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1348_meitu_2.jpg

最近在指導共學的時候,發生了一個非常誇張的情況,就是一個30多人的團體,將近一半的小孩都因為身體微恙,而無法出席共學活動,我感到非常的掛心。

在意的點是,覺得太多媽媽很愛孩子,很希望能給孩子最好的,卻因為照顧孩子勞心勞力,而沒有時間學習更好的教養訊息,來幫助自己跟孩子。

實在是太想幫助大家都能健康了,所以我今天想針對這個問題,做一些討論!

???????????
孩子為什麼會生病?
有什麼方法可以讓孩子免於疾病?
感冒可否帶孩子出門?
孩子一起玩遊戲時,你喫我的玩具,我喫你的玩具,口水交流,真的是可以的嗎?
為什麼你的孩子不太生病?
你從來共學都不會請假,你是怎麼辦到的?
微菌交換是什麼?
為什麼要打疫苗?
打疫苗真的有用嗎?
疫苗裡到底裝了什麼?
不打疫苗可以嗎?
??????????

想一想
什麼時候,我們最容易有感冒,或不舒服的現象?(➡️頭痛,脖子緊,喉嚨痛,流鼻水,咳嗽,打噴嚏,疲倦……)

沒睡飽?
沒喫好?
沒穿暖?
然後在這個時候,工作壓力大,被某人批評,貶低能力,然後就身體不舒服,症狀下去……

 

有一個不會發生疾病的重要基本條件是:照顧你自己

照顧你自己的簡單說法是喫飽,睡好,穿暖。

要認真說起內容是
➡️1.人們如果患了會傳染的疾病,必須被隔離起來。如果是自己,就要把自己與他人隔離起來,並且尋求適當的治療。如果是他人,就必須要堅持請他採取適當的防範措施,並獲得恰當的照顧。

➡️2.保持身體清潔。

➡️3.保健牙齒與口腔清潔。

➡️4.適當的飲食
飲食不當的人,常有體力不足的傾向,有時候脾氣會很不好,並且比較容易生病。並不是要喫特別的食物,而是要飲食規律,而且喫得營養
(營養是飯菜肉均衡,關於如何均衡營養,下一篇說明)

➡️5.充足的休息
生活中有很多時候,工作會佔用正常的睡眠時間,但是,沒有適當的休息,會使自己成為別人的負擔。疲倦的人不機警。他們很可能會犯錯。他們可能會發生意外。他們可能會置他人於危險之中。所以對於那些沒有得到適當休息的人,要堅持他們有充分的休息。
(以上出自於快樂之道一書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i3mi2sS4Fo
 

所以,我們對待自己的標準是如此,對待孩子的標準也是如此。

 

特別要討論的是,寶寶早期最大的不愉快就是來自飲食。一個沒有正確餵食的寶寶不但不快樂,也不健康。

一般餵給寶寶喫的東西到底是什麼呢?含大量碳水化合物的即溶奶粉?好喫嗎?

沒錯,發展腦部需要熱量,但是碳水化合物,並不含我們身體組織和骨骼所需要的蛋白質。所以當我們看到一個臃腫的現代寶寶時,你就會明白他的照顧者一定是餵了過多的碳水化合物。

寶寶的飲食一定要含有大量蛋白質,因為 蛋白質可以修補神經和骨骼。 一個受傷的人 ,若沒有攝取蛋白質是不會康復的。

不論寶寶兩天大或三歲,一定要攝取蛋白質,以擁有健全的頭腦、骨骼和身體組織。蛋白質可使寶寶健康、漂亮、敏捷、擁有良好的睡眠和健全的發展。

這一塊是很少被提及以及注意到的,但是極為重要。

以下是寶寶所需要的熱量及蛋白質的比例,參考一下:

「嬰兒的活動量大,熱能消耗多」,再加上嬰兒「在短短一年中,體重增為三倍」,所以在第一年的人生中,要有好的成長,其營養及能量的需要量,將是大人的2~3倍以上。舉例來說,大人每天每公斤體重約只需35~45大卡,而4個月以前的嬰兒,則每天每公斤體重需110~120大卡;4個月至1周歲則每天每公斤體重約需100~110大卡。

嬰兒每天每公斤體重的蛋白質需要量,是大人的2~3倍。如:大人,除了孕婦之外,一般每天每公斤體重需要1公克-1.2公克的蛋白質;而6個月以前的嬰兒,約需2.2公克;6個月之後到成長階段的孩子,一公斤體重大約都需要2公克左右的蛋白質。

 

好了,討論完基本條件,喫飽睡好穿暖後,接下來的討論刺激了。

1281344_meitu_1.jpg

 

醫生和營養師總是談到「壓力」會導致疾病,並說壓力是發生在各種疾病和意外事故的先決條件。

所以所謂的「壓力」是什麼?
我們翻字典解釋一下

「壓」,形聲。從土、厭聲。”厭”有鎮的意思。將土加重於他物之上,被加重之物易於毀壞。所以「壓」本意為壞。

「壓力」
(一)物理學中指垂直作用於物體表面的力。
(二)精神、意志上所受到的壓迫力量。

壓力可能來自於工作,可能來自於肉體上的打擊,可能來自於一個或一個以上的生活領域受到壓抑。

一旦找出這個壓抑來源,並加以處理或隔離,疾病或狀況的情形就會減輕。

「壓抑」的意思是,對自己或他人的感情、衝動或記憶等,加以壓迫抑制,使其不能充分流露或表現出來。(壓迫:施加壓力逼迫他人順從。抑制:剋制,控制)

所以,我們看看,如果在我們的工作領域中,我們每次提出的好點子,都被反駁,不能實行,我們會有什麼狀況。

回到家中,看到另一半,想要上前來個親吻或擁抱,結果被拒絕,並說你身上有怪味,回家是不會幫忙做家事喔,對了,帳單你還沒拿去繳……,你感受會如何?

如果長期處在這樣的狀況之中,一個人的情緒度會變得很低,然後就容易感染疾病以及發生意外。

所以試問,你對你的孩子做了什麼???

「你不要」「你不能」「控制一下自己」「這樣很危險,會受傷」「不可以不穿外套,會感冒受涼生病」……

我們引導孩子的注意力去了哪裡?!是保護,還是限制,抑或是威脅??

孩子為什麼會對環境,會對於學習失去熱情呢?

這是一系列的覺察。是我們應該阻止孩子使他失去探索的能力,還是我們預備好安全的環境,讓他們恣意地去探索??

可以觀察到孩子為什麼會一直生病的原因了嗎?

1281345_meitu_2.jpg

我有一系列可以解決孩子情緒上和身體上的痛苦解決之道,如果你希望能夠有系統的學習這些方法,請加入我的Line@,並說通關密語,「疾病與受傷之援助法」,我即將開課協助大家。

1194396.jpg

在開課之前,請照我上面的建議執行,喫飽睡好穿暖,並且減少壓抑來源。觀察,會使你有所進展,祝福你。

對了,關於疫苗,之後再來討論,另外,關於微菌交換,下面有一篇文章可以參考一下。

http://beyondnewsnet.com/20141126/12199/

 

參考書籍

兒童手冊
壓抑的來源手冊
快樂之道基金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