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_調整大小 .jpg

在開始設定一週一篇文章之後,漸漸有人期待我每週的文章了,哈哈,有點兒害羞,不過,被需要的感覺是蠻好的,但是最好的是,希望內容能提升大家對於一些我專長領域的知識。
謝謝大家的愛戴。

今天要討論的議題,我掙扎很久,到底該不該寫呢?
在訴說要討論的內容之前,我想要做一個很重要的溝通:

1. 我說的話你一個字都不要相信。
在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這本書的前言中, 哈福·艾克的第一句話就這樣說了, 為什麼他會這樣說這樣建議呢? 
➡️因為他的教導都是因為他自己的經驗所得到的結論, 所以他分享的事情都是他的概念跟過去智慧的結晶,如果跟他有相衝突的想法,並不見得有絕對的真或假,對或錯,而是反映出每個人過去經驗的不同。 所以你必須拿出自己的判斷力選擇這一份資料是否要拿來使用。

2.唯有你自己觀察到的,對你而言纔是真的;錯失這一點,你就失去了一切
「 什麼是個人人格完整? 個人人格完整就是知道你所知道的。 你知道的就是你知道的,並且有勇氣去求知、有勇氣說出你的觀察。這就是人格完整,除此之外人格完整沒有別的了。」

自我價值觀與人格完整”,這本書是在我人生最困頓的時候,救了我的一本書,那時我被最好的朋友背叛,被男朋友劈腿,信賴的客戶不告而別……。它是一本很重要的翻譯書,也是一本工具書,嚴格說來,是一份上課的教材,有興趣可以再問我。裡面的這一段話,對我來說,非常的震撼,原來,我可以信任自己。原來,我不需要去附和或認同我其實不認同的事。我不必害怕輿論的壓力,我不必在意我與他人的想法與觀點不同,我必須為我自己的感受負起責任,我需要保有屬於我自己完整的人格。關於人格完整,我必須對自己和他人誠實。我必須自我尊重。自尊,就是我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價值觀。因此我現在的指導原則是,誠實、坦率、自我尊重,抱持充分信念與自信,並維持充分的勇氣。「觀察所要觀察的,並說出觀察的結果。」

如同上述的溝通,所以我會說出我認為應該要說出的重要概念。也如同上述內容,你可以不接受我的觀念,或你願意選擇接受這個觀念,然後做更多的觀察或求證,去做出對自己最好的選擇。會這麼認真的做前提的溝通,是因為,任何人當被震撼和動搖過去信以為真的理念時,會出現懷疑、不安全感、甚至是攻擊..........,我期待你接收一份對你與你孩子而言,重要的資訊,至於情緒的部分,你當然可以有,但是觀察一下你的情緒來源為何,然後在未來的日子中,不斷的去查覈這樣的一份資料是否是正確且實用的,如果你願意私訊我你的感受,我會非常歡迎。

 

關於自然醫學,如果你要採用,那是一條漫長的路,而且你必須有決心,碰到問題時,要一直學習及持續找到答案,認真詢問專家。
先來討論什麼是自然醫學?
大家知道目前的主流醫學是西醫吧!!!所以有病看醫生,頭痛喫頭痛藥,腳痛喫腳痛藥,有流鼻涕和咳嗽現象喫感冒藥,就是現代人的寫照。完全相信西醫,忽略自我的身體意識、忽略身體的免疫系統、忽略身體有自我修復的能力。自然醫學(NaturopathicMedicine)源自於希臘文,意指自然界具有治癒疾病的力量。廣義的說,最早的歐美醫學就是自然醫學,從西方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提出的「體液說」,到德國的順勢療法,甚至全世界各地的傳統醫學,如中醫、印度醫學、等,都可算是自然醫學範疇。運用天然無害的方式治療病人,稱為自然醫學。
西醫有西醫的好,用於外科手術好。至於那一顆顆不屬於身體的化學藥丸,就有待商榷了。

 

今天要討論的重要議題是
疫苗真的有用嗎?
如果真的要打疫苗,該怎麼打?

先請大家看完以下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M6Yp6cGGeo&list=PLqodO643kQQqIPb6Vs7IWuka03zGfO8DF&index=122
這個影片大約10分鐘,看完會有些許概念。

這些內容出於這本書
瘦孕順產_sm.png

以下是作者自己介紹這本書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U8tVXTHGAA

這個是我非常欣賞的一個人,仁心、自然、敢說真話、擁有很多的重要資料、而且不斷的學習成長進步、並且勇於分享,謝謝宇凡。

接下來進入重點打疫苗真的有用嗎?

在剛剛的影片當中已經說明瞭,環境衛生的改善,纔是降低傳染病的感染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疫苗的構想極好,它是想把減弱威力或死亡的病菌打入體內,向免疫系統先打聲招呼,讓免疫系統為他量身打造抗體,往後再見到它時,抗體就能很快撲滅病菌。但是, 研究也證明瞭人類以自然的過程取得的免疫力, 再度感染的機率可以壓低至32%, 但是從疫苗中獲得的免疫力, 卻有80%反覆感染的機率

先了解一下身體的免疫系統如何工作。

人體的免疫系統如同一個國家的國防系統,負責保衛身體,當有敵人入侵時,就會像軍隊捍衛國土般,發動與敵人的戰爭。當人體第一次碰到抗原(引發免疫反應的外來物質)時,會需要較長的時間以誘發身體的免疫反應(也就是找出身體對抗敵人入侵的策略);但在第二次遭遇相同抗原時,對「敵人」具有「記憶力」的免疫系統,便可在短時間內誘發強大的免疫反應,即時與病毒抗戰。 

由於大多數傳染疾病的潛伏期都相當短,發病後往往也相當嚴重,卻又無法像慢性病一樣可透過篩檢、早期發現而加以治療,因此,針對特別容易受到傳染病感染,抵抗力最弱的嬰幼兒階段,會建議從新生兒時期就進行疫苗注射。 

當疫苗內少部分引發疾病的細菌、病毒,或微量細菌所產生的化學物質被注入嬰幼兒的體內後,像舉行防毒演習一樣,將引導嬰幼兒的免疫系統預先製造出抗體,降低發生嚴重疾病的機率。但接受疫苗注射後,人體能否誘發出足夠的保護性免疫反應,其實和本身狀態有關,例如:當身體的免疫力低下時,疫苗產生的保護效果便會不如預期。

獲得免疫力的過程不同,抵抗力也會有品質的差別。 我們自然感染到的病菌, 必須經過許多道免疫系統的關卡才能進入人體。病菌從眼鼻口皮膚進入體內,人體內的黏液、 淚液都有免疫系統; 如果病菌進了胃部, 由蛋白質組成的病菌大部分會在這個時候被胃酸分解。 但是, 如果有病菌真能通過胃酸進入腸道, 人體70%的免疫系統就在腸子裡等著它。 這個過程讓人體免疫系統的每一道關卡都對此病菌有全面的瞭解, 也因此,如果日後再被此病菌侵犯,就可以有更全面的抵抗策略。

人類免疫系統的反應分為初級與次級。 初級並不表示低階, 他代表的是前線的意思。 初級免疫反應是人類最古老的免疫系統, 也就是他是我們在演進時第一個發展出的免疫系統。次級免疫反應要等到初級免疫抵擋不住時,才會啟動。抗體其實是在次級免疫反應出現時形成。 這表示, 如果在初級免疫反應時就能擋住病菌, 那麼次級免疫反應根本無須啟動, 抗體也無用武之地。 但是, 如果前線的初級免疫反應很弱, 那麼處於後方的抗體即時再強, 當敵人排山倒海湧入時, 抗體也不見得有能力取勝, 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抗體很多, 卻還是得病的原因。 支援人體初級免疫反應的並不是疫苗,是營養元素鞏固的。

如果病菌不是經過初級與次級免疫侵入人體時,問題就產生了。 疫苗將病菌直接打入體內, 也就是大開城門, 讓的人直接進入。 這個不經過初級免疫, 直接啟動次級免疫的方式, 會讓這些菌在體內潛伏多時, 就像潛伏在戰區的間諜一般, 只要免疫系統一弱,它就蜂擁而出。例如, 水痘疫苗將水痘病菌打入體內, 之後就無限期的留在體內, 一旦人體的免疫力降低, 他就再度浮出作怪, 這時他的病名就變成了帶狀皰疹、蛇纏腰。 結果現在疫苗公司開始宣傳,為了預防它再次浮現還要再給這個泡疹施打一劑疫苗。

剛剛有看到影片吧!對於研發疫苗的公司來說,疫苗是多大的利益? 所以擁有金錢,在現在的社會就能推動整個社會的方向。因此,唯有提高自己的認知與瞭解,才能讓自己處於主導點,而不是被影響點。

什麼是病毒?以下有兩篇文章,自行參考一下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97%85%E6%AF%92#%E6%B5%81%E8%A1%8C%E7%97%85%E5%AD%A6
https://www.news-medical.net/health/What-is-a-Virus-(Traditional-Chinese).aspx
基本上呢? 世上沒有一種藥能殺死感冒病毒。病毒是寄居在細胞內部的,目前還沒有藥物能夠進入細胞內部專門殺滅病毒,何況感冒病毒有上千種。
那感冒藥做啥用?感冒藥的作用是緩解咽痛、鼻塞、發熱等症狀,讓身體覺得舒服一些,並不是消滅病毒,感冒藥的說明書上也多是寫治療症狀或緩解症狀。真正殺死病毒的是身體的免疫細胞。

世衛組織駐華代表處、衛生系統與衛生安全組組長馬丁先生曾在採訪中說過「抗生素是無法消滅感冒病毒的」,抗生素是消滅細菌,而不是病毒。但病毒進入體內會降低身體抵抗力,使人體感染細菌,所以使用抗生素似乎有效,但世衛組織早就對我們提出警告,濫用抗生素會引發嚴重的耐藥性。一般而言,感冒時除非出現黃膿鼻涕,同時伴有發熱外,不宜自行服用抗生素;當感冒症狀嚴重或者並發其他症狀時,應及時就診,在明確有細菌感染或者有併發症時,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抗生素。所以真正消滅感冒病毒的是身體的抵抗力。也就是身體的保鏢,吞噬細胞!人體血液中的吞噬細胞是一種能吞食有害物質的細胞,但它需要維生素的數量是其它細胞的50倍,藉助於維生素C,可以明顯增強吞噬細胞的功能。在門診拿感冒藥時也經常能看到醫師配了維生素C和維生素B12等,都是增強抵抗力的。所以,感冒了以後要多休息,喫富含維生素的如橘子、西紅柿、獼猴桃、橙子、西紅柿、哈密瓜等蔬果來增強抵抗力,抵抗力增強了,病毒就會被自然的殺死。

上次去上閱讀起步走,許醫生也提出了許多觀點和內容,以及看醫生如何詢問醫生所開的藥有哪些?!這邊也一起分享給大家!!

getImage.jpg

 13536.jpg

 

13530.jpg

13532.jpg

大家問:「喫藥會傷身嗎?」

醫生說:「當然會」

小兒科有8成生病是病毒
病毒,無藥可醫
13533.jpg

醫生開的都是症狀藥,喫了只是稍微舒服的。
有沒有醫生都一樣

抗生素,不能亂喫,是殺細菌的,不能殺病毒。
抗生素會將好菌壞菌都殺,而且好菌會先死,因為通常好菌比較弱,如果好菌先死,壞菌還沒死,那比例就會被破壞,壞菌如果沒死透,就變成壞菌會越變越多,這就是為什麼有時候抗生素會越用越重。

所以如果去看醫生,可以如何瞭解醫生開得是什麼藥呢?

請問醫生
1他今天是什麼病?
2我回去要注意什麼事情?
3目前這個當下,哪些藥是一定要用的,哪些是不一定需要的?
4請問今天有沒有開抗生素?

 

以下是有可能病毒感染的症狀

13534.jpg

 

整理了那麼多,最後要再次提醒,喫飽喫營養,睡好多休息,情緒穩定纔是養身的最佳王道。跟流行,打疫苗,都是可以多方瞭解後,在決定需要與否。

如果真的要打疫苗,該怎麼打?

施打疫苗有策略, 這些方法能降低孩子被疫苗損傷的機率。

1. 延後施打疫苗的時間
現在疫苗施打的時間都太早了。 嬰兒的免疫系統是跟著腸道細菌的繁殖而增強的, 這個細菌繁殖的時間,至少需要半年到兩年。 這段期間內, 嬰兒的淋巴結還很小、 它們才初步成形, 在骨髓與淋巴結中的血漿很稀薄, 免疫血球素的製造量也很低。 也就是說, 出生嬰兒的免疫力是很不成熟的。 所以出生嬰兒的前半年, 都是靠母體所給予的抗體在抵抗所處環境的外敵。 如果在免疫系統還不成熟時,就施打多種疫苗, 對正在成長的免疫系統來說, 是極大的負擔。 其實, 被稱為免疫學之父的愛德華·金納醫生 在1796年施打第一劑牛痘疫苗的對象, 是一個8歲的健康男孩。

2. 每6個月只打一種疫苗
現在的疫苗常是五合一、六合一的合併針劑, 有時打五合一的同一天, 還可自費再加肺炎鏈球菌跟口服輪狀病毒。 這些疫苗不管是死是活, 不管他的力道是強是弱, 都是病菌。 也就是說, 人類歷史上, 這是我們第一次要求身體同時處理白喉、破傷風、百日咳、小兒麻痺等重大病菌。
人類免疫系統的資源是有限的,也就是說,免疫細胞的數量不可能無限複製,在有限的資源下,不停加重他的戰鬥負擔,這場戰爭要贏很難。
請饒過我們的小寶貝吧!聽起來是否很心疼,我們感冒生病都需要1-2週來復原,我們的寶寶並不是玩偶,如果少了知識,只有讓他們受苦了。
因為體內抵抗外敵需要資源與時間,所以疫苗施打最好延後,而且每次都只打一種病菌,並且每一針中間,都至少等六個月再繼續施打。

3.查詢疫苗有無含有硫柳汞
硫柳汞是疫苗添加物中最具毒性的物質,要查詢疫苗中是否有硫柳汞,可以上Vactruth網站查詢。汞中毒的可能症狀為:自閉、過動、焦慮/憂鬱、對外在刺激過分敏感(冷熱、光線、觸摸)、手抖、失眠、入睡困難、口水過多。

4.避免施打活性病毒
這些病毒的繁殖很容易在體內失控, 尤其是寶寶免疫力下降時,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避免活性病毒。

5. 如果有生病症狀,則停打疫苗或先不打疫苗
有生病症狀表示孩子的免疫系統已經負擔很重了, 這時如果再打疫苗 加重免疫系統的負擔, 免疫系統很可能癱瘓。 不但原本症狀可能更加嚴重,還可能出現更多的症狀。 如果孩子本來沒事, 但打了疫苗後卻出現嚴重反應, 這並不是正常現象。 症狀就是警訊 會發生症狀就是為了要告訴你, 引起症狀的環境應該有所修正。所以,孩子打疫苗後,父母要有習慣並有警覺地觀察反應,最好紀錄(1)施打疫苗的日期(2)施打種類(3)施打單位(4)施打後反應。 如果反應強烈, 表示孩子不適合施打疫苗, 他的免疫系統可能還不夠成熟, 或是他可能對疫苗中的添加物敏感。 父母應對未來的疫苗針劑做更周全的考慮。

6. 施打疫苗前需補充營養品
以下營養補充品最好在疫苗施打前後兩星期到一個月之間補充
(1)魚肝油
(2)複合式維生素C
(3)攝取硫含量高的食物( 動物內臟和蛋)
(4) 平衡血糖
( 營養補充的部分之後再做詳細的補充)

7. 使用類固醇藥物期間不打疫苗
服用或者是皮膚的藥都一樣。 不管是服用型或外用型的類固醇藥物, 都會抑制白血球參與發炎過程, 藉此達到消炎目的, 但是由於白血球被抑制, 所以這類藥物都會抑制免疫力。 當孩子的免疫力被抑制時,注射疫苗疫苗的危險性就相對升高。

 

這篇整理得非常詳細了,如果還想多瞭解,可以去購買賴宇凡的書,會很有幫助的。

如果對於父母講座有興趣的,可以加入我的Line@,定期會有文章以及講座資訊,歡迎你。

1194396.jpg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