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的姬、羌其中的羌應為姜,戎狄中的姜和華夏中的姜不是一碼事。雖然陸渾戎也自稱是炎帝姜姓的後人,但華夏人視其為羌人。姜為上羊下女,是炎帝神農族群從母系時代而來的古姓,而羌字下部是曲膝的人字,說明戎人曾是臣服於神農的游牧族群。而狄人中的姬,與華夏周人族群的姬姓也是有區別的,雖然狄人的一些游牧族群也稱姬姓,並自稱是黃帝的後人,只不過是他們偶爾與黃帝族群的後人有過通婚,曾經娶過黃帝族群後人中的女子,就一度隨母親使用了姬姓。其實他們是沒有長期固定的姓氏的,因為戎狄不一定有文字,更沒有什麼史官來記載歷史和族譜,僅一度憑口傳而已。如漢代時的匈奴自稱是夏後氏的苗裔,到五胡亂華時,匈奴的劉淵又使用劉姓自稱是劉邦的後人,說明了游牧族群是沒有什麼相對固定的姓氏的,且與華夏人女子稱姓、男子用氏的嚴格習俗也是不同的。


春秋時期的戎狄(翟)支系繁多,隴西有昆戎、獂戎、山戎、綿諸、翟、岐、涇,這些部族多屬「夏後氏苗裔」,如淳維、昆吾、大彭等,即商代脫離中原的部落或氏族; 漆河(古姬水)之北有沮渠、烏氏、室韋、朐衍之狄,這些部族多屬「商奄之民、殷氏七族」等,即周代脫離中原的方國或部落。

《周書·西羌傳》記載:當春秋時,諸戎(「周余民」)間在中國,與諸夏會盟。其中,晉國封地與「殷邊侯甸」接壤,與「夷司王臣」為鄰,對此,東周的大盂鼎 銘文記述:「邦司四伯,與夷司王臣」對舉。經考證,所謂夷司王臣,屬於夷人「徹遷自厥土而為周臣者」,也就是說,當時的北狄,極有可能是來自東北的移民。晉國為了「御狄」和開疆拓土,曾釆用「三行」攻法,即戰車與兩側徒兵齊頭並進,甚至舍車崇卒,以適應山地步兵作戰……,春秋早期,這些夷司王臣及殷邊候甸,曾一度成為赤狄諸小邦,也曾盛極一時,並滅刑亡衛,但後來又大都被崛起的晉國逐步吞併。晉的卿大夫不少人娶了翟狄之女為妻,仍採用「啟以夏政,疆以戎索」的民族政策,先後同赤狄(炎帝)部族的倗伯、霸伯等隗方聯姻、賜婚和政治往來(有畢媿媵鼎為證)。不同族群間的通婚不僅引起了人種乃至語言、風俗方面的變化,它也直接影響到當時的政治生活。

其中,秦國自襄公至穆公的一百七十年里,一向與封地中的西戎諸部和平共處。襄公依據「戎翟」諸部各自為王、互不聯絡的特點,先與那些對秦國不構成危害的「戎翟」建立友好關係,實行安撫、維和政策;後與那些對秦國構成較大威脅的「戎翟」訂立昆弟和親盟約,實行拉攏、收買政策……創立「益國十二,開地千里,遂霸西戎」局面的是秦穆公。直到戰國之前,文獻中少了關於西戎的記載。這說明秦文化佔據了廣大甘肅地區及寧夏的一些地區,當然也有較多土著民族與秦人共存。這裡的大量秦墓即可證實該地區確已處於秦人的有效統治之下,然而,因「秦人僻居西土,久與狄為鄰」,所以,秦人雜戎狄之俗並不奇怪,但直至商鞅變法,中原諸夏一直呼秦人為「秦戎」。考古資料證明,其實秦人源自東北,周成王時代 才由東方的商奄來到隴右。也就是說,秦人從前的物質文明程度也是蠻高的,從禮縣出土的一些嬴秦早期的青銅器來看,其工藝水平一點不比中原落後。另外,從發掘的一些秦貴族墓來看,有的墓穴中沒有留存骨骼,人們由此推測,當時的秦人也可能推行過火葬。因為西戎當地的羌、義渠、及河西走廊的月氏等民族當時實行火化葬俗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