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西奈半島,就必須說到一個人的名字——摩西。據《聖經》《出埃及》記載,摩西曆經40年的千辛萬苦帶來猶太人走出了自然條件險惡的沙漠,經過西奈半島才來到巴勒斯坦,並在那兒定居了下來。西奈半島也因此被以色列人認為是以色列的領土。

以色列在二戰後於巴勒斯坦建國。1949年後,以色列和埃及反覆爭奪對西奈半島的控制權。半島東北部曾經在1956年、1967年及1973年分別發生過激烈的戰爭。埃及卻一直控制著西奈半島東北部的治理權。

1973年的十月戰爭,埃及人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又奪取了西奈部分土地。

到1980年,埃及根據1979年簽署的埃以和約,收復了西奈半島三分之二的領土。

1982年,在埃及收回所有西奈半島領土後,以色列撤出了西奈半島。不過埃以雙方在一個叫做「塔巴」的地方又起爭端。這一爭端又持續了6年之久。

1988年,國際仲裁大陪審團作出了塔巴歸屬埃及的裁決,並且根據埃以雙方協議,以色列公民不需要簽證就可以在西奈半島範圍內旅遊。

不過,阿拉伯之春運動衝擊到埃及政府顯然對西奈半島的局勢失控,極端分子也曾數次襲擊以色列在西奈半島的輸油管道的設施。同時,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也在西奈半島上有紛爭,所以西奈半島也並非太平。

如果硬要說祖先曾經走過或者居住過的地方,多少年以後子孫後代仍然可以繼承的時候,未免太蠻不講理。如果將歷史造成的結果都推翻重來,美國就將不復存在了,哪裡又有什麼以色列國?


以色列的應許之地不是西奈半島,是古迦南之地,即現在的巴勒斯坦和約旦一帶。猶太復國主義者想最終在巴勒斯坦和約旦地區建立純粹的猶太國家。


從聖經創世紀角度來看是應許之地。聖經所說的埃及河是尼羅河的話,那麼西奈半島就是應許之地,如果指埃及小溪的話那麼就不是,但由於摩西立約的西奈山在西奈半島,一般猶太人會認為西奈是應許之地。

(日落天黑,不料有冒煙的爐並燒著的火把從那些肉塊中經過。當那日,耶和華與亞伯蘭立約,說:「我已賜給你的後裔,從埃及河直到幼發拉底大河之地,就是基尼人、基尼洗人、甲摩尼人、赫人、比利洗人、利乏音人、亞摩利人、迦南人、革迦撒人、耶布斯人之地。」) (創世記 15:17-21 和合本)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