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他們全身心投入到藝術創作中,能為角色做出犧牲。像姜黎黎,為了拍《紅牡丹》,苦練馬術。為了鏡頭真實,冷天淋雨,咳嗽發燒。

深入群眾,體驗角色。過去演農民就和農民同吃同住,演工人就到工廠下車間,留出一段時間體驗生活,直到別人看不出來他是個演員。像王馥荔,演《咱們的牛百歲》里的菊花,一看就是個潑辣的農村婦女,根本看不出來她溫柔賢惠的本來的樣子。

為了角色需要,要不惜犧牲自己的形象。有的演員演解放前的人物,還要濃妝艷抹,戴上假眼睫毛,看著很假。

不能為了報酬,同時接拍很多戲,每一個都應付一下,來個摳圖。本來演技就有待提高,還一下接了很多角色,根本應付不來。

過去的演員是個職業,不拍戲時也是個普通人,所以能和群眾打成一片。現在是經濟社會,需要明星效應,所以產生了很多明星,明星因為收入高,活動多,所以沒有時間深入群眾和體驗生活。

所以做為演員,一旦接了戲,就要向老一輩藝術家學習,認真演好自己的角色,多學習。

現在也有很多好演員,像孫儷,馬伊琍,袁泉,閆妮,劉詩詩演技都是很不錯的。演技過關,演什麼大家都愛看。


為什麼我們看過老一輩演員演的電影。電視劇,能記住她們幾十年都不忘記。因為她們為了一句台詞。為了一個動作。寧可放棄舒適的生活。下鄉下廠深入體驗。深入生活。直到滿意為止。真正是叫做台上三分鐘,台下十年功。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