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fined

图:潘胤杰

 

文:kiwi

 

Dear W :

              三月底从新加坡回台湾后,在上周三第一回扎实却脚步颠飘的踏上台北这块土地。

搭载的北捷有种违和感,比当初人在异乡搭乘新加坡MRT时更叫人陌生。

局促不安的心情不是因为我即将面对许久未碰面的友人,而是氛围,亦或者是自本未明的心态?

回来台湾后的日子与离开台湾前一样,改变的不是模式,是心境上的与思维上的转化。

变化是微乎其微著,没人发现的涟漪。

 

多了些新朋友,也挥别了些许旧事物,以前喜欢的,现在看著确存疑到底喜欢这玩意儿的真心是什么?

新加坡克难式生活一个月的学习是清楚的分辨自己真正想要与需要的取舍间。

欲望被满足是瞬间,然后呢?

 

那天看电影看到这么一段对话:有些人的出现是来告诉你些事情的,说完了,他们就离开。

生命中的过客远比想像的多,是不是真的教会自己什么跟自己体感度与自省有很大关联性。

不见得每个人都能接受他人离自己而去,私心的觉得要潇洒也是选自己先弃权的那一方。

愤懑些什么?

在抱怨他人为何真心换绝情的对待自己前,自己所谓的真心含了多少真的用心?

 

世界对我来说没有单纯这两个字眼了

没有什么是单纯,每一件事情,每一个举动,背后包含藏了寄望与意义

人与人与物之间就是如此

有人说孩童们就很单纯,毛孩们也很单纯

他们并不单纯呀

只是他们将自己的欲望无隐藏的崭露让你清楚的明白罢了

你觉得他们单纯是因为你愿意买单这种不掩饰自己且也不造成自己负担或者让自己觉得为难的索求

 

不要觉得他妈的这世界太复杂,没有人愿意说人话了吗?

愤懑些什么?

这样高喊世界不公允的前提下,你公正的对待每个人了吗?

 

当捷运车厢门在公馆站打开的那霎那,我的目的地已抵达

走出车厢外,我开始寻找真正的出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