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汽集團(02238-HK)3月31日公佈2018年度業績,期內實現銷售收入723.8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長1.1%;毛利率15.9%,按年下跌2.1個百分點;公司擁有人應佔淨利潤109億元,按年微跌1%。去年廣汽實現每股收益約1.07元,較上年同期減少約10.83%。

  從各項業績指標的表現來看,這也是廣汽近三年來成績最差的一年,相較而言,過去的2016年及2017年,廣汽綜合業績增勢強勁。

  2018年國內車市迎來“寒冬”,行業28年來首次出現負增長,而在此大環境下,廣汽全年的汽車產銷還是實現了逆勢增長。

  公告顯示,2018年全年廣汽的汽車產銷分別爲219.4萬輛和214.79萬輛,同比分別增長8.77%和7.34%,銷量增幅高於行業約10個百分點,市場佔有率提升至7.65%。具體來看,廣汽的自主品牌銷量已連續兩年超50萬輛,同比增長5.23%,其中廣汽新能源銷量突破2萬輛;日系合資方面,廣汽豐田、廣汽三菱銷量逆勢上揚,分別增長31.11%和22.69%。

  4月1日,廣汽集團在港舉行2018年集團業績發佈會,董事長曾慶洪攜常務副總經理吳鬆、副總經理兼財務負責人王丹及董事會祕書眭立出席並答記者問。

  續深化與外資合作

  多年來廣汽可謂是業內與外資合作最爲豐富的一家車企,對於國內政策層面放寬汽車行業外資股比限制一事,廣汽董事長曾慶洪迴應表示,廣汽確實可能是汽車行業內具有最多合資企業的公司,其與本田、豐田、三菱、菲亞特、克萊斯勒等都有合作,並指廣汽一直認爲優勢互補、實現雙贏是最重要的,會繼續深化與外資企業的合作。

  曾慶洪又指,幾乎所有合作伙伴也都表態願意與廣汽深化合作,亦透露廣汽正籌備進一步與外方加強合作的項目,稱很快會有消息公佈。

  他表示,籌備中的合作項目證明外方合作伙伴對中國開放的信心,尤其兩會通過的外商投資法等也爲保護及促進外商投資提供信心,無論從中國的開放政策,還是投資環境來講對外資都吸引。

  6月上線移動出行平臺

  曾慶洪1日在業績發佈會上亦透露,集團正計劃於今年6月份推出籌備了兩年的移動出行平臺,該項目由廣汽與騰訊及其他戰略夥伴合作,成立於香港,會先於大灣區運行再輻射至全國。

  對於移動出行平臺項目的產品,曾慶洪表示大部分將爲新能源汽車、智能汽車,考慮長途出行也會有部分的混合動力汽車,但整體大部分還是電動車。他預計移動出行平臺將從整車銷售、汽車金融、汽車保險、二手車、服務等方面帶動整個產業鏈的發展,同時表示希望6月平臺上線後能從廣州、深圳、東莞、大灣區輻射到全國,爲用戶提供快捷的服務。

  以下是現場訪談實錄:

  Q:想問曾慶洪董事長,您剛纔提到監管層對汽車行業取消外資股比限制已經推出了時間表,發改委表示2018年先取消新能源汽車的外資股比限制,2020年和2022年分別取消商用車和乘用車的限制,廣汽如何應對外資股比放寬?

  A:(曾慶洪)關於放寬外資股比,去年4月份總書記在博鰲論壇上宣佈說中國開放的門會越來越開;包括隨着汽車股比放寬,關稅的下調,包括一般製造業的開放,包括金融。這個對我們廣汽來說,廣汽是可能汽車行業我們最多合資企業,我們有跟本田、豐田、三菱、菲亞特、克萊斯勒,大家確實很關心,包括我們投資者,作爲廣汽更多的夥伴,我們一直認爲優勢互補實現雙贏是最重要的,包括我們現在外方的合作伙伴,跟我們還是繼續深化合作,加快發展;對投資方面,我們基本上所有合作伙伴都表態,並且願意跟廣汽深化合作。我相信我們會很快跟大家披露接下來跟外方加強合作的一些項目,現在正在籌備當中。

  這些項目充分證明瞭外方對中國開放的信心,特別是兩會通過的外商投資法,這也是怎麼保護、促進外商的投資提供信心,同樣從我們合作的項目會證明外方對中國的開放政策、投資環境可以說越來越有信心。我們相信很快會和大家關於進一步合作的信息,會跟大家講。

  第二點關於我們的準備,一個我們是以效益和質量爲中心,我們叫做一箇中心兩個不動搖三個轉變,一箇中心就是以質量和效益爲中心,兩個不動搖就是堅持合資合作、自主創新不動搖,也就是說我兩個都要做;三個轉變就是我們要實現從製造到創造轉變,從數量到質量轉變,從產品到品牌轉變。特別是我們自主品牌這一塊,希望走出去爲主。不單隻我們合資合作這塊加強合作、深化合作,我們希望走出去國際市場參與競爭。這樣的話我相信,我們叫三足鼎立,歐美、日資、自主三大塊我們能夠一起都有發展,實現可持續的高質量的發展。

  Q:問一下吳鬆總,整個2018年汽車行業無論是產量還是銷量都出現了28年以來的首次下滑。我想問一下我們廣汽在行業這麼嚴峻的情況下,2018年的產量和銷量都增長了很多,這裏面內推的因素是什麼?

  A:(吳鬆)剛纔我們董事長也都說了,這幾年我們廣汽始終堅持質量效益爲中心,堅持自主創新和合資合作兩個不動搖,再實現三個轉變。實際上能夠高於行業4%的增長,去年實際上就是我們在合資合作這方面應該說進一步深化,取得了成果。

  大家都清楚,經歷了釣魚島之後,這些年特別是去年中日高層雙方互訪之後,中日之間的關係這一塊得到了進一步的改善。另外就是說,不管是本田也好,豐田也好,這些年的產品力是極大地提升,過去賣車就是說說廣告推廣一下,現在都要試乘試駕;這個本田的試乘試駕本身就具備它的優勢,豐田現在也增加了這方面的撥款。我跟你講,跟你透露一個數據,過去像廣豐有些產品的試乘試駕率只有50%都不到,3、40,現在都要求85%以上,產品力這塊得到了極

  第二個在我們的自主創新這方面,去年我們的自主品牌也增長了5%,我們現在在產品方面,SUV,從GS3,GS4一直到GS8,5個全系車型,一個一個的產品方面來講,應該說在行業裏面它是走在前列。不但聚合了我們合資在製造品質的優勢,也在這些年我們的研究院研發實力的增長,對產品這塊的支持。

  我記得我們集團剛開始搞自主的時候,只有5、60人,現在多少?將近4000人,全年可以獨立地開發三到五個全新的傳統車型,兩個左右的電動車型,而且重要的,包括我們的發動機也好,變速項目也好,發動機是實現全自制,全新的最新一代發動機剛剛又發債成功。

  第三個就是我們的新能源上,去年我們的新能源剛纔介紹了是2萬輛,相對去年是增長了3倍,而且現在新能源受歡迎的態勢進一步增長,所以結合這幾個方面,綜合發力實施的結果。更重要的一點,我們對集團今後2027年的發展和這些方面也進行了總體的佈局,在總的戰略的指導下,進一步在急劇變化的情況下,一步一步地實現我們的營運。

  Q:能否詳細介紹一下在移動出行平臺方面的規劃?更早前已有“曹操出行”在市場,廣汽的移動出行平臺的差異性和競爭力表現在哪裏?

  A:(曾慶洪)移動出行剛纔我的同事也簡單介紹了一下,是作爲廣汽未來一個重要的戰略項目。移動出行是我們兩年前開始準備的項目,和騰訊以及其他戰略夥伴進行合作,在香港成立公司,然後在大灣區先運行再輻射到全國。

  這個項目我們希望是6月份開始上線,大部分的產品是新能源汽車、智能汽車,當然我們也有部分混合動力,要考慮長途、自有設施等,但首先大部分是電動車。

  更大部分是可以帶動整個產業鏈的發展,從整車銷售、汽車金融、汽車保險、二手車、服務,剛剛講這個項目不只是移動出行,還可以帶動整個產業鏈發展,所以我們所有人把這看做非常重要的項目。我們希望6月份能夠上線,在廣州、深圳、東莞、大灣區再輻射到全國,希望我們這個平臺能爲大家也提供快捷的服務。

  Q:過去幾年有數百家汽車企業在新能源汽車方面進行投資,你們看新能源汽車產業在中國會出現產能過剩或是泡沫的情況嗎?

  A:(曾慶洪)我剛纔講,不是中國,是全球,最近寶馬、奔馳、大衆三家聯合發佈做新能源汽車,肯定中國今後的新能源汽車是國家的戰略,上升到了國家戰略。所以今後汽車行業的發展肯定是智能化、網聯化、電動化、數據化這些方向發展。作爲汽車產業這塊,廣汽也按照這個戰略逐步地推進。但是長遠來看新能源汽車發展不可能一下就完成,德國是宣佈2030年,英國2040年,慢慢減少取消傳統燃油車,所以說它可能要二十年、三十年。

  一箇中國的能源結構、一個基礎設施,不能說明天就實現全部新能源或全部智能駕駛。這個我們還是實事求是,它有一個很長的發展過程,中國什麼時候實現?我們也不知道,英國是2040,中國是什麼時候?方向是對的,但是會不會有泡沫?我們一定要滾動發展。

  我們發展的路線就是要根據市場,根據能源結構、環保、節能、安全,這些永遠是汽車發展最重要的環節,所以我相信滾動發展,滿足市場的需求,這也是中國新能源發展的基本考慮。我不希望是泡沫啊,但是我相信不會是泡沫,因爲我們始終發展要高質量發展,這是我們國家的戰略。

  港股百強

  2012年,廣汽集團闖進[港股100強]評選榜單第87名,2016年及2017年,廣汽連續兩年再度迴歸港股百強榜單,分別位列第57名及75名。

  儘管去年整體車市降溫,但產銷實現逆勢增長的廣汽在行業內的表現依然可圈可點,如今正值新一年[港股100強]評選活動火熱進行中,廣汽能否在新一屆百強榜單中更進一步再創佳績?我們期待將於2019年5月24日(星期五)在深圳中洲萬豪酒店舉行的[港股100強]頒獎典禮爲我們揭曉答案。

  作者|彭小留

  編輯|彭尚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