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文銳

  3月31日,衆多中國球迷無比期待的一幕在西班牙上演:武磊vs梅西。這樣的噱頭,且不論比賽的結果如何,已經足以讓球迷們徹夜難眠了。除了球迷,幕後運營賽事和球隊的各路“東家”,也關注着各個環節的營收與利潤,併爲未來的體育版圖進一步做出丈量和測試。

  將比賽變成真金白銀,這中間涉及賽事運營、版權交易、廣告贊助、門票和衍生品及付費訂閱等多個變現環節。面對如此巨大的市場,企業可以從產業鏈的不同環節介入體育這門生意,並形成自己的競爭力。

  2016年8月,星輝娛樂(300043)完成增資,控制西班牙人俱樂部99.35%的股份,基本實現全資控股。今年年初武磊加入西班牙人球隊之後,星輝娛樂市場關注度隨之提高。

  業績快報顯示,星輝娛樂2018年實現營業總收入28.29億元、淨利潤2.38億元,同比均有增長。西班牙人俱樂部電視轉播權、球員轉會等收入的增加,對公司淨利潤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2016年當代明誠(600136)通過併購雙刃劍體育,將主營業務從影視行業延伸至體育行業,初步實現了“影視+體育”雙主業發展的戰略規劃。

  據當代明誠董事長易仁濤介紹,公司最初進入體育行業選擇的是輕資產的體育營銷業務,通過上下游的“撮合”,以最低的成本完成核心資源的積累。

  此後當代明誠通過收購新英體育進入體育版權運營領域,獲取版權運營團隊及渠道、客戶資源。一方面新英體育將賽事播放權益分銷給電視、互聯網等媒體客戶,獲取版權分銷收入。另一方面,通過第三方網絡平臺進行賽事付費轉播,獲取產品訂閱收入。

  廣告方面,新英體育一方面利用現有媒體平臺獲取廣告收入,另一方面在向地方電視臺分銷時採取直接收費和間接換取賽事廣告時段相結合的方式,獲得電視臺廣告時段,後再將該廣告時段出售,獲取收入。

  同時,愛奇藝、騰訊等視頻網站依託自身的流量優勢,紛紛切入體育產業。與傳統電視臺相比,視頻網站的體育節目盈利模式除去傳統廣告費用外,還包括個別場次付費直播、自營運動產品銷售、會員費等。而騰訊體育還將遊戲與體育進行嫁接,利用騰訊內部生態環境實現變現。

  體育賽事IP的所有者擁有諸如贊助權、轉播權、門票銷售權、衍生品銷售權等一系列創造利潤的權利,版權代理商則擁有這些權利的分銷權。

  2014年,國務院頒佈《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46號文),版權價格從行政定價轉向市場定價,體育轉播權價值一夜之間水漲船高。

  2016年,蘇寧拿下了2019-2022賽季英超中國大陸及澳門地區獨家全媒體版權,因手上握有賽事版權資源成爲業內炙手可熱的合作對象。除了中國移動跟蘇寧的合作之外,阿里巴巴還參與蘇寧體育6億美元融資,阿里旗下的優酷和蘇寧旗下的PP體育聯合運營全新的“優酷體育”頻道。

  新英體育和愛奇藝則將所持有的全部體育賽事媒體版權注入“愛奇藝體育”。據悉,未來當代明誠還將把發力點轉向to C業務,進一步開拓體育賽事版權的變現能力。

  (文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