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没搭过卧舖火车。

这次去北欧特地选了卧舖火车,想体验看看整个过程。

由于很早就开始找资料,所以开始查询火车时刻表时,还没开放。

记得约莫是搭乘时间的前三个月左右才看到正确的车次和时间。

因为爬了网路很多资料,大多都写著六人房很小,所以我就想那订三人房好了。

网路有人推荐是睡下舖比较方便,因为行李可以放旁边,且不用爬上爬下。但也有人说睡上舖,因为上铺比较大、离地面较远比较不冷。

由于我是来回都搭卧舖火车,实验精神的驱使下,去程就选择睡下舖,回程就选择睡上舖。

而订车票时就可以选择位置的。

---------------------------------------

当天进到车厢时,一整排都是卧铺车厢,有些是三人的,有些是六人的房间,车厢的走廊非常的狭窄,推著大行李是几乎只能一人通行的大小,没拿行李,就算两个人要通过时,也要稍微侧身才方便错身而过。  

而整车厢都是卧铺,几乎都是带著行李,就可以想像在斯德哥尔摩上车时,当时走廊是多么挤了吧!

我的房间刚好是车门的第一个房间,而一开始房门都是被打开、靠在墙上,有一张房卡是插在房门上(所以原本还找不到,想说怎么只有两张房卡?)。

进出房间都需要房卡,千万要记得携带好。(但下车时记得要放回去,我就忘记放回去而带下车,后来拿去瑞典国铁柜台还的XD )

房间内还有一张是沐浴间的房卡,要去洗澡就还要另外带这张去(三人共用这张,照片中后方有莲蓬头图样的那个)。

   

我是第一个进到车厢的,看到车厢大小时,真的是深深吸了一口气,默默自言自语说了“天阿,好小!”,原本就有心理准备,但殊不知真的这么小!

关于卧舖火车三人房的空间分配:

一进门,右侧(或左侧)就是床位,车窗边有一个镜子、洗手台,镜子后打开分别是三包饮用水、三个纸杯和三块肥皂。洗手台上有一个插座可使用。镜子上方有调整空调的地方。窗边下方有个暖气出口,天花板也有空调出口。

洗手台每次按压出水十秒,水流并不大(厕所洗手台也差不多这样)

洗手台下方墙边,有塑胶袋,可拉开一侧(不用全扯掉,我一开始傻傻的还把整个塑胶袋扯下),垃圾就是丢这里。

墙上有一个楼梯,它被扣在墙边,扳开金属扣,他就可以展开,中铺和上铺的人就可以上去,走廊原本就很小,展开楼梯就更狭窄了!

房间的上方前后各有一个置物架,空间并不大,大概是可以放得下20寸左右的行李箱或登山大包包(40~60升)那种。

墙上有几个挂勾,可以挂大家的外套或毛巾。

而三人房的部分,一进门时,下铺和上铺都是被打开的,所以在还没有睡觉的时候,三个人是需要一起坐在下铺(下铺的床单和棉被是先被卷起收著,藏在下铺椅子的靠背后面),而中铺是等要睡的时候,再打开,打开程序并不会很困难,照个旁边贴的图示就可以轻易打开(一个人也能操作)。

而上、中、下铺的枕头和毛巾都是统一先被放在上铺的床上。   

从照片也可以看出,真的小到无法拍摄整间。

照片左边就是挂衣服的地方,旁边就是楼梯(照片中是被收起来了)。

至于淋浴间,由于来回我都没用到(对火车上洗澡感到不方便),所以我并不知道内部空间如何,只能确定浴室内有毛巾和吹风机(室友说的)。

---------------------------------------

 关于行李箱、个人物品

车厢走廊其实有放置行李箱的地方,但位置并不大,而且不是车厢头尾都有,我的房间刚好是车厢的一头,

没看到有放置行李的地方,得走到车厢后面才有,当时大家都在上车,走廊狭窄很难推行李箱通过,觉得很麻烦,

加上刚到瑞典又不放心,所以我是把行李(24吋)带进房间,想试看看床位下面是否可以放进去?

不过答案是:完全放不进去。

下铺床位底下的空间,我觉得大概只能放背包、比较扁的20吋布箱。

所以经过第一次的经验,真心认为搭卧舖火车时,超过20吋的行李箱就很不适合放在车厢里面,因为房间走道真的很窄,

三人房是很难两个人同时错身的程度(一个人站起、另个人最好坐下才方便通过房间走道),更不用说是六人房了。而且我只带了24吋行李箱,都无法完全打开了,更不用说其他更大的尺寸。

还好我事先就有把过夜会使用的个人物品、充电插头和衣物等拿起来,放在随身大背包里,所以24吋行李箱就只是推进房间、立在墙边没有打开。

这真的很重要,因为我不觉得有人会想要在狭窄的车厢房间内,甚至是走廊上打开行李箱找东西的!(相信我,就算想开,行李箱也是无法完全平躺打开的)

所以回程再次搭卧铺时,一上车我就赶紧去行李箱置物柜找位置,把行李箱放好(有铁链可穿过,避免行李箱滑出,但不是上锁喔),而过夜物品、随身物品等,就放在大背包里,带进车厢房内。

那一个人出游,一定会考虑到,没人可以帮忙看顾随身物品的问题,“贵重物品”到底怎么办呢? 因为车程有十八个小时,一定会需要离开车厢去厕所、去走廊透透气或去餐车买东西,总不可能一直背著一个大背包走,毕竟大背包去厕所一点也不方便啊! 

所以除了后背包外,我也带了斜背小包,护照、信用卡、现金、手机等都放在这里,决不离身,去厕所、餐车时,我就只带著小包去,方便行动。

---------------------------------

 卧舖火车到底好不好睡?

我觉得卧铺火车的摇晃,偶尔会有点像地震(三级的大小那样),

有两三次,我睡到一半以为是地震还醒来(台湾人的本能?),

但摇著摇著,其实又蛮好睡著的,会有火车行驶的声音(废话XD),但因为有戴耳塞睡觉的习惯,所以声音倒是不会吵。

睡上舖也不用怕会摔下床,床边有防护的网带,躺下后,扣好就很安全啦!  

而且床旁边有个小侧袋(像台湾搭火车时座位后方网状的袋子),可以放置小东西或手机等,蛮方便的。

不过,因为是三月搭车,晚上睡觉会冷,可能也因为越来越往北方,加上棉被并不暖,睡到一半很冷(无论是上舖或下舖)。而且不是只有我这样,隔天一早瑞典房友也是这样说喔!

车厢内暖气虽可调整,但开太暖,醒著时其实很闷(因为空间窄),但开适中温度时,睡著后又会冷。(人生好难XD)

所以我的因应对策是睡觉时最好放件外套在旁边,去程时因为睡下舖,半夜冷醒时,赶紧拿下挂在墙边的外套,如果睡上舖,就没那么方便了!

睡上舖时,我就有先准备好外套放旁边,睡到一半,果然觉得有点凉,赶紧把外套拿来盖在身上。

-------------------------------------------

那么揪竟,卧舖火车选下舖还是上舖好呢?

经过实验,我个人经验是觉得睡上舖比下舖好!  

为什么?

第一个小小的理由:卫生清洁度,睡下舖,清醒时大家都坐在你的床上,还有,要把行李放到上方的置物架,室友是会踩下舖的床缘来把行李放上去,虽然坐著或踩踏都不是在床单上(因为床单是卷起藏在椅背后,要睡时才打开、铺好),但如果有洁癖的人,光是这些应该就会不是挺能接受,我没有严重洁癖,所以勉强还可以接受。

第二个最重要的理由:空间使用问题。

其实我前往Abisko时,因时差,虽夜不深我就已经很想睡(毕竟台湾早六小时),但瑞典女生还在滑手机,我又不好意思叫他起来铺成上中下的床位,只好边打瞌睡的边滑手机,撑到大概晚上十点半时(台湾时间已是凌晨四点半),才跟他说,我困了,很想睡,所以得请他也躺平了。

没办法,谁叫中舖跟下舖的命运是绑在一起的

中舖其实是最不好的位置,她得自己展开床位,而且一旦下舖的人想睡,中舖的人就得跟著躺平,下舖的人想坐起,他就不能躺,只能把床收起来。

当中舖展开后,中舖和下舖的人就只能躺著或趴著,完全无法坐起!  

这张照片我是躺著拍的(外套盖身上),垂直空间是无法坐起的。

 

而下舖的人也是,就算醒来,只要中舖的人还在睡,就只能跟著躺著。

除非爬起来(真的是爬的姿势),到房外走廊透气或打发时间。

而上舖的命运就不同了!!

上舖的垂直空间是三个床位最大的。而且!上舖的人,一开始其实就可以坐上去自己的床位上,虽空间不至于坐得很直,但坐靠在床上滑手机、看书都是没问题的,所以上舖的人可以选择坐下舖的位置,也可以坐自己的床,他何时想睡、何时想醒都可以,也都不用考虑其他乘客的状况。  

上舖唯一的麻烦就是需要打开梯子、爬上爬下,仅此,但相对于上面说的麻烦,这一点都不麻烦啊。  

另外,上舖的隐私性也最好,下铺的人,所有东西都展开在大家面前,但上舖的人,个人物品都可以放在自己床位上。

所以,下次有机会搭瑞典国铁卧舖火车的话,真心推荐,就是选上舖就对了!!

----------------------------------------

搭卧舖火车的其他感想:

在前往Abisko的火车,我是房内第一个上车的,原本天真以为“该不会只有我吧?我有这么幸运吗??”正当我在开心地祈祷时,没多久,车长就来查票了,查票时他也顺便提醒我,我的两位室友晚一点就会上车了 。 

不过,谢谢他的提醒,车长走后,我赶紧趁著一个人时,速速地卸妆洗脸、换个轻便的衣物等。

忙完后过了一阵子,我的第一个室友就上车了,是一位瑞典女生,还好他只带了20吋的行李箱,所以他是把行李箱放到上方置物架。

一切就定位后,两人一起坐在狭窄的房内,还同一张长椅上,不说说话也不行,所以就简短地用英文自我介绍、聊一下搭车的目的地、打算要去哪里等等的,气氛会有点尴尬,尤其我一直都对讲英文缺乏自信。不过瑞典女生虽然不会很热情,但倒也蛮友善的听我讲、也会问我问题或回答我的问题。

后来也上来一个瑞典女生,三人间又彼此自我介绍,闲聊一下自己的旅行安排等,结束后,他们也会用瑞典语彼此聊天。

之后大家就各自忙自己的事,例如拿东西出来吃、去餐车买东西、去走廊晃晃等,偶尔没事时,彼此之间稍微又闲聊一下这样。

而从Abisko回Stockholm的三人房车程,比我早上车的就有一位亲切的英国姊姊,后来又有一个瑞典姊姊上车。

因为两人都很亲切、友善,也蛮爱聊天的,所以聊天的时间比去程更多了。

所以这次搭卧舖火车,我很大的感想之一就是,卧舖火车真的是英文会话课的实战考试

之前住过好几次青年旅馆,虽然同房的人也会稍微聊天,但因为彼此身体距离不像卧舖火车这么靠近,所以还可以做自己的事情、整理行李等,不会觉得非得要跟别人聊天。

可是搭卧舖火车的过程,三人肩并著肩坐下后位置很近,且车厢密闭,如果又都是自己一个人旅行,是很难不去跟同房的旅客有社交互动。

说也奇怪,虽然一开始很尴尬,但来回这样搭完,确实也多少克服了对于英文对话的紧张,因为我发现即使靠著少少的词汇、错误百出的文法,慢慢说,其实对方都是能了解自己的意思(反正车程时间很长,不用急著讲XD)。

后来想想,只要能试著去传达和理解,就算不流利,也是一种沟通了,不是吗?

-------------------------

而且想不到搭回Stockholm的卧铺火车也可以有很棒的惊喜!! 

当晚因为同房的英国女生说他虽然待在abisko 有看到极光了,但只有看到一点点,她拿出手机查了查说当晚极光指数高而且天气又好,他想也许火车上也看得到。(当时我是半信半疑,不抱著什么期待)

一路我们就边闲聊边等天黑,我跟他聊到我前年去了英国,去了伦敦、约克、湖区、爱丁堡,觉得英国好美!

他说他住在约克,很开心听到我去英国这么多城市,因为她每次听人家说去英国玩,都只去伦敦居多,他就觉得很可惜,因为很多地方都很美。

后来就聊了这几天待在abisko做了什么活动?我一边跟他分享我这几天的活动和拍的照片,也顺便聊到之前去哪些国家玩过。

聊到后来莫名讲到年假的天数、台湾职场环境,这部分真的是“令人鼻酸”,听他的状况是很羡慕....但除了羡慕好像也不知道还能说什么了。

后来瑞典大姐上车后,他和英国姊姊随意的聊到在瑞典的生活,瑞典大姐还讲到北欧语系之间的关联.....

我的老天鹅!!过程我是真的有觉得转台到BBC广播在考我的英听能力了!  

一边闲聊著打发时间,外面天色也越来越黑,为了等极光,我们还把房间的灯关掉,在黑黑的房间内、和陌生人边聊天的经验,现在想到也是蛮好笑的!

原来没期待的我,没想到,窗外真的出现了!

没错,是极光!!!

天空漂著几条淡淡的浅绿色光带,是极光女神在舞动著,太神奇了!肉眼就能看到。(后来才知道原来这晚极光大爆发)

当时三个来自不同国家的女人,紧依著彼此和车窗,不断惊呼:真的是太美了!

很可惜手机拍不下来,一定需要专业相机的!

即使是现在,回想起当时的状况,还是满满的幸福感。

能在离开极圈的路途上,有极光女神的护送,真的是太幸运了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