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大多數建築人來說,2018都過得異常艱難,地產領域日益唱衰,行業風向也瞬息萬變,身處其中的我們除了逐漸增長的焦慮情緒外似乎一無所獲。

值此新春,我們邀請了24家設計事務所負責人,請他們談了談回望2018後的點滴感悟,有些是他們深耕設計多年的肺腑之言,有些是他們體察行業之後的深刻洞見。

如果你此刻正被焦慮和迷茫裹挾,可以靜下心來聆聽,或許我們未必能改變潮水的流勢,但那些如星火般對於行業的思考,將助我們辨明前行的方向,這已足夠令人欣喜。

今天是阿客新春特輯的第1期。不管在什麼時代,心有所「築」,就是我們堅守至此的原因。


01

「這始終是個商業遊戲。」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狄更斯的這句名言,在2018年終於被準確翻譯:2018是過去10年最差的一年,但也許是未來十年最好的一年。

的確,2018年,長達15年的汽車牛市宣告結束;從一線城市擴展到3、4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如同落日前的餘暉,雖燦爛,卻並未持續太久。雖然18年初大部分經濟人士就已經對經濟不抱樂觀態度,但如此快速與明顯的下行依舊出乎大多數人意料。任正非準備過冬的觀點同樣適應於建築領域:一線城市房市低迷,三四線城市趨於平穩,上半年虛假繁榮造成的大擴軍趨勢在第四季度開始下行等等。

設計作品:蒙山設計師酒店

而在另一方面,李寧、波司登等品牌的回溫似乎又再一次的證明瞭設計的力量和價值;網紅設計風格依舊在一些商業項目中扮演著拋磚引玉式的作用;藉助明星優勢,「丹行道」讓建築師獲得了跨領域的關注;鄉村和城市更新持續升溫,真實的改變著更大多數人周邊的生活環境。

然而正如2018年是消費升級與降級並存的一年一樣,「品牌價值」和「性價比」兩個關鍵詞投射於建築和設計市場,時刻提醒著從業者:這始終是個商業遊戲。

設計作品:上海某小學+幼兒園概念圖
宋瑋 | 我選擇不為設計奉獻終生?

mp.weixin.qq.com
圖標

02

「不是你想不想變,而是不得不變。」

2018是必將被人銘記的一年,一方面,科技的飛速發展繼續顛覆性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狀態,人工智慧、VR、大數據結合互聯網讓衣食住行變得更加便捷,另一方面,貿易戰、房地產下半場、經濟整體下行,又讓所有的行業都不容樂觀,人人似乎都在憂心忡忡,對於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

對於獨立建築師而言,已經到了「不是你想不想變,而是不得不變」的時候了。所幸作為一個有著「不務正業」傳統的建築事務所,我們今年做的一些事情還算有趣。

首先是我們拍的關於建築師主題的電影《垂直》在海外的一些電影節(比如美國戴維斯大灣區電影節,墨爾本獨立電影節,中加電影節等)拿了一些獎項,並且經過媒體報道在國內引起了一小波關注。這是一個以建築學院為背景,以女建築教師和她的幾名學生在建築悟道和實踐中所遭遇的心路歷程為線索的故事,試圖表述一些建築師的真實感受。目前此片在申請公映許可,期待年後可以在院線或網路平臺與大家見面。

電影《垂直》海報

關於設計本身我們在嘗試一些中小型且偏實驗性的項目。在「河源在上村文化廣場」項目中,我們嘗試將文化性植入村民的日常生活中,在村委辦公樓設計裏用簡約空間和素樸材質的手段,將政務辦公與村民活動結合,而在兒童閱覽活動中心裡,我們試圖建立一個半開放的場所,村民和兒童可以自由進出,實現嬉戲、交談、閱讀等行為。它們二者與更新後的戲臺一起,將強化場地的精神氣質。在「珠海鬥門蓮舍民宿設計」項目中,我們嘗試用了一些類比於電影的手法進行設計,比如光影、景框、疊畫、蒙太奇等等,讓一個瀕臨凋敝的老院子舊貌換新顏,呈現出帶有南方園林特色的文人氣質,目前已經處在運營中。

設計作品:珠海蓮洲民宿

另外,我們也持續進行著我們關於城市研究的工作,關於北京的調研文本《北京蒙太奇》目前已經在出版社校稿階段,預計春節後面市。這是一本關於北京」都市拼貼「特徵的記錄集,選取了一些典型的區域,採用案例類比的方式,運用圖解、照片和文字結合的方式試圖描繪出一幅當代北京的肖像。

總的來說,變數是我們的時代和環境,而「恆量」是我們一以貫之的研究型實踐的態度。

張為平 | 從MVRDV到First電影節,「建魔」和他的光影世界?

mp.weixin.qq.com
圖標

03

「唯有如此,才能將這世界上各種技術可能性都作為我們自由馳騁的場域,並且探索新的未知邊疆。」

2018年是我們以在本土的工作室的形式工作的第4年,在這一年裡我們繼續發現建築這件事兒在實踐中擰巴的地方,一個地表工業最強的國家理應匹配全世界最優質的工業加工資源,卻一股腦兒的愛上了中國風,一種據說是表達了我國精髓的懷舊風格。

你看看唐代大屋頂下氣象萬千的碩大斗拱,你看看宋代纖麗的屋頂曲線,那不是什麼中國情懷,那是不折不扣的高技派,赤裸裸的在向全球炫技!什麼是中華文明?我們是千八百年之前四野八荒之下唯一能用木頭幹這個的!所以我們強悍!所以我們輸出技術,傳播文化!

2019年,我們繼續用我們取得的那一點兒小天地把我們能用的用紮實了,無論是技術,經濟背景,在這之上纔是我們的種種奇想。為了有一天我們做的沉積在地層裏了,未來的人不會覺得這個時代返祖了。

這條路註定是艱難的,特別是今天好像專門把這條路讓給了歐美日這些工程設計能力已經過剩的國家的建築師們,腳下這片土地專註各種情懷。但是,我們唯有如此,才能將這世界上各種技術可能性都作為我們自由馳騁的場域,並且探索新的未知邊疆。

李真 | 用意識去意識自己,用感知去感知世界?

mp.weixin.qq.com
圖標

24家設計事務所2018行業與事務所經營回顧

心有所「築」篇

「這個時代,不是你想不想變,而是你不得不變。」

「你之所以是你,是因為你不是他們。」

見微知「築」

「讓設計作品變成商品交給市場檢驗。」

「小型設計公司的使命是明確自己的精準定位。」

共同觀「築」

「基本制度不改,靠建築師透支奉獻推動行業,前路更坎坷。"

「傳統評價體系面臨新壓力,如何讓設計體現最大價值?」


感謝SWArchitects、都市可能概念工場、譜空間供稿,文字和圖片均由文內事務所授權提供,封面圖片:eberhard grossgasteiger on Unsplash,編輯整理:Snowball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