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長賴清德宣布可停建深澳電廠。(圖/記者屠惠剛攝)

▲行政院長賴清德宣布可停建深澳電廠。(圖/記者屠惠剛攝)

記者陶本和/台北報導

行政院長賴清德12日宣布停建深澳電廠,再度引起各界對於觀塘案與選舉操作是否有連結的揣測,黨政高層表示,在環評與會議進展的時程表中,觀塘案的過關,其實有在政府的預期之內,反倒是行政院長賴清德一個星期前在立法院備詢時先鬆口「可重新評估」,完全打亂原有的節奏,因為賴清德當下丟出的觀塘換深澳的想法,「大家都不知情」,不僅府黨傻眼,牽涉其中的新北市長候選人蘇貞昌、桃園市長鄭文燦也都亂了陣腳。

把時序回推至10月5日,賴清德在立法院備詢時拋出震撼彈,針對深澳電廠的議題,首度鬆口表示,經濟部可盤點天然氣的能源計畫,行政院也可以重新評估是否要停止興建深澳電廠;接著才過一個週末,8日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因「觀塘案」請辭,隨後觀塘案也火速通過環評。

熟悉內情的民進黨人士指出,由於適逢2018年底選戰前,此一議題快速延燒,短短不到一週的時間,從賴清德鬆口到觀塘案通關,社會氛圍很快出現,所以政壇也立刻將民進黨政府扣上用觀塘換深澳的帽子,而在這波議題攻防中會被影響到的候選人,首當其衝的就是蘇貞昌跟鄭文燦。

▼蔡英文、賴清德出席新北市百工百業挺改革活動,為蘇貞昌站台。(圖/記者徐斌慎攝)

▲▼蔡英文、賴清德出席新北市百工百業挺改革活動,為蘇貞昌站台。(圖/記者徐斌慎攝)

黨政高層直言,賴清德在5日提早「放炮」,大家都不知情,打亂了府、黨本來在深澳議題的預期跟節奏,那天上午看到賴清德在立院的談話,幾乎傻眼。

另外,在蘇貞昌陣營方面,在此之前也豪不知情,面對突如其來的襲擊也一陣慌亂,除了團隊必須緊急討論該如何因應外,連候選人在第一時間內也被媒體逼得要給個說法。兩天後,觀塘案過關,鄭文燦團隊也是在未知情下被迫接招,而其態度上也只剩無奈,感嘆只能扛起來背書。

黨政高層指出,深澳電廠興建本身就是假議題,早在3月份,大家就知道「不可能興建」,但是站在政府的立場,還是得依循「環評程序」,這段時間就是把程序走完,況且在深澳電廠本來的戰略定位,就是「備而不用」。另外,最近已經確定在綠能發電的發展進程速度超出當初預期,招商比預想的要順利,在各項發電配比上,本來就是滾動式在調整的。

黨政高層指出,本來的規劃應該是等「深澳電廠」確定停止興建之後,再順著處理觀塘案,但大家都沒想到賴清德先鬆口,議題快速發酵,加上時間點敏感,才出現所謂「拿觀塘換深澳」的猜想,甚至還有認為鄭文燦有高民調,犧牲他來救蘇貞昌的選情等說法。

對於觀塘案與深澳停建被掛鉤,以及各種有關選舉操作的說法頻傳,黨政高層語出無奈地表示,賴清德就是一個決定了什麼事情就會去說、去做的人,只是選擇的場合與時間點不太適合,就像上次講雨下在哪裡都會淹水的那件事,在那個當下的時間點與氛圍不合適。

該高層人士也重申,3月就知道深澳根本不會興建,所以根本沒有所謂觀塘換深澳,也沒有犧牲鄭文燦去救蘇貞昌的劇本,但就另一個角度而言,國民黨新北市長候選人侯友宜一直以來就鎖定深澳猛攻蘇貞昌,現在深澳電廠沒了,雖然瞬間沒有議題可攻,自然就開始打政府髮夾彎。

▲蘇貞昌挑戰者專訪。(圖/記者林敬旻攝)

▲新北市長候選人蘇貞昌。(圖/記者林敬旻攝)

▲桃園市長鄭文燦專訪。(圖/記者周書羽攝)

▲桃園市長鄭文燦。(圖/記者周書羽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