噹噹網不再“響噹噹”,曾經一度被稱爲“中國的亞馬遜”,如今市場份額急劇下降,面對兩大電商的夾擊下,噹噹網和大多數中型電商平臺一樣,有心無力!

1996年,李國慶認識了俞渝,二人迅速結婚。後來李國慶的線下生意不好做,二人決定模仿亞馬遜在網上賣圖書。1999年11月,噹噹網創立。

由於創辦時間早,還有“中國亞馬遜”之稱,噹噹可謂是“夢幻開局”。

在噹噹網風風雨雨四年左右,亞馬遜提出用1.5億美元收購噹噹網70%到90%的股份,並表示價格在1億美元到10億美元之間都可以談,只有一個條件,就是必須絕對控股。當年的當當網銷售才1億元,面對亞馬遜的要求,經過多次溝通後李國慶夫婦取決了此次收購。

噹噹網不再響噹噹

李國強夫婦當年的選擇並沒有錯。在2010年12月8日,噹噹在紐交所正式掛牌上市,成爲中國第一家完全基於線上業務、在美國上市的B2C網上商城,市值一度超過26億美元。

噹噹網不再響噹噹

不過當當並沒有爲取得的“輝煌”再次發展壯大,守着圖書市場長達十年之久,業務板塊單一,缺乏面對市場變化的風險控制能力。

2010年,當時還叫做京東商城的京東進軍圖書市場。同時還宣佈以每本書比競爭對手便宜20%的代價進入圖書市場,這擺明的要與噹噹搶蛋糕。

2012年,天貓宣佈天貓書城於6月14日正式上線,開啓了天貓的線上圖書銷售之旅。

當時李國慶覺得京東此方法非常不可取,虧錢的生意不長久。再加上自己佔着起點高,也並沒有放心上。

在2011年8月李國慶在互聯網大會上還公開表示,“噹噹網做3C產品只是權宜之計,若對手放棄,噹噹也會放棄。”這種態度註定了當當接下來的結局。

噹噹網不再響噹噹

到了2017年,在易觀發佈的《中國B2C市場季度監測報告2017年第3季度》數據顯示,在第3季度,中國B2C市場出版物交易規模爲68.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2.4%,其中京東以市場份額36.2%,超越噹噹網佔據的35.1%市場份額,位居中國線上圖書銷售市場份額第一。

2018年初,天貓自家數據顯示,天貓已以350億(碼洋)的市場規模佔據半壁江山。而且,天貓圖書還宣佈,將與傳統書店共同佈局新零售,打造智慧書店及24小時無人書店,閱讀+AI+新零售,給人們帶來很多想象。

從數據上看,噹噹已經輸了。值得注意的是圖書銷售只是京東、天貓的一小部分,卻是噹噹網的核心業務。

更比較有趣的是,天貓的報道中顯示,噹噹網自2012年正式入駐天貓以來,就連續多年蟬聯天貓圖書銷售額冠軍,同時在天貓“百社好書”計劃中,噹噹網天貓旗艦店僅大冰系列小說,就創造了百萬銷量。從這個表述看,最大的圖書銷售平臺可能是天貓,也許京東也有機會,但噹噹網肯定是沒有機會了。

噹噹網不再響噹噹

在兩大電商的夾擊下,噹噹網和大多數中型電商平臺一樣,有心無力!

2014年,阿里、京東在美國上市,國內電商格局越來越清晰。2015年噹噹決定私有化退市,一年後,李國慶和俞渝共籌措了3.78億美元完成退市,包括2億美元的當當現金,1.6億美元的銀行貸款以及1525萬的股權融資。退市後李國慶持股82.13%,俞渝持股11.04%,兩人每年要承擔利息成本至少數千萬人民幣。

俞渝稱噹噹退市,是她非常大膽、但正確的決定。當時也有股東指責李國慶、俞渝夫婦通過私有化套利。

回顧噹噹的軌跡,似乎是一個拋物線,從平凡,到輝煌,再歸於平靜。由佔國內網上圖書零售市場份額50%以上再到剩下不到0.2%的市場份額,對於噹噹來說,噹噹的“文藝情懷”已慢慢耗盡;對於噹噹的用戶來說,噹噹能夠給你的不再是曾經的“中國亞馬遜”,而是由一本書引發的感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