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現代人,也許我們大多數人並不關心什麼孽龍、什麼水神之類的真假問題,我們更關心的是這些神話故事背後的人物和精神。修建了都江堰,成就了「天府之國」四川,造福千秋萬代的李冰,受到後世像神一樣的瞻仰。

可能是由於當時秦圖政治等方面的原因,史書對李冰的記載很少,他的身世撲朔迷離。

在《史記》中,司馬遷作了最早的記述:「蜀守冰,鑿離堆,闢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沒有年代,沒有形象,沒有人物姓氏。西漢學者楊雄在《蜀王本紀》補齊了「蜀守冰」欠缺的李姓,首次把李冰記為秦人。

楊雄之後的數百年間,在一些史學家筆下,李冰一步步被衍化成法術高明的神。東晉的《華陽國志》對此描述最為詳細,記載了李冰精通變化,曾化蒼牛操刀入水,與江神的化身搏鬥廝殺的神話情節。李冰最終擊殺了江神,平息了蜀地水患。

古代蜀地非澇即旱,有「澤國」「赤盆」之稱。一到漲水季節,江水四下漫流,常常帶來可怕的洪澇災害,無奈的蜀民只有祈求水神。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成功之後,「澤國」和「赤盆」變成了「陸海」「天府」。此後蜀地人民祭祀水神的活動,逐漸演變為祭祀「川主」李冰的活動。

神話的故事情節自然是虛構的,並不存在孽龍、水神之類的妖怪和神靈。但神話故事背後反映的是人們對英雄人物的景仰和愛戴。修建了都江堰,成就了「天府之國」四川,造福千秋萬代的李冰,自然受到後世人景仰。


瞭解更多「水與水利」相關的問題,請關注「築夢水雲間」。


李冰鎖孽龍是傳說神話故事,世上並無傳說中的孽龍,岷江水患卻是威力巨大,古人治水手段有限,但隨著社會的進步,中原文化傳入蜀地,鐵器的出現人們治水的能力得到增強,加之通曉天文地脈的李冰入蜀主政,要為秦囯統一六國作好後勤保障,打通水路交通,除水患興水利就成為蜀郡的必然。神話傳說只是反映了當時人們對洪水的恐懼對治理岷江水患的期盼,故事如西門豹治鄴類似,同時將李冰加以神化,史料上並無李二郎,只是後來的統治者藉助宗教的力量讓灌區民眾出錢出力維護工程所需。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