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墓觀點:花榮未必看到了風口,但他是宋江唯一的一位天使投資人。

若論宏觀層面的規劃與策劃能力,在梁山無人能超過智多星吳用,此類為第一梯隊,可算是智囊型心腹;若論江湖上名頭響亮,行者武松是書中正式與宋江磕頭結義的兄弟,此類為第二梯隊,可稱為戰將型心腹;若論傳遞情報,鞍前馬後,神行太保戴宗是梁山總探長,小溫侯呂方、賽仁貴郭盛伴隨宋江左右,可視作心腹的第三梯隊,算是特務型心腹;若論親情,鐵扇子宋清是宋江的親兄弟,孔明孔亮是宋江的徒弟,這幾個人算是第四梯隊,是家人型心腹。

然而,有一個人不在這四類梯隊之列,而是凌駕於這四類梯隊,這個人便是花榮。這也不難解釋不能位列五虎的小李廣,何以排到第九位了。

原因說起來再簡單不過,在宋江殺死閻婆惜被通緝後走投無路時收留宋江的兩個人,花榮是其中之一(另一位是小旋風柴進);鼓動宋江做江洋大盜並拚死追隨的,是花榮而不是其他好漢;為宋江提供最初的武裝力量,也是花榮;在宋江因故缺席時將隊伍帶上梁山的,還是花榮。

也就是說,宋江能否成為水泊梁山老大,花榮未必能判斷得出,但在決定宋江是否造反這件事上,花榮不僅是關鍵的推動者,而且是唯一的協助者。

緊接著,便是晁蓋之死,花知寨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而宋江便是始作俑者。

花榮是清風寨副知寨,他是大宋朝的官N代,他沒有受到迫害,不是被逼上梁山的。他只是因為被宋江利用天罡地煞理論洗腦,完全被宋江在心靈上征服,放下自己的既得利益、放下家族的榮耀、放下自己的一世清明、放下自己妹妹的一生幸福,義無反顧的追隨宋江,成為宋江的影子。

宋朝是一個極端重文抑武的朝代,他對外的戰爭不是依靠武將,而是依靠經濟實力。用大把的錢買來了與遼國和西夏百年和平。宋朝的軍隊沒有建功立業的機會,武將地位低下,連林沖這樣好武藝的武將都被欺負。

擁立宋江登上一把手的寶座有功的花榮自然成為宋江的第一親信,宋江不漏一次帶花榮行兵征戰就不奇怪了。作為宋江天罡地煞星傳說的信徒,花榮全身心的維護宋江。為了平衡,他主動讓出五虎上將的名號,幫助宋江收複信徒,收服朝廷高級軍官。

他既不會像李逵那樣衝動魯莽、惹是生非,也不會像林沖那樣滿腹怨氣、憂鬱隱忍。對於宋江引起兄弟們極大爭議的招安決定,花榮沒有任何反對意見,義無反顧支持宋江。所以,有花榮的追隨保護,宋江可以十分安心得高枕無憂。

然而,完美並不能讓一位英雄成為杯具。花榮睡覺時夢見宋江說自己被奸臣害死,葬在蓼兒窪。花榮到了蓼兒窪之後看見了吳用,兩個發現竟做了同樣的夢,兩人為了義氣在宋江墓前雙雙自縊。


 花榮為中國著名小說《水滸傳》中的108將之一,有「百步穿楊」的功夫。在梁山泊英雄中排行第九,為馬軍八虎騎兼先鋒使之首。原是清風寨副知寨,使一桿銀槍,一張弓射遍天下無敵手,生得一雙俊目,齒白唇紅,眉飛入鬢,細腰乍臂,銀盔銀甲,善騎烈馬,能開硬弓,被比作西漢「飛將軍」李廣,人稱「小李廣」。只因義兄宋江抱不平而被小人陷害,後被好漢王英等相救,上了梁山。受朝廷招撫後,在對遼國、方臘戰役中屢立奇功,然在大哥宋江被高俅等害死後,與吳用一同在宋江墓前自縊身亡。

《水滸傳》的結局是悲情的,它再一次以「狡兔死,走狗烹」的凄慘方式,控訴了那個腐朽沒落王朝的黑暗猙獰與不可救藥。這樣的結局並不出乎意料,真正讓人意想不到的是一向洒脫飄逸的小李廣花榮竟然選擇了殉葬的方式,在宋江的墓前自縊身亡。 許多人認為他是為義而死,是為了兌現當年結義時「不願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諾言,因此他毅然決然地選擇追隨兄長宋江而去。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