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傳》原名《春秋左氏傳》,淵源自《春秋》,因為《春秋》太過簡略,所以各家各派都對其進行解釋,主要有三家:《春秋公羊傳》,這個主要是偏向義理學說,主要是政治儒學,後來的董仲舒、庄存與、劉逢祿都屬於公羊學派。再就是《春秋穀梁傳》,這個和《春秋公羊傳》差不多,但是在風格上略有差異,在漢宣之際,因為宣帝對武帝當時逼死自己的父母很不滿,所以以《春秋穀梁傳》代替《春秋公羊傳》,但是具體上其實還有更加細微的因素。還有一個就是《春秋左氏傳》,這個主要是敘事型的,對戰爭的描寫非常詳細,所以我們對春秋、戰國的歷史進行研究的時候,一般不用《春秋》,或者《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而主要是用《春秋左氏傳》,也就是這個原因。

《春秋左氏傳》的作者是魯國的史官左丘明,既具有很高的史學價值,又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這對中國早期的史學來說是很好的傳統,這種傳統後來被《史記》繼承,最終成就這本「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但是自《漢書》之後,這種傳統退隱,寫出來的史學,做出來的研究,史料越來越豐富,可讀性越來越差,這是我們需要跟《左傳》學習的。


閑談《左傳》

我喜歡《左傳》,或許和某些人喜歡《紅樓夢》是一種感覺。就像粉絲喜歡偶像一樣,滿眼都是星星的迷戀。

左傳在歷史方面成就很高嗎?這個我不太清楚。如果說在歷史方面成就高一般出於兩個原因,見解深刻或者資料詳實,可以為後世的研究提供幫助。左傳在這兩個方面都是符合的。

左傳的文化語言成就很高嗎?這個問題,把嗎字去掉就是答案了。左傳在對文字的使用上,節律之強烈嚴整,論證之深刻有力,都讓我感覺詞窮。

就以大家都知道的為例子:

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

而且,左傳不是像其他的中國古典一樣,只有少數名篇是這種朗朗上口,內容充實的內容。左傳大部分文章,都具有這種格律 。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如果對左傳到底有多優秀,還存在疑問,不妨和漢賦做做對比就是了。司馬相如在左傳面前,也瞬間變成了小學生。所謂千古名篇《子虛賦》,不過只是對左傳拙劣的模仿而已。

「是何言之過也!足下不遠千里,來貺齊國,王悉發境內之士,而備車騎之眾,與使者出畋,乃欲勠力致獲,以娛左右,何名為誇哉!問楚地之有無者,願聞大國之風烈,先生之餘論也。今足下不稱楚王之德厚,而盛推雲夢以為高,奢言淫樂而顯侈靡,竊為足下不取也。」

以上。

如果因為我糟糕的水準影響了大家對左傳的看法,我會為之道歉。這實在是非常優秀的著作,不讀不是中國人系列。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