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選舉倒數3個月,中央與地方選舉支票滿天飛, 從前瞻基礎建設,到各縣市蓋捷運,光是行政院長賴清德承諾的建設總額就上看5800億元,縣市長參選人有賴揆加持助陣,地方民眾聞建設心喜,選舉支票漫天飛,債留子孫,對照全臺蚊子館林立,辛苦工作的納稅人,怎能不生氣?

立法院預算中心近日調查,重大公共建設中,至去年底列管閒置建物仍達一百處,其中建設經費可考的69件,總興建經費即高達221億元,或因對使用需求評估過於樂觀,或因未周全考量相關法規,導致興建後淪為蚊子館,嚴重浪費公帑,在在顯示中央補助時未審慎評估,地方政府也未加強後續管理。但無視立法院預算中心在選舉年的句句提醒,各參選人仍大開選舉支票。

縣市建設支票加碼再加碼,從科學園區、生技園區等各個大型園區的建設,到營養午餐、老人假牙、幼兒補助、敬老津貼…等等建設補助,參選人無不卯盡全力開支票,搶的是民眾的選票,開的卻是空白支票,有些更是淪為建設呆帳。

根據財政部統計,儘管不少縣市政府,在過去4年間減債有功,包括最顯著有臺北市減債1222億元等,但也還有其他積極推動公共建設的縣市,如捷運系統如火如荼興建中的新北市、臺中市等,負債都分別增加了312億、43億元。

建設經費是要加稅?加發公債?還是政黨自掏腰包呢?還有,選舉支票的兌現,又是否會排擠其他支出?中央政府總預算年年短差,這些問題若都還沒想清楚,只能落得兩條路走,第一、選舉支票無法兌現,政府帶頭騙選票,第二、兌現了,就是寅喫卯糧,債留子孫。

回顧總統蔡英文2016年就職演說提及,「我們國家的財政並不樂觀」,但上任後卻也舉債數千億元,興建前瞻基礎建設,遭質疑還要創造多少蚊子館。臺灣少子化問題持續加劇,未來不僅勞動力減少,國庫稅收跟著掉,高齡社會所需要投入的社福資源,負擔也會越來越重,政府財政今已左支右絀,未來勢必更加困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