然後向西穿過聖貝納迪諾海峽。往返航行300海里的第三艦隊於26日日出後,派艦載機對慄田艦隊的掉隊艦隻進行了襲擊。

艨艟八百、海鷲三千?萊特灣海戰日軍爲何一敗塗地

慄田是日本海軍老將,可是他沒有完全理解日本的作戰計劃。慄田被日本軍方賦予的使命是摧毀麥克阿瑟的登陸,他本應該去攻擊盟軍的運輸船,在必要時刻犧牲整支艦隊也在所不惜。可是慄田完全無視了這個使命,他自己做出了判斷,認爲去摧毀幾艘運輸船是沒有意義的。其實只要慄田摧毀了這幾艘船隻,即便麥克阿瑟成功登陸,後期也會因供給不足而陷入被動局面。那時日本還有反敗爲勝的機會。但是如果慄田真得摧毀了這幾艘運輸船,他的這支艦隊會被後來趕到的盟軍攻擊,很可能會全部沉沒,那時候的傷亡至少增加五倍。這樣的傷亡會讓日本喪失全部的海戰力量。從整個戰場上來看,慄田的做法避免了不必要的犧牲,但是他妄自下達命令導致萊特灣海戰再無迴轉之餘地。

艨艟八百、海鷲三千?萊特灣海戰日軍爲何一敗塗地

主將都沒有必死之心了,怎麼可能打勝仗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